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关税贸易大战“蝴蝶效应”,全球经济波动加剧,我国经济也会受到冲击和波动。医疗行业会受到冲击吗?会不会加速一些医院倒闭?
随着我国医保和医改的不断推进,医院的运营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明医改经验推广以及医共体建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医院的经济运营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全球经济波动加剧,关税贸易大战带来的“蝴蝶效应”也在逐渐显现,医疗行业是否会因此加速一些医院的倒闭?
一、医保改革与支付方式变革:医院发展的分水岭
DRG(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和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是当前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方向。这两种支付模式的核心在于“控费”,即通过科学的定价机制,引导医疗机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诊疗效率。对于医院而言,这意味着传统的粗放式运营模式将难以为继。
1、DRG/DIP付费变革
在DRG/DIP模式下,医院的收入与病例的复杂程度和治疗效果直接挂钩。如果医院无法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医疗服务的性价比,就可能面临持续性亏损的风险。
2、医保飞检常态化
大数据监测下的医保违规打击(如分解住院、虚假诊疗),进一步压缩灰色收入空间。医保部门强化监管,利用大数据实时监测,严查分解住院、虚假诊疗等违规行为,确保医保基金安全。
3、财政紧缩
一些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对医院的财政补贴力度减弱,部分公立医院失去“输血”后陷入瘫痪,倒闭风险大增。
4、患者支付能力下降
经济下行导致患者就医频次降低,小病“能忍则忍”,直接冲击医院收入,尤其是一些依赖医保收入的中小医院,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患者支付意愿减弱,医院现金流紧张,运营成本难以覆盖,倒闭风险随之升高。全球经济波动和贸易摩擦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了医疗行业的困境。
5、成本高企与竞争失衡
医院粗放式规模扩张下,病床配置过剩,使用率率不足,为缺病人而发慌,人力成本占比较高,一些设备闲置、行政负担加剧亏损。医疗市场竞争的无序,大医院的虹吸效应,加速弱势医院的倒闭进程。中小医院在资源、技术和品牌上的劣势,使其难以与大医院抗衡,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加之医保支付改革带来的收入减少,经营压力倍增,生存空间愈发狭窄。全球经济波动和贸易摩擦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削弱了患者的支付能力,医院收入来源受限,
二、全球经济波动大背景对医疗行业的潜在冲击
全球经济波动加剧是当前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关税贸易大战带来的供应链不稳定、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汇率波动等问题,将会对多个行业造成了影响,医疗行业也不例外。
关税贸易大战引发的 “蝴蝶效应” 使得全球经济波动愈发剧烈。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关税大战,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了广泛冲击,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全球经济秩序面临着重大调整。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和波动。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股市震荡、企业经营困难、失业率上升等问题接踵而至。许多行业都在这场经济风暴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医院受到怎样的影响呢?作为关乎民生的重要领域,医院是否也会受到经济波动的波及,甚至出现倒闭的风险?
1、需求端变化
经济下行时民众收入减少,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医疗服务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对于一些非紧急、非必需的医疗服务,非必需医疗服务需求会降低消费。而对于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患者也可能会因为经济压力,选择自行买药治疗,而非前往医院就诊。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为了节省开支,会推迟或忽视非紧急医疗需求。这种需求端的变化,直接导致医院的门诊量和住院量减少,收入随之降低。
2、医院端变化
在经济波动的大环境下,政府的财政投入可能会因经济下滑而减少,使得医院在资金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一些运营能力和效率较低的医院,由于设备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发展会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医院收入的下降运营成本的加大,导致现金流紧张,进一步加剧了医院的财务困境。对于一些经济实力较弱的中小型医院而言,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医院无法通过内部管理优化和业务调整来应对经济压力,倒闭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三、医院会倒闭吗?
经济波动下,医院倒闭并非空穴来风。需求减少、资金紧张、运营困难交织,中小医院尤甚。若不能及时调整策略,优化管理,生存危机将迫在眉睫。需要了解一下医疗行业的特点。
1、医疗需求的刚性
尽管经济波动会对医疗行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医疗服务作为民生基本需求,具有较强的刚性。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始终存在,尤其是急重症、慢性病等医疗需求,不会因经济形势而大幅减少。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这些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持续且稳定。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服药,以控制病情发展,这种需求不会因为经济下滑而减少。
在面对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人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寻求医疗救助,需要及时的救治,不能因为经济原因而延误治疗时机
2、政策支持与保障
医疗行业是民生事业,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以及医保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医疗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医保体系的不断健全,也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3、医院倒闭风险
经济波动虽带来挑战,但医保体系的完善如全民医保覆盖等政策,为医院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缓解了资金压力。加之国家对医疗行业的扶持,倒闭风险相对可控。
但是,卫生经济规律使然,医院如果医疗服务能力不足、不能适应DRG/DIP付费改革、运营管理粗放导致亏损严重,等靠要都不现实,倒闭风险仍难以避免。 医保改革2.0版通过优化分组方案,精
四、医院关键在于主动求变
在当前的政策和经济环境下,部分医院的确可能会面临倒闭的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医院倒闭”是不可避免的结果。相反,这更多是一个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那些能够主动适应变革、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医院,依然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1、优化运营管理
面对经济波动带来的压力,医院需要从内部管理入手,优化运营流程,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定岗定编,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打破目前的绩效核算方式,借鉴誉方医管“多维价值驱动积分绩效管理模式”,探索顺应医改新时代的绩效管理新路径,激发医护人员积极性。
2、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
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市场需求,重点加强专科能力建设,打造特色专科,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3、加强成本管控与精细化运营
医院需要从源头上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不必要的开支。例如,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诊疗效率、减少浪费;通过学科建设提升高价值医疗服务的比例,从而在DRG/DIP支付模式下获得更好的收益。
4、拥抱新技术
数字化转型是未来医院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AI辅助诊断、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服务效率,还能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就医体验。同时,积极参与医共体建设,探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模式,也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5、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
医院积极开展健康管理、医学美容、高端体检、特需医疗等多元化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拓展收入来源。通过多元化发展,医院可以降低对传统医疗服务的依赖,提高抗风险能力,在经济波动的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6、政府与市场的平衡
医院的倒闭与否,不仅取决于医院自身的努力,也与主管部门的支持密切相关,要为医院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帮助医院渡过难关。
五、结论:唯有变革方能可持续
在全球经济波动加剧和医改深化的大背景下,“医院是否会倒闭”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短期来看,一些运营不佳、缺乏竞争力的医院确实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但从长期来看,这正是医疗行业优胜劣汰、优化升级的必经之路。
对于医院而言,关键在于如何在变革中把握机遇,主动调整发展战略。通过加强成本管理、拥抱新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医院完全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对于主管部门来说,则需要为医院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度过转型期。
未来,医院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优化运营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拓展多元化服务领域,医院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在经济波动的大环境中实现稳健发展。试点省市占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45%以上,
总之,在这场医改与经济波动的双重考验下,唯有那些敢于变革、善于创新的医院,才能在这场“大浪淘沙”中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秦永方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经济研究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4-16 17:27:5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16 14:16:4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16 11:53:30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15 11:33:3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14 17:32: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14 11:15:32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