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百川智能All in 医疗领域造医生的机遇和挑战

25年03月28日 阅读:1161 来源: 涂宏钢原创 IP属地:江苏省

  近日,Dr.2读了天骄兄弟写的《【深度解析】和王小川深聊10小时,我想理解他为什么ALL IN医疗大模型》一文,文中提到了王小川对百川智能的定位是——造医生,并且谈到了作者对百川智能all in 医疗大模型的一些理解,文章写得非常好,王小川的深度思考非常值得学习,也开拓了视野,在大模型“六小龙”巨量融资的市场环境下,在其他几块业务明显出现落后,快速砍掉相应业务组,在预估一些竞争优势不足时,马上转ALL IN垂直赛道,是非常了不起的决策,不管能不能形成预想的结果,至少可以活得更长,只要不下牌桌就还有机会。


  文中提到了关于医疗供给的问题,医疗供给是一个多维度多复杂型的问题,“赋能”是一种常态,“造医生”也是一个逻辑,“造医生”可以从底层进行颠覆,不过Dr.2倾向于“造医生”还是存在一些系统性挑战,这些挑战来自几个方面:


  第一,百川智能一直痴迷于医疗,可能跟创业者家人或身边好朋友的求医经历有关系,以及看到百度在医疗方面的一些不足。但是客观说,把亲身体验的问题,做某一些提升,可能会陷入自己曾经的经历不能自拔,规模化的商业化逻辑可能会不客观,进行了情绪化的放大。


  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用AI造的医生很有可能不是超级优秀的医生,更多的是一个面面俱到的医生。这里我们经常会看到,AI会把一个医学问题模型考虑得非常全面,甚至会考虑到很多医生没考虑到的问题,并且最后发现某些案例,它考虑的是正确的。在医疗里最大的一个逻辑悖论就是经常用案例去维护共识,事实上如果做偏面面俱到的话,它很难成为一个最优秀的医生,通用跟精英中间还是有gap。


  因为这不是短期的应用,也不是有所谓的利益格局集团阻挠,这里面涉及到人性伦理还有综合执行层面,所以主流的确是“赋能派”,“赋能派”可以让医生来使用,“造医生”确实是非常让人兴奋的,但还是有几个系统的问题很难解,造一堆平庸的医生是否有价值?


  第二,医疗里面存在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的逻辑就是99%是OK的,但这1%不行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后果,就像我们麻醉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仅为十万分之一左右,但这个“一”的概率可能会造成死亡。


  再比如儿科,百川智能说科室首选供需矛盾最大的「儿科」,他认为儿科对改变路径的需求最为迫切,儿科会成为 AI 医疗里最快产业化的一部分。但是在临床上,一个患儿综合看起来可能是感冒,但他也有可能是脑膜炎。还有一种它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会不断地进展,这样就会造成一个巨大的挑战。


  那么由人来负责没问题,因为它需要有行为主体和国家的执业资格,由“造医生”来的话,它直接面临这种情况在系统上无解的,因为就算是十万分之一的概率,如果问诊上亿次也会有千人出现,千人出现的话,谁来负责,美国有一个判例好像是AI误诊。最后技术公司赔偿30%,但是在中国不确定如何定义,他要有法律主体才行。


  第三,医疗作为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他一定会有国家的准入资格,国家也明确表达严禁使用生成式AGI进行患者咨询、处方等以干预为核心的行为。未来使用AI辅助医生预问诊、分诊没有问题,但是到了干预层面,是另外的问题。如果医生不能干预的话,只是跟你聊一聊,探讨一下可能性,这样的逻辑并不能成为一位医生,也没有那么大价值,也收不了多少钱,医生还是需要下决断下决心的。当临床遇到一些可能会矛盾的情况,甚至多个疾病混杂的情况,先做什么后什么,医生要下决心处理这些疾病,这才是医生医疗水平的体现,看个感冒可能普通小医生跟院士的水平差不多,谁来下决心给出干预措施呢?


  第四,除了小概率事件和法律责任主体的问题,还有如果真的可以实现AI医生,那么还有伦理与实际执行中可能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比如说萝卜快跑,十块钱跑10公里还可以有利润,因为它没有人工成本、不知疲倦,用无人驾驶来代替出租车是个趋势,我们也相信肯定会实现,但在短时间内的冲击会特别巨大,带来一系列的后果,它会干扰数以千万计的这种工作岗位,大量的这类从业者该如何去参与竞争,甚至如何去谋生。同样回到在医疗领域,假定他可以成功,也会带来类似的问题,综合考虑下来,即使技术上无限成熟,在应用上仍然会delay,这个delay甚至是十年起。


  第五,从医学本身出发,是不是把所有的可能性列出来就是一个优秀的医生,这恰恰相反,医生在诊疗中需要有临床思维,比如说一个基础症它会有多种症状,通常我们的临床思维是从一元化的角度去解释所有问题,但是确实小概率事件会出现两个病混在一起,但并不是把书本上所有的可能性罗列就叫临床思维。


  掉书袋是AI的强项,罗列可能性也是AI的强项,但是医疗的核心是决断,是进行自己的一个判断,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仅凭某一个小概率的可能性,AI想到了但人类医生没想到,由此突破就说AI更好是一个很荒谬的事情,如果这样的话,把所有的可能性和只要碰到的疾病全部列好了,这种是毫无价值的。


