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走出“庙堂”,拥抱“江湖”

14年07月04日 阅读:9396 来源: 廖新波原创

  中国院长杂志最近的一篇报道这么说:在中国的医卫界,鲜有人能走出“庙堂”,拥抱“江湖”像廖新波这样,在行业内近乎无人不知,在业外也颇有名气。其担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的这十年,是中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颇为波折与激荡的十年,也是他个人声望与事业成长最快的十年。

001laF5Ygy6KaSX5Zyg88&690.jpg

  在距离退休还有两年零两个月的时候,廖新波“升职”了。两个月前,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官网“领导主页”一栏显示,廖新波的职务从原来的“副主任、党组成员”变动为“巡视员”,告别所负责的医政工作,分管综合监督处和交流合作处。在中国的公务员体系中,巡视员列为第十三级至八级,也即相当于厅局级正职,但与厅局级官员最大的不同在于,巡视员属非领导职务。

  在中国的医卫界,鲜有人能像廖新波这样,在行业内近乎无人不知,在业外也颇有名气。廖新波感慨,自2004年被调入广东省卫生厅履职副厅长,这一晃竟已十年。其担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的这十年,是中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颇为波折与激荡的十年,也是他个人声望与事业成长最快的十年。

  卸任副主任之后,“医生哥波子”在网络上的“粉丝”纷纷表达感慨与惋惜:“功不必在任期”、“好官,好人!”、“廖兄源于责任,将官责为己任,我们更多的赞赏”……类似的评论留言再一次印证了这位“非典型官员”在网络中的“爆棚”人气。

  “在岁月中,要学会让舍得的和舍不得的都随缘。每到一处,每得一物,总会失去一些。以前想要的,现在得到了,却已经不再重要。”廖新波对于外界所说的“是不是话多了,明升暗降了”的说法已不想做太多的回应,“是也罢,不是也罢,过去十一年的副厅生涯,我对得起自己的责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6月11日,廖新波在广州市先烈南路的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这是他卸任之后,第一次对媒体公开讲述过去十年为官的得失感悟、成绩与遗憾以及未来规划。

  一个人的“媒体”

  廖新波最为公众熟悉的,便是其知名网络博主的身份。2005年,中国的个人网络博客才刚刚起步,公众对博客还少有关注。这一年,本不看好博客业务的国内几家知名门户网站开办博客业务。经朋友推荐,廖新波在新浪网开通自己的实名博客,并把其定位为“思想火花碰撞的港湾”。最早“触网”的他,在开博之前,新浪聊天室和MSN早已融入了他的个人生活。

  实名开博,对很多官员而言,直到今天也依旧噤若寒蝉。对十年前的廖新波而言,这种顾虑更是不可避免,但性格率真的他并没有太多的犹豫。在他看来,博客的出现就像是一块新的海绵,使自己有了更多可以吸收的东西。“开博对我是一个推动,首先这对自己的思维是一种辅助的支撑,使我比较系统地分析事物;其次,坦率地讲,国家卫生计生委有些司级领导在出政策的时候,也在观察我的言论。

  这位自媒体人的工作强度甚至高于很多业内记者。到目前为止,廖新波先后在新浪网、凤凰网、网易等网络媒体开通实名博客,其中新浪网的粉丝数超过1500万,博文篇数近2463篇。微博出现之后,他又在第一时间开通了多个平台的实名微博,其中新浪微博粉丝数达到363万,原创(转载)微博1.2万条。

  他一度对自媒体的经营达到近乎“疯狂”的状态。为了不耽误写博客,与网络保持即时连接,廖新波在车上配备了220伏的充电电源、无线网卡等一系列上网设备,出差途中、调研路上……任何地点都成为他写博客和微博的场所。但一段时间之后,这让他感觉“太辛苦,没有必要。”

  对于如何运作官员博客,廖新波有自己的心得。他清楚地区分出不同平台的用户特点和风格,知道如何把握网络说话的尺度,并极力避开网络世界的相关禁忌。“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否则你真的什么都不是!”廖新波觉得自己不能被看似繁荣的网络空间所裹挟,不能在网络上针对网民个体引发冲突,要论事不论人;同时,不对自己的直接领导发表批评意见。

  “方粉们”一度让廖新波感觉很头疼。支持中医的相关言论使得他在网络上遭遇“方粉”的极端攻击,这种攻击甚至还波及到自己的岳父(中国第一位中医学教授)。“不用理睬他们,我才不会那么笨!对于不理性的争论,回应只会助涨对方的气势。”

