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管理

医院亏损压力下行政后勤“减薪减员”成为必然

25年04月14日 阅读:1641 来源: 秦永方原创 IP属地:广东省

  提示:在经济下行和医院持续亏损的压力下,行政后勤部门因非医疗核心职能、人力成本占比高且可替代性强,“减薪减员”成为必然,成为医院缩减开支的“第一刀”,必然首当其冲。


  医院粗放式的规模扩张发展模式,因为DRG/DIP付费的影响和冲击,受经济下行及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导致患者就医需求延迟和下降,医院为“缺病人而发慌”,医院亏损面和亏损额在不断扩大,医院经济“压力山大”,一线医务人员的收入下滑,如何充提高他们的收入分调动积极性,钱从何来?降低庞大的行政后勤人员费用向一线倾斜成为绕不去的“坎”,“减薪减员”成为必然,成为医院缩减开支的“第一刀”,必然首当其冲。


  一、行政后勤“减薪减员”为何首当其冲?


  1、医院收入端坍塌


  DRG/DIP付费的“收入天花板”:医保支付从“按项目付费”转向“按病种打包付费”,倒逼医院控制成本,粗放式扩张模式难以为继;


  患者流量下降:经济下行导致部分患者延迟就医,轻症转向基层医疗机构,三级医院“虹吸效应”减弱,床位空置率上升。


  2、成本端刚性攀升


  人力成本占比超40%:行政后勤人员冗余(部分医院占比超30%)、薪酬体系僵化(“大锅饭”绩效),挤占临床科室资源;这种 “头重脚轻” 的结构面临极大挑战,倒逼医院压缩非医疗成本,行政后勤作为间接成本项首当其冲。


  3、资源再分配的必然性


  临床与后勤的“零和博弈”:传统后勤管理可替代性强,医疗核心业务(如手术、诊疗)的专业性难以替代。医院亏损下面临“保临床”或“保后勤”的选择,一线医护的积极性与服务质量直接决定医院生存,因此,在医院面临经济压力时,管理者通常会优先保障一线医疗服务的正常运转,同时优化非核心部门的成本,通过行政后勤部门的裁员或减薪可以为医院节省资金,从而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临床服务中。


  4、绩效平均主义陷阱


  在绩效分配体系中,行政后勤人员由于缺乏量化考核指标,许多医院采取平均绩效,绩效高低差异下的平均导致陷入“平均主义陷阱”,许多临床一线人员的绩效还没有行后人员的平均绩效高,这也是让医务人员诟病的地方。行政后勤减薪减员,打破平均主义,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一线医护积极性,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缓解医院经济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行政后勤“减薪裁员”的难点


  1、内部矛盾激化风险


  医院行政后勤有三类人群,一类是管理精英,一类是关系“群雄”,一类是“历史负担”。“关系户”清理是难题,部分行政岗位存在历史遗留的“裙带关系”,强制减员易引发举报、上访,降薪可能触发消极怠工,甚至影响医院日常运营。历史负担”人员安置棘手,老员工经验丰富但效率低下,平衡各方利益难。


  2、服务质量滑坡风险


  过度压缩后勤人力可能导致医疗支持系统效率下降(如设备维修延迟、物资配送出错);外包服务监管缺位可能引发患者投诉(如保洁不到位、安保漏洞)。


  3、政策与法律合规风险


  公立医院编制内人员裁撤需符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薪酬调整需通过职代会表决,程序合法性至关重要,操作不当易引发矛盾冲突。


  三、行政后勤“减薪裁员”成必然


  1、行政后勤“减薪”第一刀


  三明医改经验行政后勤薪酬不超过全院的10%,许多医院远远超过这个比例,在工资总额有限的情况下,行后人员薪酬挤占了一线医务人员的薪酬,导致一线医护积极性受挫。合理调整下降行政后勤薪酬,释放更多资金用于临床,成为行政后勤改革第一刀。


  2、组织再造“减员”第二刀


  梳理医院行政后勤部门,围绕精简高效通过组织结构再造,整合目前“多如牛毛”的行政后勤科室,建立科学合理的定岗定编制度,为减员做好充分准备,精简冗余人员,确保关键岗位高效运转,成为行政后勤改革第二刀。


  3、智慧管理能力“淘汰”第三刀


  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对一些不能适应信息化要求的人员,通过能力倒逼“淘汰”一批,成为行政后勤改革第三刀。


