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确实没想到,把 IBM Watson黑成翔的人连最基本的问题还没搞懂

17年11月17日 阅读:11774 来源: 刘谦原创

  编者按


  中国社会有种习惯:新东西出来如果亮相不错,立马全国追捧,就有人把它捧到天上,然后一窝蜂抄袭者。目前对待人工智能跟之前对待互联网医疗一样,不是吹捧过度就是刻意贬低,客观公正冷静者十分稀缺。


  真是树大招风,IBM自从推出 Waston 智能肿瘤助手之后就没少被行业吐槽。今天有看到一篇网文在医疗圈里狂转。题目叫 “确实没想到,被吹上天的 IBM Watson 最基本的问题还没解决”,作者是参考了国外网站STAT(原文链接见文后)一篇报道后写的,可惜只是节选了原文部分内容再包装了一个惊悚的标题,很适合忙碌又焦虑的医疗人士顺手转发。


  原文是采访了数十位IBM员工,肿瘤医生和行业人士的综述,总体立场中性客观,对Waston有褒有贬。不过网文主要挑出了批评的部分,然后加上点个人观点演绎成一篇负面情绪为主的文章。看到原文被曲解,我也忍不住来说几句让大家兼听则明。


  先声明我跟文中提到的企业没有利益关系,纯属个人观点。


  网文对IBM Waston的攻击点主要有这么几个:


  1 Waston的推理逻辑不清楚,扣分;


  2 Waston的人工训练方式带来了偏见,滞后而且难以本土化;


  3 Waston 没经过考核验证,有无证上岗的担忧;


  4 与人类医生的一致性不够;


  5 Waston 读取病例还需人工帮助,那就不算智能。


  总之Waston工作态度不错,但不改其在肿瘤治疗上的无力。虽然结尾也说了一句对未来乐观之类的客套话,但对医疗人工智能不太了解又非常关心的群众们就会被误导得出一个结论:连IBM Waston都是失败的,医学人工智能更是扯!


  真的是这样吗? 我的结论跟网文正相反:Waston现在的表现恰恰说明医疗人工智能大有前景!


  先一一反驳网文的主要观点。


  Waston 推荐的治疗方案基于的算法原理一直是公开的,即结合国际肿瘤临床试验结果和美国顶尖的MSK肿瘤中心临床病例综合而来。它来自于结构化的病例数据,而不是专家个人经验的人工传授。因为美国的临床数据结构化也不理想,还需要人工清洗数据,做标签化和验证。同时很多医院还没有电子病历(EMR),所以Waston 不能直接从HIS里读取数据,需要人工一个个敲进去,不得不说这是Waston替落后的医疗信息化在背锅。


  IBM承认Waston会带有MSK肿瘤中心治疗风格和习惯,还有医生认为MSK治疗的大多是“富裕”的肿瘤患者,患者行为与疾病特点与发展中国家有较大差异。但这正是全球肿瘤治疗的通病:每家医院甚至每个医生的治疗思路和方法都不一样,美国也不例外,中国的几家大肿瘤中心治疗方案更是差异巨大。所以IBM 挑选了世界最权威的一家肿瘤中心,也在与其它顶尖肿瘤中心合作。更重要的是,Waston算法中来自全球的肿瘤临床试验结果占了很大权重,可以部分抵消单一中心的偏倚。


  Waston在推荐新的治疗方案时有意偏保守,并不急于马上跟进某个最新临床试验结果,除非有多个试验能交叉验证。肿瘤治疗中某个临床试验结论很快被另一个推翻或者发现药物新副作用的案例太多了,作为一个在全球应用的工具,Waston 追求稳健可靠比前沿时髦更重要。


  肿瘤治疗的本土化看上去很打动人,照搬美国的治疗方案既不光彩也不通人性。但是本土化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数据做支持,不然就是空谈。你看世界各地的肿瘤临床指南,不都是在NCCN蓝本上稍作修改吗?如果没有本土化的临床指南和数据,有啥必要搞Waston本地版呢?真正在疾病特征和治疗方案上有明显人种差异的肿瘤类型并不多,Waston里有的12个瘤种都考虑了已知的人种治疗差异,当然有些本土化的药品或者当地常用剂型,用量和医保目录倒是可以装进Waston脑子里。


