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经营

诊所十大问题如何解决?

19年03月04日 阅读:18570 来源: 元辰转载

  【编者按】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鼓励社会办医方面指出: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破除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在传递出一种信号——未来诊所数量将会大爆发。但同时许多诊所在经营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紧跟社会办医潮流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鼓励社会办医方面指出: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破除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


  前不久,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卫健委揭牌仪式并发表讲话,提出将继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加快发展社会办医和健康产业,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壁垒,推动改革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为了让各级医疗机构都能有明确的定位,国家在医疗机构规划设置上也有大调整,对于三级医院,主要是逐步限制综合医院扩充,扶持专业医院;在基层则是提倡多开办全科诊所,学习欧美模式,承担家庭医生诊疗服务,并给予优惠政策扶持。


  一系列导向都已经表明,在社会办医潮流的引领下,诊所数量激增是历史必然。


  据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新增诊所1.3万家,新增医院2000家,包含私人诊所在内,连同赤脚医生都算上,中国也只有不到300万的医生,能走出公立体系的不到1%。今年诊所扩张速度会更快,医生将会更缺。实际上,医生资源短缺是诊所运营的一大瓶颈。


  两年之内,很多诊所都将因为缺少医生而倒闭。按照目前很多诊所的商业逻辑,其很难找到盈利点。


  二、十大问题


  无数个体诊所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大部分的医生诊所在开业之后,总会多多少少的遇到一些问题,一个诊所的运营,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经过我实地调查上百家诊所,总结出一些前辈的经验,希望能够对开诊所的医生有一定的帮助。


  目前基层诊所面临的十大困惑


  1.国家严格控制输液和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处罚力度大,主要收入来源被切断;


  2.地方政策限制,诊所很难纳入医保;


  3.医药行业监管严格,限制条件多,靠服务收费赚大钱越来越难;


  4.诊所数量太多,竞争压力过大,民众信任度底,顾客流动频繁;


  5.人们保健意识增强,很多慢性病患者被养生保健机构分流;


  6.抗风险能力小,容易造成医疗事故;


  7.没有经营特色,大多都是针对低技术层面的疾病治疗,容易被模仿,难以形成特色,无法吸引更多的患者,顾客群不稳定;


  8.没有宣传手段,缺少推广模式,很难打开经营局面。缺乏摆脱经营困境的思路;


  9.诊所经营模式单一,经营手法落伍,利润增长点太少,必须寻求更多新的盈利点才行;


  10.好产品价格空间越来越小,单靠卖药赚钱不容易;


  诊所既然是一个经营实体,就应该定位成一家小型企业。一旦诊所开张营业,我们就踏上了任何一家医疗机构在成长建设过程中必然要攀登的共同阶梯,所以不要认为日复一日、鞠躬尽瘁的干好本职工作诊所就会站稳脚跟,一层不变终究会被淘汰。


  所以在诊所做大的过程中,诊所管理者在诊所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要随之改变,即从个体劳动者,转变成管理领导者,做到技术与管理与时俱进,从临床医疗服务第一线,转变到诊所或医院的经营管理二线上来,也就是从挣钱的人变成花钱的人。


  三、如何破局


  1:学习适宜技术,走中医特色医疗路线


  随着《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不断的完整,未来在职医务人员可以申请开办诊所了。这样对原本竞争激烈的诊所市场无疑是“重磅一锤”,所以只有不断学习适宜技术,走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持续发展。


  医生一生的追求就是不断精湛医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部门提出加快民间中医药的发展,总结民间技法,研发推广利用,并将其纳入国家适宜技术范畴。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文件精神,可以加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逐步建立起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形成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积极转型,学会高精尖现代中医疗法,专业绿色疗法推广服务,立竿见影解决病患痛苦;学会辨证论治,夯实基本功。


  2:做好专科特色


  做好特色建设,特色化的诊所,应该是诊疗功能差异化、具有优势特色的技术品牌、具有个性化服务的诊所。它应该具备离患者距离近、花费低、有绝招、投入少、门槛低、简经营和时间宽等特点。


  这就需要基层医生创建重点专科、特色专科、疑难专科、新型专科,在不同区域内形成不同的医疗服务竞争强势,形成拉开与其他诊所竞争距离的根本力量和不断满足病人对医疗保健需求的力量。


  做好专科建设,主要针对慢性病康复保健工作,建立疼痛科,妇科,三高科康复保健工作开展。


  3:转变经营思路,走医养结合养生路线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养事业,符合国情,政府积极支持。可见基层升级经营思路,将治疗、调理、保健三大板块紧密结合,走医养结合的经营模式势在必行。医养结合养生路线可以真正地实现综合治疗,提高疗效,增加收益。


  做好健康管理工作,建立健康档案,做好康复保健计划,有些诊所可以走医养结合的经营模式。


  来源:叮咚咚


本文由(元辰)转载自:网址https://www.iyiou.com/p/93883.html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013阅读

门诊留客“隐形战场”!4招把候诊区变口碑转化场

作者:元辰 时间:2025-11-21 14:20:26 文章来源:首发

1213阅读

把“医保结余”变“员工奖金”——DRG时代病组盈亏的透明账本术

作者:小灵 时间:2025-11-21 08:46:53 文章来源:首发

1667阅读

DRG/DIP下,科室病种结构怎么调才赚钱?

作者:元辰 时间:2025-11-19 14:15:20 文章来源:首发

1697阅读

医院运营的“三精法则”——精准、精细、精益

作者:小灵 时间:2025-11-19 11:58:06 文章来源:首发

2707阅读

别怪医保DRG了,你的床位可能在“睡大觉”——床位效能提起来

作者:元辰 时间:2025-11-18 17:10:03 文章来源:首发

3062阅读

运营的“显微镜”与“望远镜”——从日常细节到战略规划的双重视角

作者:小灵 时间:2025-11-18 10:37:35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毕业于大连某医科大学,医学硕士。现任某民营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某大学兼职副教授。曾担任某大型医院总监,对医院管理与运营方面颇有研究,经验丰富。
宣传口号
成功是属于最先行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