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谈2021民医院偏离就侧翻的赛道,就不会再顾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坛坛罐罐的小事情,而要集中在几个关键的问题上进行思考。思考的方向就是提出真问题、发现新假设。
民营医院当下及未来的困境在于如何化解两个不确定性:客观上,政府、社会和公众,到底能赋予其多大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主观上,在短平快和低水平重复的运营模式被宣告死亡之后,能不能尽快找到新的、可复制的发展方向?在2021年的脚步声临近之际,我们提出三个赛道的问题,意在努力为疫情后民营医院发展赛道的清晰选择做一个谏言。
一、监管赛道——
行业洗牌会剧烈且毫不留情,不要在这个环节“非受迫性失误”
民营医院曾经有的发展红利是什么呢?就是患者又傻又天真,监管又松又持久。现在,这些场景都没有了、都逆转了,民营医院的运营陡然变得困难起来,呈现出典型的泡沫色彩。
今年8月起至2022年12月开展的“民营医院管理年”活动,本质就是促进行业规范,随时进行行业洗牌。我们在此必须追加一句话:趋势一旦发生,就很难逆转,甚至还会加速。比如在监管风格上,未来会趋向于简单快速,因违规被直接吊销医疗许可证的比例会大幅增加,甚至有领导断言:未来能用法律手段解决的违规问题,就不再用行政复议的方式去处理,这说明违规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高了。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商业道德(Business ethics)没有办法帮你立刻成功,但却会一直防止你瞬间失败。因而,在违规这个事情上,任何时候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要误认为你的公共关系天下无敌,此一时彼一时。因违规这种“非受迫性失误”被扫地出门(包括医保),不仅代价大、而且很愚蠢,还会殃及池鱼。
二、数字化赛道——
医院数字化转型会愈演愈烈
2019年、2020年,我先后担任7家医院的运营顾问,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医院的信息化不等于数字化;没有数字化支撑的医院运营,无论规模多大、装修多么豪华,本质就是个手工作坊。
信息化是服务于医院管理的统计孤岛,数字化是服务于医院运营的链接打通。没有数字化支撑的医院运营,会呈现越来越严重的熵增态和无力感,因为手里没有大数据这个碎片化时代的智能杠杆,所有的发力均来自于媒体中心化场景下的经验主义,效果可想而知。而且,数字化工具不行,吃苦、加人都没有用。比如,我们曾经死死抓住了KOL这个环节,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到了一定的规模后,它的持续裂变、管理都上不去了,因为顾及管理不过来、信息链全断了,面对数据碎片化的无力感就陡然而生。因而有专家说,数字经济不是未来,数字经济是已来:有数据支撑,俯首皆是资源;没有数据支撑,无头苍蝇乱撞。
于是从2020年4月开始,我们就全力研究、研发医院的数字化运营产品,并基本完成了四个方面的拓展:
1、创建《医院全员营销裂变数字化生态系统》,真正将全员营销智慧落地,切实把医院文化和营销发展实行XY捆绑;
2、合理运用SEM数字化营销管理工具,将医院各个SEM的后台管理、运营打通,追踪关键词与咨询的关系,进而追踪咨询与到院及业绩的关系;
3、医院对患者做层级分类的label标签,大数据对患者做多维的tag标签,然后通过信息流广告直达用户,并有效实施广告输出效果的监控(阅读与到达统计分析);
4、运用数字化自动营销工具,盘点医院已有数据、合并重复数据、激活沉睡数据,实现已到院复治、已复治裂变、智能定制传播等,帮助医院将医患关系从一次性博弈转变为全病程、全周期、全家庭的终身健康价值管理。
在信息碎片化、社群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医疗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应用技术,是推动医院产出增长和效率提升的重要创新;无此,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动能将日渐衰退、明显衰退,因为得不到流量缺失下必须具有的复利。
在此基础上,我还坚定地认为:互联网医院是民营医院必须关注和追逐的重点,短期可以增强就医的便捷性,实现即时沟通、增加医患粘度,长期可以通过云医院+网红医生IP实现长半径甚至无半径的营销,空间巨大;如果再考虑到疫情、5G等因素,则重要性、紧迫性非凡。
三、运营赛道——
产品和运营的创新价值将史无前例的凸显
简单来说,我们把民营医院的发展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是资本发展,靠快速扩张及资本的衍生品(广告)盈利,相对容易;下半场是运营发展,靠实打实的精益运营和效率盈利,十分艰难。
同时,我们又把医院的盈利结构拆分为三个层级:
1、现金流盈利(大家都在做的);
2、患者信任盈利(患者信任的深度与信任者的数量);
3、组织发展盈利(医院的组织是不是比去年更强大)。
当我们把运营的视角切换到这些多维与系统频道的时候,我们才会对医院运营产生应有的敬意:它是一个庞大而深厚的系统工程。在从资本高速度发展到运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过程中,未来一大批靠运营盈利的医院将脱颖而出。
比如在民营医疗产业中,品牌增长与产品增长结合最好的,是张强医生集团;资本增长与运营增长结合最好的,是爱尔眼科集团。这两者都没有之一,也不接受任何反驳。他们不靠资本坐享其成,而是靠新技术(动态护城河)、新思维(患者资产)、新模式(数字化)和新渠道(新媒体)等去盈利,从传统运营的线性思维完全创新为互联网运营的网状思维。
因此说,一个医院的运营水平和创新能力,决定了这个医院发展水平的上限;而规模、环境、技术等全加起来,达到的也不过是这个医院发展水平的下限。医院的运营水平和创新能力,才是评估医院价值的金标准。2021年,我们必须对这个变化有清晰的认识和周密的准备。
同理可推,传统工业化时代,卖场和媒体是分离的,营销的关键是记忆的效率。而互联网自媒体时代,媒体和终端是合一的,营销的关键在于由内容滋生的流量和由体验裂生出的患者口碑。这个时候,你的患者资产该如何处理呢?改变交易结构和资源配置,把更多的资金、人力用在运营患者上并以此推动医院的增长。
在此需做好两点:第一,在医院运营的系统里建立“增强回路”(技术、服务、诚信);第二,在这个增强回路里找到核心动作(患者感受)和动力(患者利益或关系)。这些均属于2021产品和运营系统创新的重要路径,无此,医院运营要么是撞钟,要么在增加新的隐性成本,超越对手、可持续发展的概率会很低。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那医疗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关怀性、长周期、大代价的健康交易;而所有交易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就是创造用户价值、实现用户满意,这也是医院运营的本源与命脉,在2021乃至未来均是如此。
展望2021,我们愿意设问:什么是极致?极致就是明明知道没有完美,却一直向着完美的方向进发,努力在现存的认知阶段做到最好。So,极致=认知范围内的行动最佳。2021年的工作,不会比“黑天鹅”成群的2020更加艰难,但会更加深入。只要我们不偏离、不侧翻,就会天黑有灯、下雨有伞,在正确价值观的相伴下,一路踏准主赛道、始终创新奔向前。
祝各位新的一年好运!!
作者:苏卓然 时间:2025-01-24 17:48:2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1-23 10:07:1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陈俊逸 时间:2025-01-21 17:38:1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卓然 时间:2025-01-20 17:42:1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1-16 17:37:4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5-01-16 11:03:13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