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运营评价的意义在于对医院的运营状态进行客观评价,使医院的运营发展符合自身的社会功能定位,医院中远期发展规划和近期运营计划,医院收支平衡、运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1. 外部评价:
外部评价是指国家相关部门为了加强公立医院管理,引导公立医院办院方向,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所发布的,不同考核维度的指标评价系统。其中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考核评价体系: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体系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指标评价
外部评价体现了国家对于医院建设运营的战略、策略和制度要求,是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方向性指标。外部评价指标中与医院运营管理相关的指标项目,同时也是医院运营管理的核心指标,需要在医院内部进行分解落实。
2. 内部评价:
医院内部运营评价结合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分为四个维度进行评价:
服务能力和费用结构评价:
DRG/DIP 支付改革是当面医院运营面临的核心挑战也是影响医院运营管理计划达成的关键因素,医院 DRG/DIP 模式运营评价是医院内部运营评价的核心内容,从 DRG/DIP 的视角反映医院和学科的服务收入能力和医疗费用结构的产出效率。主要包括:
1) 医疗服务 DRG/DIP 收入转化能力评价
DRG/DIP 支付模式下,完全颠覆既往按项目支付的付费模式,住院医疗服务必须经过编码转换入组,并按照 DRG 权重或者 DIP 分值进行支付,因此DRG/DIP 收入转化能力对医院主要服务收入影响巨大,需要临床医生和病案编码部门掌握相关能力才能有效应对,主要包括 DRG/DIP 入组率,DRG/DIP 病种覆盖率,和 DRG/DIP 折付率等指标评价。
2) 住院病种结构评价
DRG/DIP 支付模式下,住院患者的病种构成决定了医院和科室的收入能力,也称为学科发展方向的重要指引,主要包括重点病种占比,CMI,例均分值或权重等指标评价。
3) 住院医疗服务费用结构和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是对 DRG/DIP 支付模式下,高 DRG 权重,或者高 DIP 分值并不一定能够带来高收益,优化病种费用结构是应对病种亏损,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的关键手段,主要包括医疗费用结构,服务费效比,投入产出比等指标评价。
成本效益评价
DRG/DIP 支付模式下,收入规摸已经不能必然带来效益,必须改变旧有的向规模要效益的运营模式,而是要向成本控制和服务效率要效益,成本效益评价的是构建的以全面预算管理和全成本核算为基础的科室独立运营分析的基础之上,为每一个科室建立科室运营报表,评价科室的运营成本和运营收益。
在科室层面上设置运营报表,进行成本收益评价,是落实科室运营责任,建立全员成本文化,实现业财融合的关键手段。也是医院精细化运营改革的核心内容。
运营绩效评价
运营绩效评价主要用于对科室的运营成效进行评价,主要是对于医疗科室运营能力的评价,目的是用于对科室负责人的绩效考核。科室运营绩效评价包括科室业务评价:和科室效益评价,从业务财务两个维度进行考评。
科室运营绩效评价应聚焦学科运营,开发共性指标,支持日常科室运营管理评价,并建立院内临床科室横向综合实力排名,不受科室规模,专业特点的影响。
医院运营评价工作应定期开展(最少每季度一次),由运营管理部形成运营评价报告,并在运营管理会上进行汇报。
来源:DRG打工人
作者:陈俊逸 时间:2025-01-21 17:38:1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卓然 时间:2025-01-20 17:42:1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5-01-16 11:03: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庆丰 时间:2025-01-15 17:47: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1-13 17:28:44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黎汉军 时间:2025-01-13 11:09:56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