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管理

又有医生倒在利刃之下!说好的医院安检门制度呢?

23年09月05日 阅读:9660 来源: 王秀华原创

  据有关网媒发布的消息,昨天(9月4日)早上,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发生严重伤医事件。值班医生刘某在值班室被一名患者家属捅杀,抢救无效死亡。9月4号下午奉节县卫健委通报,这是一件恶意杀医事件,已经移交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1.jpg

关于医生被杀的警情通报


  先撇开其它因素不谈,这里笔者就想问一句:据说凶手行凶时是“持刀”,那么这把“刀”是怎么带入医院的?说好的医院安检门制度呢?


  早在2020年1月8日的凤凰网上,笔者就读到转自南国早报的报道,“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设置了安检门:看病前,患者需要先接受安检。安检门设立的第一天,就查获各类刀具十多把。”


  2020年3月26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草案)》提交审议。其中要求医院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明确进入医院人员有接受安检义务,严防各类禁带物品进入医院。此规定经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此会议表决通过,将建立安检工作在制度层面上予以固化。


  笔者一直高度评价在医院建立安检制度。其理由如下:


  第一,这是符合医院特点之举。


  社会转型期,带来了利益群体的多元化和社会成员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催生的矛盾在多个领域均有形式不同、程度各异的表现。但医院,却无疑是这种矛盾表现最集中、碰撞最激烈的地方。由于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供需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由于社会保障机制的健全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某些地方医改进程严重的滞后,更由于医疗服务事涉人之生老病死而强烈牵动人们的神经,所以在医院,无论是矛盾的发生频率还是其激烈程度,都是远远高出于其他领域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医务人员遭受的暴力袭击,是为整个改革所付出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包括设立“安检门”、强化保安力量配置和报警系统完善等措施,来保护医务人员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更保护患者有一个安静祥和的诊疗环境,无疑是极有必要之举。


  第二,这是符合民意之举。


  医院设置安检制度,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不必说许多专家和两会代表就此频频呼吁,也不必说坊间对此的呼声此起彼伏,更不必说医务人员和被“医闹”干扰而遭池鱼之殃的患者多次就此建言请求,单从网上投票来看吧,笔者曾经记得,2020年1月,凤凰网曾经举行过“你支持医院‘先安检,再看病’吗”的民意调查。笔者阅读时网页上的显示是:参与投票这9831人,其中支持者为7029票,占71.5%;不支持者为2802票,占28.5%,这证明超过三分之二的网民都支持这一举措!在这个问题上主流民意何在?这岂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三,这也是需要继续完善之举。


  医院是人员密集型和矛盾密集型单位,设立安检制度只是一个具体举措而已。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次原因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从根本上限制了安检制度发挥作用的空间。且这种具体举措,也要有相应的措施与之相配套。比如“安检门”的位置设置,比如在人员高峰期如何进行疏导,比如发现携带违禁品进入的人如何现场处置,比如如何做到点面结合消灭死角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仔细考察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方案来跟进,都需要取得有关方面的密切配合。对此类问题,北京市的文件都大致规定了相应的措施。总之,这件好事要办好,就需要在最大程度地方便患者就医和维护医院的安全环境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


  第四,还有一个如何评价治标与治本之间关系问题。


  据笔者此前了解,在反对医院设立安检制度的意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观点,就是所谓此举治标不治本。不仅在这个问题上,在其它许多问题上,也常有以此理由来质疑某些具体改革举措者。其实这种论点貌似深刻,但却不经不起最起码的逻辑检验——连“标”都不治,何来“治本”?再说了,从“治标”是否能推导出“不治本”的结论出来?说不通嘛!由此,笔者想起儿时读过的一个“扫屋与扫天下”的故事。读过的时间太长了,只记得大概意思是说,一老者某日上午去老友家做客。老友不在,其子仍在床上酣睡。于是来访老者问道:“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老友的儿子说:“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老者的责问极为犀利:“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此事与我们此时谈论的“治标”与“治本”的关联度不怎么高,但也可有助于我们由此联想到凡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重要,甚至,甚至还有助于我们辨识用“扫天下”和“治本”这类唬人之词来掩盖其“不作为”的行为呢。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624阅读

医院好的管理就是行政服务临床,临床科室服务患者!

作者:于斐 时间:2023-09-26 17:30:30 文章来源:原创

665阅读

“刮骨疗毒”开启重酬医师之路(17)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3-09-26 16:42:22 文章来源:原创

914阅读

医院关键业绩指标的核心——数据仓库

作者:王杨 时间:2023-09-25 17:50:00 文章来源:转载

1274阅读

不要让“常识”限制了医院的发展

作者:李善杰 时间:2023-09-25 10:01:40 文章来源:原创

1636阅读

医患关系管理,提升医院口碑和竞争力的六招

作者:杨朋杰 时间:2023-09-25 09:56:10 文章来源:原创

1286阅读

DRG/DIP付费下医生如何适应?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3-09-23 16:46:34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王秀华,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常务理事,山东省医院协会医院报刊暨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院协会《医界月刊》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宣传口号
直面现实,甘说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