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笔者就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做了一个“系列谈”,撰写编发了15篇文章,对牵头医院、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民营医院都做了专篇,但并没有专门写写县妇幼保健院。
今天早上,有一位叫“静心”的网友在我的“系列谈”文章下留言,“想请教妇幼加入医共体的知识”,由于问题不具体,我没法具体回答,只能回复“做好自己”。
那么怎么才算“做好自己”呢?
依我看,还是要结合当地医共体建设的总体安排,准确把握自己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定位,审时度势,既不失位也不越位,抓住机遇谋求发展。
怎么“做好自己”?
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是谁?如今,我们国家县级公立医疗机构,一般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三家。尽管医共体建设文件(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23〕41号)并没有限定县域医共体组建几家,但说实话,像妇幼保健院这样“少一半医疗多一半公卫”而且医疗服务体量不大的“专业”(非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上没有可能“牵头”,只能以“成员单位”身份加入医共体。
尽管妇幼保健院只是“成员单位”之一,但由于其是“县妇幼保健院”,自然不同于其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员单位”,因此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应该有着自己独特的位置。而这个“独特”也体现在“县妇幼保健院”这个名字中。
县
一个“县”字,奠定了他不同于其他成员单位的“独特”地位。
一直以来,妇幼保健院就肩负着统筹全县资源做好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在机构改革中,他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合并,实际上其“官号”或者说第一名称已经变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3〕44号),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本辖区内妇女儿童提供围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妇幼保健服务和妇女儿童常见病防治、助产技术服务等,承担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指导、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保健、人员培训等任务;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等工作。
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内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业务管理、培训和技术支持工作。
这一合并,实际上将过去妇幼保健从“怀孕”开始服务提前到“结婚之前”,也就是不但要服务“优育”还要服务“优生”。
如今,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不管搞还是不搞,县妇幼保健院都不能丧失自己“统筹全县妇幼保健工作”的本职,一方面要做好以“妇幼保健”为主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要协同全县做好妇幼保健相关项目的实施,包括监督指导考核评价和项目资金兑现。
妇幼
妇幼两个字,表明了保健院服务的主要对象,也就是主体客户是妇女和儿童。这也是妇幼保健院的使命所在,离开了这一“客户”,妇幼保健院也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与综合医院(县人民医院)比,妇幼保健院很专业(指服务人群),与中医医院比,妇幼保健院也很专业(指诊疗范围),因此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妇幼保健院只能借力发力,深耕于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做深做实做到位。所谓“做深”,就是围绕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既要拓展服务领域往宽里做“补短板”,也要紧盯服务范围往深里走“强弱项”。所谓“做实”就是紧紧围绕妇女儿童的现实需求,把工作做细做实,现在生育率在下降,很多医院产科都关门了,这是大趋势,但县域内生育率应该还在,不过年轻人转移也很厉害,所以妇幼保健院特别可以努力的方向就是加强妇保和儿保。
有的地方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中,组建了县总医院,将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的妇产科、儿科整合到妇幼保健院,这也是体系重塑与资源整合的一大动作,作为妇幼保健院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共谋发展,但也必须直面新人入伙的“烦恼”。
保健
保健两个字定义了妇幼保健院的主业之一是“保健”。之前,很多地方对此不够重视,安排从事“保健”工作的都是医院里技术和能力较差的,不需要技术职称或低职称的,因此“保健”这项工作总是做的质量不高。
如今,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了,“保健”有可能被提高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医保基金打包正确的话,医院为了更好效益,节约更多的医保基金,也希望群众少生病少住院,因此多年来我们一直说在嘴上的要转变医学服务模式(由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有可能成为现实,而这时候,妇幼保健之“保健”就应该得到重视了,因此,作为担负妇幼保健重任的妇幼保健院应该倾注更多精力,以创新创造的心态做好此项工作,在医共体建设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
院
既然妇幼保健院名字里有一个院字,说明妇幼保健院职能中天然有一个“医疗”。其主要的医疗服务不是要做内外科骨伤科大手术,而是在妇女儿童领域做到全县老大。实际上这方面的“医疗服务”范围也够大,只是很多地方妇幼保健院没有做到位而已。怎么做好?
老徐建议从四个字入手:
一是“专”,服务讲求专业、专注,发展着力专科、专病。
二是“精”,技术上精益求精,在细微处做到最好,对病人有足够吸引力、粘附性特别强,管理上追求精细。
三是“特”,技术、管理、服务独特,有核心竞争力。
四是“优”,始终走在前列,成为最好最新的那一个。始终保持创新,比如积极开展日间手术,把妇科、产科做到住院日最短、花费最小、管理最科学、成本最低。
对于妇幼保健院在紧密型县域建设中,要想抓住机遇,谋求发展,一句话:不管改革怎么改,做好自己永远是关键。
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有两段话摘录于下面,供参考:
(四)加强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防协同。建立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县域医共体开展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下派人员到乡镇服务,以及加强医防协同和资源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探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参与县域医共体管理和服务,可通过派驻疾控监督员等方式参与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
(十二)创新医防融合服务。完善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围绕慢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重大传染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疾病预防、筛查、诊治、护理、康复等一体化服务。强化临床医生医防融合服务意识,把预防融入临床诊治全过程。统筹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的有效衔接。
来源:老徐评医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1-24 16:34:3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5-01-24 16:00:3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海军 时间:2025-01-24 14:05: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1-24 10:44:00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5-01-24 10:42:1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齐厄 时间:2025-01-24 10:37:28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