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对中医馆的发展有哪些利好的消息?
对中医馆来说,怎么样利用当地的中医群众基础?
中医馆的医保资质好不好拿到?拿不到怎么办?
中医馆应该怎么样聘请老中医?怎么样培养新中医?怎么样考核激励抓方人员?
......
业内流行一句特别打趣的话:要想头发白,就去开中医馆。中医馆不好干,连锁跨界经营更不好干。那些被奉为业内成功标杆的行业巨头,他们从0到1的过程经历了什么?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吸取借鉴?本期医馆君带你回顾沙龙的精彩瞬间。
目前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对中医馆的发展有哪些利好消息?
目前,中医馆的的春天到来了,体现在几方面:
从审批到备案,准从方面完全放开。只要报备四个内容:中医馆的品牌名称、地址、经营范围、专家情况,即可开办中医馆。
多点执业放开。以前专家资源都在三甲医院,三甲医院又聚集在各个省的省会城市,现在中医药法出台后,医生多点执业已经是放开了。
有一技之长的民间医生可以通过考核获取行医资格。通过考核理论实操合格了以后就可以给你发执业证书。
现在所有的一些障碍、政策和以前肯定完全不一样了。而且中医馆这两年出现整个产业链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投资,这是一个产业链全方位投资,整个中医药产业链都在松绑,跨界参与者的加入形成多元化挑战。
如何利用当地的中医群众基础
事业的发展讲求天时地利,更讲究人和。各地群众对中医的认知、接受程度不一,地域文化鲜明的地方中医发展显然更容易推进,而没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时候,又该是怎样的打法?
名医和好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名医生不如好医生,好医生是能够给你带来客流的医生,而名医生可能是名声在外的医生。搞中医馆还要接地气,我认为治未病的人是多的,喝汤药的人还是少的。
中医馆如何聘请老中医?培养新中医?
德逌认为,如果一个医生要持续在你的医馆呆下去,一定要有自己的方法论价值观,如果对自己的价值观方法论都疑然,核心立足无法,我觉得还是不太容易的。
中医馆目前的诊疗行为都是工匠行为,对于工匠行为,投资者根本无法完成分工,无法与工匠平分利益,所以未来发展十年中医变化会非常大。
如何考核、激励调剂员?
审方员用固定工资。审方员得把关,他这道关把不好,这副药如果调剂错了很麻烦的,所以我们给固定工资,然后根据差错率来给予激励。
来源:德逌醫道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1:09: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28 17:42:4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8 16:18:1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黎汉军 时间:2025-04-27 17:40:4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4-27 11:3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牧樵 时间:2025-04-25 14:03: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