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在遇到危机事件时候,不能冷静对待,找到一个合理有效的矛盾解决方案,致使问题扩大化,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面对新形势和复杂的局面,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敢于正视各种矛盾,寻求解决的方法,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挑战,寻找机遇。要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经营管理上有所创新,找准企业的定位,制定发展规划,以医疗市场服务为导向,创造新的优势,逐步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因此,企业应设立高效的组织机构,明确其职责和任务,完善危机管理有关制度和危机处理程序,深入了解引发企业危机的潜在因素,并随时监察可能出现的危机,研究、制定防范措施;一旦危机发生,能迅速、及时、高效地采取应对措施,协调处理危机引发的各种问题。企业的危机管理组织结构框架主要由信息系统、决策系统、运作系统组成。
2、制定企业危机管理计划
企业管理者要结合法律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危机处理计划,并采取举措保证员工认真执行。计划的内容包括企业危机管理的目标、影响企业的各类潜在的危机情形、危机应急预案和程序、告知程序、服务质量管理流程、消费者安全保障、产品使用缺陷管理及防护等。
面对产品质量争议时要谨慎处之,同时要吸取经验教训,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危机处理计划,如果初期反应滞后,将会造成危机的蔓延和扩大。当然不能照本宣科,由于危机的产生具有突变性和紧迫性,任何防范措施也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因此应针对具体问题,随时修正和充实危机管理计划。
3、建立企业危机预警机制
企业管理者要在危机管理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建立企业危机预警系统,既利用现代的信息自动化管理技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变数进行分析,在可能发生危机的警源上设置警情指标,及时捕捉警讯,随时对企业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对危害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问题进行事先预测和分析,并根据企业管理的特点,做好企业的危机管理工作,必须有一个完整、可行的危机管理预案,这样,在危机来临时,企业能从容应对。
4、应对危机事件的原则
危机事件发生后,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向社会蔓延,企业危机顷刻之间爆发,企业的形象、品牌、效益等马上面临严峻的考验。
在应对危机事件的工作中要把握几个原则:第一是快速反应。一旦危机爆发,要做到“三个第一”,即第一时间、第一责任人、第一线。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第一责任人到位,第一线作战。第二是及时化险为夷。当危机发生后,要及时调动一切资源和要素,采取得力措施,解决或转化矛盾,使企业早日摆脱危机。第三是引导舆论。把握舆论的主动权十分重要,以积极的态度和方式,把舆论引导到有利于企业声誉的方向。
5、进行危机模拟训练
根据可能发生的危机,模拟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是实施危机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模拟训练可强化全院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提高员工应对危机的能力。
训练时,应充分考虑到危机产生各方面情况,即从可能出现的最坏、最糟的状况出发,以研究出一整套最佳的解决方案。此外,还应该注意收集国内外企业处理危机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吸取他人的经验,检查和发掘自身潜在的危机因素。
6、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
企业的沟通工作首先是企业沟通。相关人员要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企业冲突。
其次是与媒体的沟通。在维护行业健康发展和对突发新闻追踪的博弈上,新闻记者往往都会选择后者,因此企业危机事件的管理也始终避不开新闻媒介这个结。企业在应对危机时,要保证自身的信息渠道畅通,全体员工要迅速对危机达成共识,通过新闻发言人对外发布信息。
7、积累危机公关资源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协调好与公众的关系。
所谓的公众包括政府、社区、卫生、公安、物价、环保、媒体等组织团体。有了良好的媒体关系,有些危机事件可以在曝光之前得到消息,为企业赢得公关时间,也可以在危机事件被曝光之后,用他们的智慧和手段,来帮助企业化“危”为“机”,度过难关。通过媒体,让社会了解事件的真相和企业的态度,树立企业在危机中的良好形象。
8、树立全员危机意识
2004年7月11日,国内媒体公布了一条消息:美国杜邦公司由于在生产“特富龙”过程中使用了一种叫“全氟辛酸铵”(PFOA,又称C8)的催化剂可能存在对环境的污染,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特富龙”危机事件。“特富龙”事件发生后,苏泊尔占有主导地位的国内不粘锅市场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销量下降到不足原来的10%;而就在此时,有消费者对苏泊尔生产的不粘锅提起诉讼,引发了“北京消费者起诉杜邦锅”事件;在事件余波未息的时候,11月2日国内又有媒体报道:“不粘锅不能用于酸性食物”,再次掀起了对不粘锅的质疑浪潮……
一时间苏泊尔企业乃至整个不粘锅行业都笼罩在这一系列“连环危机”的强大压力之下。 面对严峻的考验,迅速成立的危机应对项目小组在分析了事实和传播规律之后,决定采取以“开放媒体通道”和“行业共度难关”为核心思路的两大策略来解决这一困难局面。