  所以看一个疾病其结果会有多种可能性,AI可能也是按概率列出分布,但人类会有一个倾向性的判断,并且最终决策。医疗本身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并且对创新技术、创新药、创新理论不断前行的行业,它相比文创、游戏、通用行业更加依赖创新,大模型的优势在回溯既往后再进行整合,但是在医疗行业很有可能之前的理论和标准都是错的,这很常见。


  就比如高血压的标准改了好多,糖尿病的最新标准按照年龄段分布会更科学,之前大量的文献、理论,再去引用很可能就是不合适的,应该是以最新的为基准,这里面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一个是人类社会不断的在进步,90%正常人的各种生理及生化指标的范围属于正态值,但可能随着三四十年人群的变化,营养的变化及疾病谱的变化,发生了一个位移和波动,按照最新的流行病学的趋势,所有的标准就会改变。


  最新的药、最新的细胞实验跟分子机理揭示这个疾病,因为疾病有很多的假说,有些假说在开始认为是正确的,随后可能认为是错误的,医疗会向前推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推翻的权重到底是以最新的为基准,还是大模型已经吸收了,能不能把“污染”去掉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里的判断到底是人工调试干预还是让它自我净化也是一个问题,看起来百川智能的想法是以专家为基准校准。


  人工不管是找专家还是找医疗团队,医疗大模型的生命力应该有千千万万个医生来参与、贡献和进行病例总结,而不是少数精英、专家去决策,当然不可否认技术手段具备一定的优势,这也是一个悖论题。如果回到了少数精英控制跟目前以院士、组委为牵头的学术体系又有什么区别呢?无非是换了一个山头,这并不能做到技术平衡与技术驱动,应该通过更广泛的案例进行学习,而不是迷信少数的专家,反而没有了创新,只是换一种方式成立了一个组委或一个山头。


  综上来看,“造医生”无论从理论到实战,特别是商业化都是无比艰难的,大概率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连规模化商业化的可能性都看不到,至于他说可能影响药企的销售费用那就更荒谬了,他想拿处方权,但处方权并不是你想拿就能拿,也不是你做得好就能拿的,小川总在商业模式中认为药企会有市场费用,那请问大模型推荐处方商品是跟利益挂钩的,谁给你支持就倾向谁处方,这跟回扣有什么区别,就是原来回扣给医生,现在给AI医生吗?这是巨大的合规风险,就是医疗行业跟别的行业有巨大的区别,别的行业协助分销叫佣金,医疗行业叫回扣,这是因为比如手机等通用产品大众可以自由选择,都可以公开公示出来,包括合法的市场宣传推广进行诱导。但是在医疗行业由于知识不平等、决策不平等,医生占据主动权,他处方的产品并不是给自己用而是给别人用的,这里有一个利益驱动的问题。百川智能想通过拿到处方权,拿到药企的市场费用,根本商业逻辑一点都不通,合规也不通,这就是一句标准的外行话,说明他对医疗医药的行业壁垒不清楚,基于的是一种想象,而这种想象从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医疗AI的部署有几个主力的方向,目前离钱最近的是跟医保控费相关部署的公立医院,因为有医疗机构、政府来支付;第二个是to B端,如to药企、to医生的工具,然后由药企业厂商来支持购买作为整体赋能;第三是to C端,C端的话可能是学术费或者是通过流量的方式反过来构建,主要是这三种商业逻辑。


  “造医生”跟前两个商业逻辑不一定一致,只能走向唯一的一个面向G端。一个优秀的产品必须要有大量的人使用和推广,to C端要有C端的载体,很可能属于头部大厂,to B端要有专业的渠道,比如医疗垂直领域的各个专业公司,可以触达你的目标客户、医生和科室,这显然是百川智能不具备的,而且这个渠道的构建并不容易,不是说你有好产品就一定能够扩张渠道,好的产品卖不好的多得去了,“造医生”也不并除外。


  好的产品如果患者能用医生就也能用,它一定可以让更多的医生来使用、纠正和提供内容,它需要把产品向垂直领域延伸,在不同的使用场景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使用产品才是真的,所以不管前路如何这条路肯定不会错,需要医生广覆盖测试使用。


  综上所述,医疗垂直领域确实不好做,互联网这边折戟,百川智能从医疗改造AI此路也是非常艰难的,但是Dr.2认为每一位探索者都是值得致敬的,以上提的这些意见也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欢迎转载,注明作者和出处即可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530阅读

医保监管再升级!与药贩勾结,5 家医疗机构被立案调查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3-31 16:57:55 文章来源:原创

723阅读

商保药品目录的三大特征之二:排他性

作者:村夫日记 时间:2025-03-31 11:02:26 文章来源:原创

677阅读

移动互联网营销内容用人工还是AI?

作者:袁昆 时间:2025-03-31 10:58:18 文章来源:原创

1122阅读

门诊预交金取消倒计时!民营医院“钱袋子”告急?这三大方向或成关键

作者:晨晓 时间:2025-03-29 15:39:43 文章来源:首发

1121阅读

为“取消门诊预交金和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拍手叫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3-29 15:32:42 文章来源:原创

993阅读

10件典型案例,帮你梳理中医诊疗常见违法风险点

作者:齐厄 时间:2025-03-29 15:30:01 文章来源:转载

简介
MediCool医库董事长,自由撰稿人,多家机构行业研究员。
职业亮点
行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