  最初,廖新波只是抱着记录点滴的心态开了博客,可没料想到今天能产生这么大的关注。他试图尽量区分开“副厅长”和“医生哥波子”的身份,但现实却是公众与媒体总是将两者缠在一起,习惯于把其个人观点冠以其职务头衔,而这也正是官员实名开博普遍会遭遇到的情况。而所在省的省长等常常都会以“大名鼎鼎的网络红人”来介绍廖新波。

  功不唐捐,廖新波用网络红人的身份推动着相关政策和舆论环境的变革。他十分欣赏《中国新闻周刊》的办刊宗旨:“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自媒体也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医生哥波子”的博客常常被当作卫生政策的测向球,他认为自己的一些呼吁还是得到了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如果没有众人拾火,火焰怎么能高?而且这拾火者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廖新波说。

  让医务工作者有尊严地工作,这是廖新波在网络上最常呼吁的话题之一。在他看来,中国的医疗制度缺陷、医生的成长代价和患者的痛苦交织存在,政府部门应该思考如何去面对和缓解这一困境。“我要把一些最真实的东西告诉社会,让社会去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廖新波说。

  医改里的憾事

  5月30日,廖新波在其新浪微博表示,最后一次在中山大学参加其主管的医政会议。离开医政工作后,廖新波留下两大遗憾:其亲自主持起草的医师多点执业和促进社会办医两个文件没有如期出台。他认为,医改里的遗憾有很多,但这两项是提纲挈领的文件,具有长远的意义。

  在医改的争论中,廖新波认为自己既不是市场派,也不是政府派。为此,批评他观点保守与激进者同时存在。在其看来,医改本不是该划分派别的事情,市场和政府两种作用都要发挥,不应该是纠缠在一起的,而是要各司其职。“现在的社会办医搞得不伦不类,不公不私”,廖新波坦陈,“现在政府还没有对社会办医的边界和范围制定一项权威性的解释。”

  对于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中的混合所有制模式,廖新波向来不认同,但即使是他主管范围内的医疗机构采取这种做法,他也无能为力。“对于中山六院和德福资本的合作,我支持他们去探索,能成则成,不成也罢,也是一种经验。现在这个状态下,你只能继续去‘摸着石头过河’,”廖新波此时反问记者,“中国医改这么多年了,我们总在‘摸着石头过河’,总有点过不去吧?”

  对于医师多点执业,廖新波也抱有重大期许,他希望将来能让医生完全实现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但令其遗憾的是,相关部门实际上做的和所提出的目标往往背道而驰。廖新波直言,他对这两项文件能否出台不抱乐观态度。

  据介绍,对于这两项政策,广东省也出过一些推动文件,但相对都是指导性的,缺乏实际操作性,没有强制力。廖新波认为,本想通过这两个文件的出台,实现医改的“政府引导,市场推动”,这将是非常有战略指导意义的。

  “公立医院现在不公不私,政府也不愿意投入,放任公立医院无限制地发展、扩张,最后苦了百姓。”廖新波坦言,无论是否承认,我们的公立医院都已经在市场化道路上走了很远。

  广东向来是改革热土,但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域,尤其是在推动社会办医、医师多点执业等方面却没能拿出符合其身份的作为。2013年9月,深圳市上报给省卫生厅的关于深圳医师多点执业改革方案在廖新波签署“同意试点”后依旧被撤回。与此类似的是,廖新波向来反对的药房托管却在广东地区大面积推开,无论如何反对,药房托管大步前行的趋势都无法被击退。

  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这种试图自下而上寻求改革突破的基层试点力量正在逐步减弱,“激进”的改革方案被不断压制。在廖新波看来,改革无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它都有一定的道理和理由及特定的历史环境,但对社会管理范畴内的医疗改革而言,中国最缺乏的就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推动。“现在的医改没有方向,如同无头苍蝇般乱撞。”

  处在副厅长位置上的廖新波往往被人批评“只说不做”,常有人指责他说那么多为什么不能在自己的位置上拿出些实际行动来。可在廖新波看来,这正是他所处位置的尴尬之处,副厅长的权力真的很有限,自己也有去尝试过很多想法,但很难实现。医疗纠纷、药品定价机制、卫生投入机制……很多事情会受到部门间的阻碍以及自己所处位置的阻碍。“我能做的就是尽力去呼吁,引发行业和公众的讨论。”

  为官的规则

  “廖厅,很少有人像你这样做官”,廖新波听过不同的人跟他说过这句同样的话,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包含多重语义。对于自己在官场的行事风格,廖新波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自己所处的体制的规则,并且他自信能处理好这些规则。

