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标
有一位患者在等候的时候,向旁边人抱怨:这专家看得太慢了,我都等一个多小时了。
而他自己就诊结束后不久,就在网上发了帖子:现在的专家太不负责了,几十元的挂号费,几分钟就把我打发了。
网络上时常可见的类似发帖
这样的双标,人数不少。
甚至我们医生自己,有时也会双标。比如早上开车要赶时间,自己难免会加塞。但晚上下班时,遇到别人要加塞则会抱怨甚至寸步不让。
双标或源自人性,并非我国特色,世界各地皆有,只不过每个人表现程度不同而已。所以要想改变双标,估计比避免被DRG/DIP扣款还难。
患者对于专家看诊时间的双标不满,主要原因如秃子头上的虱子:大医院门诊量太大了!
而大医院门诊量太大,却并非世界各地皆如此。
门诊量
前段时间去了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先后参观了大阪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大阪红十字医院、国立病院机构大阪医疗中心。在800多万人口的大阪府区域,这三家医院可以说是很具代表性的,尤其是大阪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在全日本都是优秀医院之一、甚至可以名列前五。
大阪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诊区
大阪红十字医院诊区
国立病院机构大阪医疗中心诊区
但这3家医院无一例外的是:虽然都是在上午,但门诊量看上去都不大。尤其是门诊各诊区前,安静得简直能听到掉在地上的一根针。
以国立病院机构大阪医疗中心的年报为例,可以得到真实的业务量:
备注:令和4年为公元2022年,其余类推。
2024年该院门诊量只有24万、出院量更是少的只有1.4万!
这样的业务量,根本没资格与我们北、上、广的三甲医院进行比较,哪怕是与我们三四线的地级市大医院比较,差距也不是一般的大。
例如,今年破产倒闭的淮阴医院,其所在地级市淮安最大的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门急诊量为198.28万人次,出院量为14.66万人次,约为上述日本这家医院的10倍!
业务量少,医生自然有充分的时间沟通,所以日本的医患关系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比较和谐的。
但国内很多三甲医院拥挤得犹如春运时的火车站,医生忙得甚至不敢多喝水,以免上厕所耽搁几分钟而被投诉。
应接不暇而流水线式的门诊与住院管理,患者感受能好吗?
原因
日本大医院虽然患者不多,但日本人均就诊次数一点也不比国内少。
以全国每人每年去医院看门诊(不含卫生服务中心、诊所等)的平均次数为例,根据相关数据计算,日本平均为3.67次/人/年,而我国为2.77次/人/年。
那为何感受上有这么大的差别?我们再来看大阪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提供的数据:
95%以上是凭其他医疗机构医生介绍及救护车转运来的,79%以上的患者又转介绍出去了!
国内哪家医院能做到?应该是零!!!
人均就诊次数并不比我们少,但门诊却比我们清静太多!出现如此反差,本质的原因是两个国家现有医疗管理与运行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诊所服务
日本的专科诊所非常多,每万人拥有12.8家诊所,且很多都是由在大医院任职的医生申办的,如皮肤科、耳鼻喉科、眼科、牙科、骨科等。这些诊所虽然价格比公立医院贵,但服务和技术都很优质,可谓“小而美”,更可真正分担综合医院专科就诊压力。
奈良的两家诊所(注:日语医院有时也指诊所)
而国内专科诊所首先是数量不足,每万人只拥有1.93家诊所。其次,小而美的诊所不是没有,但整体占比还是太低,很多还停留在价格竞争方面。
2)转诊机制
日本大医院对于初诊患者,原则上都要求必须有其他医疗机构(如诊所、小规模医院)的介绍信。双向转诊,在日本的不同级别医院之间也是非常高频的。
例如大阪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明确规定:如果没有其他医疗机构的介绍信,则除了医疗费外,患者还需要支付 8800 日元作为“选择性医疗费”(约440元人民币)。该院还规定:如果初诊后已经开介绍信转出给别的医院、但患者还留下来治疗或复诊,则患者还需要额外多负担3300日元。
这方面,我们与日本的差距更是非常的大。目前我们所有的大医院,包括北上广的知名医院,基本是“来者不拒”的,只要患者想去就可以去,尤其是实行电子医保码后,患者对医院的选择更是自由。
而双向转诊的差距更可以用“汗颜”来形容,比较典型的是地级市三甲医院:由于公立大医院的财政拨款收入不足5%、每家医院都有创收压力,而近几年医疗形势更加严峻,所以一些地级市医院甚至“主动出击”到下辖县的乡镇去“挖病人”;病人来了之后,也是能不下转就不下转。
3)精准预约
相同空间、相同门诊量,我们的场面一定会显得比日本的更拥挤。这个差异,受文明程度影响更大。
日本的守时精神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被广泛认可和赞赏的,且已经成为基本礼仪,哪怕是公交,绝大多数情况下误差都不会超过2分钟。
日本大医院对于看诊时间的预约是很精准的,很多患者去大医院,都会在比约定具体时刻稍微提前一点时间到达医院,所以整体的等候时间也非常短,同时在等待的人当然不多。
但我们总体上对于时间还缺乏应有的契约精神,不少人口头答应一刻钟能到,实际往往超过半小时。而去大医院看病,很多人则更是不习惯提前预约,多数是很盲目的直接去医院,挂了号才傻了眼:要等数小时。
4)资源分布
日本追求的是均衡协调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同都、道、府、县的大医院之间技术差别不是很大,且政府会定期发布有关医疗资源、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利用的数据,以让医疗建设更加理性。如此的均衡布局,让全国的患者都非常分散,当然不会出现我们常见的医院拥挤。
但我们的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北上广是全国医疗资源高地,东西部差距较大。而对于各个省来说,优质资源必然在省会城市,其次是地级市,再次是县。尤其是医疗发展的近几十年来,所走的是“强者更强”的路线,一些本已强大的医院跑马圈地盲目扩张,让医院之间的技术差距进一步拉大。
生命至上,患者潜意识中必然会选择技术更强的医院,最终的结果自然是:知名大医院患者多得不堪负重,技术弱的医院门可罗雀。
这种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少数医院的不合理现状,当然会让多数患者心生不满。
思考
客观的说,我们现在的医疗资源平均享有的总体水平已经与发达国家接轨,但患者满意度改善程度并不明显,尤其是医护人员的职业满意度明显有所下降,这必然会影响医患关系并导致患者满意度进一步下降。
而我们内心都明白:医改的真正成功,应该以医患双方满意度提升为标志。
目前“三明医改”模式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推进中,但“三明医改”的主旋律更多在医保层面,面对当前经济形势这个模式的确有其迫切性。但站在医疗行业长久健康和谐发展角度,我们目前的医疗管理及运行模式与日本相比的差别,应引起医改政策制定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来源:医管仲道
作者:苏卓然 时间:2024-11-07 17:05:4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11-07 16:52:2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陈俊逸 时间:2024-11-07 10:40:4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于斐 时间:2024-11-06 17:43:5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于斐 时间:2024-11-06 17:30:1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卓然 时间:2024-11-06 16:32:32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