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经营环境十分严峻。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失灵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医疗服务缺乏公平与公正性。
清华大学有位教授就说过,中国的公立医院占有两个体制的好处,他们既占计划经济体制下垄断的好处,又占市场经济体制下赚钱的好处。
显而易见,双方的竞争是不对等的。
民营医院今后不仅要应对病源紧张的收入压力,更要直面与餐饮、交通等服务业等同的高额税赋支出。
为此,一些医院已到了倒闭的边缘。致使他们纷纷做过了一些过头的事情,出现公信危机。
对于少数追求短期暴利、忽视诚信的民营医院来说,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对于瞄准长线,以追求理性回报和诚信经营的民营医院来说,影响却是致命的。
中国民营医院尽管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可这些数据只能说明民营医院图有虚名,并不具实力,市场占有率极低。
其中,莆田系号称控制了全国80%以上的民营医疗机构,大大小小的医院、门诊保守估计也有10000家左右。
由于我国民营医院的建立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制度和政策层面、基础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加上内在管理还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指导,导致其在产权安排、管理制度、决策机制、激励与分配机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
持续成长遭遇到了如融资困难、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以及市场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困扰,以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难以显现出机制灵活的优势,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社会影响力,更没有得到与其数量相匹配的市场份额,甚至还产生了比公立医院更为严重的信任危机,并开始受到社会的诟病。
特别是2016年5月份发生的“魏则西事件”,给莆系民营医院造成了极大与极坏的影响,使得莆系医院的运营状况举步维艰,生存发展的道路更是困难重重。
因此,系统分析我国民营医院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医院发展之路,已成为当前卫生服务体制改革与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老师早在2007年7月27日就在《中华工商时报》发表过《民营医院:拿什么拯救你!》,近期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CNMIA)官网首页醒目位置发布了《于斐:民营医院靠什么提升竞争力》,因为针对民营医院的现状和发展提出了独到看法,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
中国民营医院萌芽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2001年9月中国开放医疗市场以前一直处于小规模发展状态,2001年9月中国正式开放医疗市场后,民营医院才开始真正得到大规模的发展。
民营医院的问题出在哪?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民营医院的发展虽说不上一日千里,但也可谓顺风顺水。
特别是从2009年新医改以来,国家对民办医疗的发展越来越重视。
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助推着民营医院快速崛起。
数据不唬人,2019年和2009年相比,我国民营医院足足增加了约253%。
尽管从规模上看,民营医院已经“长大”不少,甚至“个头”(医院数量)高过了公立医院,但其存在的“虚胖”(医院数量多,但诊疗人次低)、“多病”(医疗事故频发),以及“挑食”(重营销,轻医疗)的问题比较严重。
用数据说话。首先来看“虚胖”(医院数量多,但诊疗人次低)的问题,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中心发布的《2019年1-11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的数据,2019年1-11月,全国医院总诊疗人次达34亿人次,其中公立医院为28.9亿人次,民营医院为5.2亿人次。
也就是说,民营医院在2019年1-11月提供的诊疗服务只占总比的15.3%,而同期民营医院的数量是公立医院的1.85倍,因此民营医院在诊疗服务的贡献上还处在相对较少的阶段。
再来看“多病”(医疗事故频发)的问题。
虽然没有一个对全国所有医院的医疗事故进行统计的官方数据,但近年法院曝出的数据和案例也能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前年5月29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发布的《2015-2019年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司法审判白皮书》显示,2015年到2019年间,上海长宁法院受理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共计94件,案由主要为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占比达82.28%)、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和健康权纠纷。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案件均发生在民营医院。
最后看“挑食”(重营销,轻医疗)的问题。
与公立医院不同,市场营销是民营医院为提高业务量、增长效益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但问题在于,对于部分民营医院(特别是小而散的民营医院)来讲,其花在营销上的费用占比过高,压缩了其医疗服务的成本,使得医疗质量难以保证。
不仅如此,民营医院的骗保问题也饱受诟病。
前不久,无锡某医院骗保事件就是个典型。
根据有关媒体梳理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从2014年至2019年5月,民营医院骗取医保基金的案件,已公布裁判文书为93例。医疗保险定点民营医院成为欺诈骗保的重灾区,超量售药、串换药品、虚假售药、虚记多记费用、挂床住院等问题严重。
最为重要的是,民营医院在人才方面也特别稀缺。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医生永远是最核心的资源,但高质量的医生资源往往掌握在公立医院手里。
在我国现有的医疗体系下,大多数优秀人才就业的第一选择,并不是民营医院,而是有编制和职称晋升吸引力的公立医院。
当然,尽管民营医院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一杆子不能打翻一船人,毕竟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医疗服务的民营医院始终不在少数。
而且以上提到的问题,公立医院或多或少也会有,之所以民营医院更为突出,有行业因素、社会认知等各方面的原因。
因此,如何让民营医院走上规范的道路,从而改善整个行业生态成为了当务之急。
在公立医院新一轮扩张之下,部分民营医院已经感到不安。
中国的民营医院已经多年持续放量增长。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年末,全国公立医院为11772家,民营医院26583家。
近十年来,民营医院数量逐年增长,并在2015年后持续高于公立医院数量。
在这背后,是政策赋予了社会办医在中国医疗体系与国民经济中更重要的角色。
2019年,国家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在这份文件中,社会办医的定位从“重要补充”,变为“重要组成部分”和满足不同医疗需求的“重要力量”。
而在疫情逐渐平复之后,在最新的政策中,国家对民营医院的定位也出现了调整。
“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导向,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补充,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
可以看出,民营医院自2019年,从“补充”变为“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又回归“补充”地位。
民营综合医院风声鹤唳,民营专科医院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相比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主要针对相关领域提供专业化、特色化的医疗服务。
有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专科医院约占民营医院总数的31%。
目前,发展较好的民营专科医院,有四个必要条件:
一是医生依赖程度低,设备依赖程度高,比如眼科;
二是公立医院重视程度低,比如体检;
三是公立医院很强,但产能有限,比如肿瘤放疗、康复医院;
四是个性化的高端医疗。
就目前来看,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医院。
早在2005年7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老师应邀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讲授《医院服务营销与创新管理》时指出,民营医院正经历一个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的系统变革期,民营医院创新不能再简单基于老板的“胆商”和“匪性”,而更多需要老板“儒性”基础上的系统思考能力,对医院使命、愿景、战略选择、核心能力、资源配置原则等基本哲学命题达成共识。
当今,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已经成为社会通用基础设施的背景下,民营医院需要用互联网思维对市场、患者、技术、医院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因为中国的许多民营医院尚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核心价值观能力;
营销变革力;
战略洞察力;
计划控制力;
组织适应力;
显然,对一位民营医院领导来说,光掌握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把握趋势。
作者:杨朋杰 时间:2024-11-16 14:20: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卓然 时间:2024-11-15 17:36:0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磊 时间:2024-11-15 10:27: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方书瑶 时间:2024-11-14 17:35:3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卓然 时间:2024-11-14 17:10:4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陈俊逸 时间:2024-11-14 15:22:55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