  要澄清的是Waston 早已经通过了美国肿瘤专科医生执照测试,只不过它是以临床决策辅助平台形式出现的,FDA也没要求它做临床试验去证明有效性。但各国医生自发做了很多试验,都证实了Waston与自身肿瘤专家的治疗有相当高的一致性,现在国内已经有临床专家在乳腺癌等领域开始做大规模试验对照Waston与专家的诊疗一致性。


  原文提到丹麦抱怨Waston的方案跟当地医生只有33%的一致性,据说国内肿瘤医生也有类似抱怨,说Waston不认可中国各种独创的肿瘤一二线方案,总是抱着国际指南方案不撒手。做过中国肿瘤药的都知道,中国几乎每个科室的医生都去治肿瘤,用哪个方案就看医生时哪个科室的,跨线用药,超适应症用药和没有依据的多药联合太普遍了。这个神仙都改不了,更别说Waston了。


  给Waston 做了这么多正名,也想吐槽IBM中和一下。IBM 为Waston项目投了太多太多的钱(几十年的投入折算到今天的钱高达1370亿美金),所以也对Waston 有特别高的期望(200亿美金年营收)。但Waston还不是有自我学习能力的Alphago, 本质还是一个带软件属性的超级医学知识库,是一个便携的“MSK肿瘤中心”。它的定位是把全球一流的肿瘤治疗规范低成本地推广到医学不那么发达的地区,让每个患者都能“民主”地得到理论上最规范可靠的治疗建议。Waston擅长的帮助低水平的医生和普通患者,让常见肿瘤得到规范治疗,让低水平医生得到世界一流中心的“远程培训”。而不是擅长各种罕见或者疑难病例,因为这些病例的治疗方案也缺少翔实数据支持,然而这些病例是目前肿瘤医生最需要帮助的“痛点”。所以水平不错的医生会感觉Waston只是证实了自己的方案并给出了资料支持,减少了自己查资料的时间,并没有在治疗上有何“新意”。


  IBM挑了肿瘤这样复杂又充满治疗争议的领域打头炮,自家研发投入巨大不说(原文说做Waston的就有5000个科学家),面向的是基层或者落后地区,又不能做到彻底代替医生,短期商业前景自然不大美妙。IBM自己也承认Waston 尚在早期阶段,过去低估了开发它的难度和医疗习惯的力量。好在IBM有人有钱有技术,既为全球的肿瘤治疗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工具,又给全球的医疗人工智能探索蹚了无数的雷。


  中国社会有种习惯:新东西出来如果亮相不错,立马全国追捧,就有人把它捧到天上,然后一窝蜂抄袭者。目前对待人工智能跟之前对待互联网医疗一样,不是吹捧过度就是刻意贬低,客观公正冷静者十分稀缺!捧过份的结果一定是贬过份,因为短期达不到超高的预期。出于对职业未来的担心而贬低也没用,因为人工智能是全社会的大势所趋。


  所以我们反对用极端的眼光去看待人工智能这样的新事物,一味顶或踩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带着平和客观的心态去了解去尝试,带着长远的心态去容忍它犯错成长,真正的医疗智能化才能到来。


  注,STAT对Watson长篇报道的原文链接为:


  https://www.statnews.com/2017/09/05/watson-ibm-cancer/


  本文首发于财新健康点 caixin-life;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407阅读

医保行政处罚全解析:5大时限、3大流程与3大最易争议环节,医院需关注!

作者:陈昕禹 时间:2024-04-26 11:31:12 文章来源:转载

305阅读

心脑血管病诊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家医疗集团做到了全国前列

作者:李钊 时间:2024-04-26 11:10:59 文章来源:首发

375阅读

慢病管理的挑战:并不在支付,而在可经营运营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6 10:38:13 文章来源:原创

772阅读

除了六大部门,这个神秘“第七部门”也在监管医保基金!医院务必警惕!

作者:晨晓 时间:2024-04-25 17:20:22 文章来源:转载

907阅读

建设县域紧密型医共体重在求实求效

作者:徐毓才 时间:2024-04-25 17:17:03 文章来源:原创

645阅读

如医险闭环不好做,多考虑健康服务小闭环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5 17:10:51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刘谦,移动医疗作家,从资深的医药营销专家转型进入移动医疗领域,关注移动医疗创业。《健康点》、《贝壳社》等众多知名医疗行业媒体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