首先,苏泊尔与媒体并通过媒体与消费者进行坦诚的、基于事实的积极沟通,并通过媒体展示自身的严格、标准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以客观、冷静的态度稳定公众及用户的情绪;另一方面,苏泊尔与相关行业机构及政府部门积极沟通,使得整个行业和市场都了解到这一危机不仅仅是苏泊尔一个企业面临的危机,更是整个不粘锅行业必须共同面对的空前困难,需要各方力量团结解决,并与政府相关技术标准及质量鉴定部门沟通并积极配合调查,尽早得出和公示权威结论合事实真相,从而真正化解危机、重振行业。策略的执行过程中,项目小组表现出了良好的执行力和对局势的判断力,以及良好的灵活反应能力。
经过沟通和努力,10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的检测结禒表明国内不粘锅产品均未检出PFOA残留物,这一结果经过广泛公示与传播,为不粘锅初步“平反昭雪”;然而就在市场逐步回复正常的关键时刻,“不粘锅不能用于酸性食物”报道再次引发了公众认识的混乱及疑虑。
针对此报道,苏泊尔积极沟通和咨询相关专业人士,11月18日,在苏泊尔的推动下,“中国五金制品行业协会”在京召开“不粘锅行业质量诚信”发布会,对外宣布了“特富龙”无毒的检测结果,倡导消费者放心使用含有“特富龙”涂层的不粘锅产品。
苏泊尔在会议上代表行业发表《质量宣言书》,向广大消费者郑重承诺三项措施,全心维护消费者权益,营造行业服务新风。随后“北京消费者起诉杜邦锅”的诉讼亦由苏泊尔胜诉。至此,“特富龙”事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苏泊尔也圆满化解了重重危机,带领不粘锅行业走出困境。
由此,增强危机意识不是某个领导或是某些员工的事,而是全体成员的责任。全员危机意识的树立和强化,将有效提高企业抵御危机的能力,就有可能化解潜在的危机,或者及早发现危机,延缓危机的蔓延。在危机事件中,企业全体员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应普及危机管理知识,要使每一个员工从思想上做好应对各种危机的准备。
9、企业要练好内功
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后勤保障一切公关工作都要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强化服务理念。全面的发挥企业服务职能。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来培养企业忠实的顾客,建立企业服务信誉的感召力,随时将危机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要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让员工明白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样做。不断地进行服务技能的培训、尽可能的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使全体员工目标明确,同心协力,自觉地去开发经营服务市场,最终赢得服务市场。
任何企业都要经历成长、成熟、衰败的生命周期,从这层意义上说,危机和困难是谁也躲不开的“成长烦恼”。但危机对于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含义,正如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处理失当,一只蟑螂毁掉一个企业广州有家百年老店,因为一次偶发事件而陷入困境。
事件的始作俑者竟然是一只小小的蟑螂。有一次,客人在用餐时,赫然发现汤中有一只蟑螂。酒楼碰见这种情况的一般补救措施是撤下这碗汤,再换个别的东西,或者是把这桌酒席打个折扣。但这几位顾客不同意这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他们要求赔偿交通费、精神损失费等。在争执中,值班经理口不择言,不慎说出了:蟑螂是中药,那么蟑螂汤也就没什么危害,同时,汤是高温煲出来的,也不会有细菌。勃然大怒的顾客迅速端起这碗蟑螂汤找到了当地最有影响力的一家媒体,要求予以曝光。由于企业的领导一直没有高度重视,致使这个“蟑螂汤事件”一发而不可收拾。在这个过程中,顾客和媒体为这家企业提供了两次台阶,但遗憾的是他们选择了放弃,最终使这只“蟑螂”越长越大,仅在报纸头版就“趴”了一个星期,最终这家企业声名狼藉。
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话题,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在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里,强化危机管理意识,加强危机文化建设,使这种文化与时俱进,企业危机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10、加强企业内部危机管理
企业做品牌很难,但不经意的一场危机把多年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成就化为灰烬不难,在全球市场经济的竞技场上,企业除了明确战略找准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练好自身内功外,一定要有跨越“危机门”的准备,不管遭遇什么,一定要竭尽全力,整合资源,调动人脉,要时刻让品牌所代表的核心价值牢牢的积累与沉淀在消费者心中,不能有任何犹豫与闪失。
企业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体验服务,必须从构建和谐消费关系入手,以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来培养企业忠实的顾客,建立企业服务信誉的感召力,随时将危机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要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让员工明白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样做。不断地进行服务技能的培训、危机感教育、价值观念的教育,尽可能的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使全体员工目标明确,同心协力,自觉地去开发多元服务市场,最终赢得市场一席之地。
因此,努力提高员工薪资及福利待遇水平,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计划的加强员工后期教育,员工对后期教育的需要往往是员工自发展遭遇瓶颈的时候,这就要求日化企业有关部门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完)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