  4、转岗分流“自救”第四刀


  为下岗的行政后勤人员提高院内就业岗位,利用医院辅助资源,成立公司商业运作,让其转岗分流,尽可能不要推向社会,实现内部消化,减少社会负担。同时,提供职业培训,助其提升技能,拓宽再就业渠道,确保平稳过渡。此举既优化了医院结构,又彰显人文关怀,为医院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政治要求,政府与公众要求医院控制不合理成本(如“养闲人”),确保医保资金用于诊疗服务而非行政消耗,降低医疗费用负担。


  四、行政后勤“减薪裁员”的必然性总结


微信截图_20250414101515.png


  行政后勤“减薪裁员”的必然性,实质是公立医院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医疗、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益运营的缩影。这一过程需以三个平衡为核心:


  成本与质量的平衡:避免因过度裁员引发服务崩塌;


  效率与公平的平衡:保障被裁员工的合法权益与社会稳定;


  短期阵痛与长期收益的平衡:通过改革释放的资源必须转化为临床服务能力提升。


  唯有将减薪裁员纳入医院整体战略转型框架,才能将其从“无奈之举”升华为“重生契机”。


  五、从 “被动瘦身” 到 “系统重构”


  1、职能转型


  职能定位从 “管理型” 转向 “服务型”,将原多余的行政人员转型为 “服务专员”,薪酬与服务量挂钩,既降低成本又提升效率。


  2、薪酬变革


  行政后勤人员绩效“削峰填谷” ,差异化减薪成为必然,不同行政科室结合职能,采取不同的减薪策略成为必然。


  3、“岗位再造”


  自动化替代减少人力需求,业务外包后,医院行政后勤编制大幅缩减,剩余人员需重新定位,强化专业技能培训,转型为高效服务团队。


  4、减薪裁员的“操作指南”


  (1)分步实施,避免 “急刹车”


  第一步:价值评价(如开展岗位价值评估,誉方医管采取科室岗位价值与岗位价值评价相结合,结合个人资历系数,为医院提供科变岗变薪酬变动的模型);


  第二步:试点先行(选择后勤服务部门率先推行绩效改革);


  第三步:政策配套(提供转岗培训,如将行政人员培训为 “健康管理师” 充实到社区医疗点)。


  (2)用数据说话,减少争议


  公示成本结构,医院向职工代表大会公布 “行政后勤人力成本占比,获得减薪减员方案支持;


  量化减薪用途:明确 “节约资金用于一线绩效、用于学科建设”,增强员工认可度。


  (3)法律合规与人文关怀并重


  减薪程序合规: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方案,加强人文关怀,设立“缓冲期”与“心理疏导”,确保员工平稳过渡;权益保障:依法补偿,提供职业再培训机会,确保员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注重情感抚慰,营造理解与支持的和谐氛围。


  行政后勤的 “减薪裁员” 不仅是成本控制手段,更是医院管理体系现代化的 “试金石”。成功的关键在于:以技术替代降低人力依赖,以流程再造提升服务效率,以薪酬重构实现价值分配公平。当行政后勤从 “成本中心” 转变为 “效率助推器”。


  总之,医院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面对外部形势的巨变,医院必须转变思路和观念, 走精细化内涵质量发展之路,以创新驱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体系、模式、管理、科技创新,精细化管理质量、服务、运行,实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办院模式,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


  呼吁:医院行政后勤人员要积极适应改革,混日子“躺平”时代一去不复返,只有练好内功,成为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才能在变革中立足。


  来源:秦永方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经济研究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36阅读

7家医疗机构被曝光,这32种诊疗行为涉嫌“过度检查”!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4-16 17:27:56 文章来源:转载

608阅读

口腔门诊怎样摆脱“救火式管理”?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16 14:16:42 文章来源:转载

702阅读

口腔门诊运营和管理失衡的2种表现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16 11:53:30 文章来源:转载

1391阅读

降本增效的核心是利润,别再纯纯降本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15 11:33:36 文章来源:转载

1714阅读

医保飞检来了,医院为何“逢检必罚”而且“屡查屡犯”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14 17:32:38 文章来源:原创

1715阅读

“类慢病”当道,再谈传统医疗模式的坍塌!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14 11:15:32 文章来源:转载

秦永方
简介
秦永方,男,64年生,高级会计师,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医院管理EMHA,从事医疗财务工作35年,出版著作8本,发表论文60余篇。研究方向:医院绩效管理、成本核算、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从事培训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