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不断开放,民营医疗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医生多点执业现象也愈发普遍,如今民营医院数量已经突破2.5万家。
新增数据可喜,但行业中不少已经建成的超大型社会办医机构,在大型公立医院的强有力竞争下,很多民营医院面临着既没有患者,也没有医生的窘境。
究竟什么样的民营医院
才能长久地在国内市场获得发展
实现真正良好的运转?
我们观察到了以下几种模式
长庚模式
先进管理模式的借鉴
众多院区每年服务860万门急诊患者、
拥有10000张床位
超过18万人次的开刀患者
作为台湾最具经营绩效、规模最大的医院
在入驻大陆之前
“经营之神”王永庆已经为长庚医院
制定了一套合理且有效的经营模式
而在大陆的发展
则是将这套模式的核心进行落地
这套模式的核心包括
“医管分治”,即医疗与管理相分离
长庚医院有专门的管理系统负责各项制度的考察和制定,并针对问题提供意见和改善方案。经营管理团队解放了院长和科室主任,专心在医院和学科发展上;同时专门机构来执行监督决策,实施精细化管理。
企业化管理
以成本中心为依据
实行分科管理制度
具体来说包括
“利润中心”制
即从财务上将各科系独立为一个单独计算损益的事业体,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出科室做到什么程度为合格进而设定量化指标。
“三三三制”
“三三三制”的个人绩效奖励制度,即将奖金分配到人的制度。具体是,将医生的年资、教学贡献、研究贡献、承担的行政任务、已有职务等归类统计,然后按各占1/3比例分为三个部分,最终计算点数,分配科室人员应得奖励的制度。
此外,全面引进新的医疗技术
建立合理的药品和设备采购制度
及财务管理制度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
北大医疗
公立医院品牌资产最大化
作为方正集团大健康产业平台,回首2022年,在外部经营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等多方面影响下,新北大医疗践行“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开创新局面,打造"1+N+N"新业务模式,集团经营稳健增长,旗下各综合医院和专科连锁机构跨步前行,作为国有产业集团改制区域公立医院、收购优质民营医院的北大医疗,着重部署医疗“下半场”。
重视收购评估
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为龙头,北大医疗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疗服务网络,拥有三家三级综合医院、六家专科连锁机构。把好关口是北大医疗收购医院的投前评估的重要方面,而更重要、更艰巨的是大量医院的投后管理,建立起医疗集团的管理体系和标准。
从纯医疗,到大健康
在医疗投资有相对成熟的运作以后,北大医疗进一步布局大健康,充分发挥医院综合学科和服务优势,计划形成“医疗服务+创新创投+医药工业”三轮驱动,有机协同,尤其是在投后和管理输出、产业投资、创新投资、践行人才战略等方面,布局长远,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转型之下,北大医疗发展目标亦十分明晰。按照新战略规划,北大医疗将致力于医疗服务、创新创投、医药工业领域,努力打造具备现代化医院管理输出能力和新技术创新孵化能力,构建完善的互联网医疗和健康险体系,在制药领域具备创新研发能力的国际化大健康龙头企业。
北大医疗并不是单纯的资本性企业,其本质仍然是社会办医领域的医疗产业。在打造医康养产业链条的同时,北大医疗也将打造全新的“产学研”与“医教研”链条。
爱尔眼科
专业连锁成就规模效应
2015年,爱尔眼科正式进军香港。2016年,爱尔眼科收购了美国著名眼科医疗机构王明旭眼科中心,成功登陆美国医疗市场。2017年4月,爱尔眼科再次完成对欧洲眼科连锁眼科医疗上市机构——巴伐利亚眼科的拟收购,实现业务向欧洲的扩张,同时引进西方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全球最大的眼科医疗机构。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爱尔眼科内地医院215家,门诊部148家;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已布局118家。根据年报显示,2022年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161.09亿元,同比增长7.39%,上市十四年实现营收净利连续增长。
目前,爱尔眼科依旧在收购眼科医疗机构,并不断朝着基层发展、线上转化的目标前行。
一家医院要成功运营
首先需要良好的口碑
口碑源于服务
服务一方面来源于有效的内部管理
另一方面来自患者对医院医生的认可
以及医生对医院的认可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爱尔眼科创立之初,其创始人尝试过与公立医院捆绑、单体专科医院等多种形式。但制度制肘、人才流失等问题层出,最后选择了他人或单位合资的形式成立连锁医院。
爱尔眼科从创立之初独创专科医院“连锁”经营的模式,在眼科医院成为热门专科之初,开拓了一条道路。随着连锁网络盈利能力的全面成熟,地级市三级网点的布局逐步完善,公司进一步将三级连锁拓展至“中心城市-省会-地级市-县”四级连锁模式,这样的商业模式与国家近年提出的分级诊疗模式是异曲同工。
爱尔的连锁模式,采用标准化复制流程,有效的缩短了医院前期建设的时间。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上也可以复制管理经验,在信息系统的利用上,也可以通过统一布局,实现管理成本的规模效应。
现阶段,各种资本则往往通过成立下属投资平台,由平台公司以相对合理或较低的成本收购医院,打造连锁专科医疗集团或大型综合医疗集团,之后再通过IPO或者出售给战略投资者,达到退出的目的。
但民营医院在中国特殊的地位及发展历程,导致民营医院乱象丛生。其中的管理风险更不容忽视。政策利好与资本青睐让民营医院再次迎来发展的机遇,但如何立足自身特色,立足品牌优势,进行详细、合理、可持续的管理经营规划。
对于无论投资者
还是想要在民营医疗
建立起事业的医疗从业者来说
都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功课
来源:医信邦\创信融资租赁
作者:于斐 时间:2023-09-22 17:53: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于斐 时间:2023-09-21 17:41:5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朋杰 时间:2023-09-21 17:05:0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朋杰 时间:2023-09-20 17:27: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3-09-20 16:33: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3-09-20 11:27:54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