  “很少有人在这个位置上这样说话,更多的人是噤若寒蝉,对制度、政策上的缺点与秘密不敢直言,甚至掩饰、粉饰,我接受不了这样的做人、做事风格,十一年来坚持自我。”狮子座的廖新波从不回避自己直爽的个性。在他看来,这样的做法体现的是自己对真理的坚持、对知识的忠诚和对人民的负责。“这话看似很高大、虚无,但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表达权,是不是?”廖新波一直坚信,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做到大无畏,才可以在这个岗位上干得很开心,即使个别时候遭到领导的一些批评。

  2008年,廖新波在博客发表了《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其中引用了“门诊误诊率达五成、住院病人误诊率达到三成”的数据,想借此引起人们对误诊的重视和正视,但不料引发轩然大波,个别媒体将个别的统计数据曲解成了普遍的误诊率。随后,廖新波以省卫生干部保健局局长的身份陪同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外事接待,汪洋突然对其说起卫生厅有位副厅长说误诊率50%的事情。“我脸唰地一下红下来,报告书记,此人正是我,给你添麻烦了。”廖新波事后回忆,汪洋书记并没有批评,同时表示支持学术讨论。

  “不同的人给你的一种不同的批评和鼓励,关键是你怎么去思考。”廖新波对事往往都愿意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比如,与高级别的领导见面时,“最近粉丝量大增嘛!”这样的话既可听出鼓励,也能听出讽刺。再比如,“廖新波,你喜欢写,省里把你调到写东西的部门去”。面对这些言辞,廖新波总是选择看向积极的一面,不希望自己成为《小公务员之死》中主角切尔维亚科夫一样的角色。

  干部家庭出身的廖新波并非不了解官场规则,他在极力平衡自己在官场和民间的两种角色。在“表叔”频现、官员倒台不断的时代,他希望自己在网络上展现的这种形象能形成一种社会正能量,化解公众对官员的误解。

  廖新波向来对媒体几乎不设防,多数媒体也都尽量“保护”廖新波,主动替他把握公众场合话语的尺度,这使得他得以少遭媒体“标题党”的陷害。医改贡献奖、最有社会责任的官员、健康传播风尚人物……廖新波对这些媒体授予自己的奖项熟记于心,并把这看作比组织给予的更为重要的奖励。

  “我无条件接受组织的安排”,廖新波坦然接受自己的告别。他并非没有想更上一步的想法,也正如众多医卫界人士所期许的,希望他能到更高的平台做更多的事情。2008年汶川地震,廖新波带领广东省医疗队在一线奋斗20余天,后来受到各级表彰,但没有人提过要给他升职之事。

  “无论如何,是广东开放的政治环境包容了我,成就了我”,廖新波感慨,自己职位的变动不能归因于自己说话的尺度。接下来,他希望自己给自己一个总结的时间,做好自己分管工作的同时,能更多地参与一些与医疗、养老事务相关的话题的讨论,也多接触慈善事业。若有可能,他想再走一遍广东省的县级医院,检验一下医改的成果与教训。

  “若是两年后退休了,能到省医院协会等组织发挥余热也是不错的选择”,廖新波说。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一副写着唐代香严闲禅师与李忱合作的《瀑布联句》的书法作品,被廖新波放到了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廖新波最后告诉记者:“正如我岗位的变化,我自己只是一滴水。若有能力化作大雨,则身体力行去唤醒大众;若我失败了,那就给后人一些启示。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依旧选择如此!”

  走出“庙堂”,拥抱“江湖”

  注释:题图是《新快报》16周年,感谢有影响力的人物一起走过。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606阅读

霸道级健康险:从个人医疗总费用,到家庭疾病总负担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0-23 17:25:31 文章来源:原创

831阅读

手术后并发症未及时处理导致患者死亡案例3

作者:杨全玉 时间:2024-10-23 16:40:00 文章来源:原创

780阅读

医保待遇、骗保向专业药房倾斜,药店做得怎么样?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0-23 16:38:58 文章来源:原创

887阅读

最新医美广告合规指引出台,60+款超声“炮”S涉嫌疾病治疗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4-10-23 10:31:36 文章来源:原创

788阅读

你知道DRG/DIP付费下哪些可以除外?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4-10-23 10:17:55 文章来源:转载

1145阅读

医疗健康服务也进入存量时代?

作者:刘牧樵 时间:2024-10-22 17:30:43 文章来源:原创

廖新波
简介
   水,随性可塑,总以一种新的姿态向前推动。我是水,可雨可雾,可冰可雪;化作春雨润万物,化作河流载舟行。我是这样走来,这样走下去: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廖新波,男,1956年8月生,广东台山人,汉族。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医学本科、管理学硕士。曾任广东省卫生和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