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疗机构是我国提供医疗服务的两大主体。
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止2017年末,公立医院在机构数量上占比不到40%,提供了超过80%的服务量,非公立医疗机构占比64%,服务量不到20%。(数据来源人民健康网)。
这个数据说明两点,一是公立医疗资源紧张,承担的医疗任务量大。二是非公医疗可开发的资源充足但非公医疗未得到公众足够的认可。
在这种情况下,民营医院如何打破僵局,拉近与公众距离,获得公众认可成了一个难题。
伴随着民营医院的快速增加,部分民营医院确实存在规模小、规范程度低、政策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导致社会整体对非公立医院的信任度不高,并且这种薄弱的信任度已经严重影响到民营医院的生存发展。
行业规范化是政府的课题,那么,民营医院怎么样才能从良莠不齐的市场里脱颖而出,获取群众的信任?
首先,低门槛的“特色专科”仍为主要经营项目,但是拓展新的发展方向将成为趋势。
民营医院可以搭建属于自己的平台,把握流量。抓住疫情后人们对自身生命健康的重视心理,推出优惠体检服务,让群众通过一系列体检对医院有一个初步了解。
医院还可以通过推出检后慢病管理计划、检后调理计划等一系列干预计划,拉近医患距离,提高医院在群众心里的形象,增加信任感。
其次,选取高端专科医疗服务以获得和公立医院和其他私立医院差异化定位也是一种应对之策。
伴随国民收入的提高,中高收入人群的崛起,商业保险的发展以及民众健康意识的加强还将持续推动我国对高端医疗的需求。
与此同时,政府为了保证基本医疗需求得以满足已提出限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的供应量 ,进一步拉大高端医疗的供需差距,因此医疗机构在该板块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这些都说明高端医疗服务板块依旧是民营医院可以发展的领域。
最后,医疗机构虽然在综合实力上无法与公立医院抗衡,但可以在服务和价格两方面寻求突破以获得竞争优势。
群众愿意为了好的服务支付溢价,也愿意为了低价就医,不同的病种领域有着不同的发展时机。我们相信,随着资本的渗入,医疗人才的流通,非公立医院迟早也能站稳脚跟,发展壮大。
具有清晰模式的医院才能获得资本的追捧,加强对服务市场的调研,真心实意为患者服务,向着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路就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来源:Fiction健康科技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1:09: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28 17:42:4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8 16:18:1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黎汉军 时间:2025-04-27 17:40:4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4-27 11:3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牧樵 时间:2025-04-25 14:03: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