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作者:看病通
来源:“看病宝典”微信公众号(ID:kanbingtong)
2019年,民营医疗圈可谓风声鹤唳。投降退出的越来越多,要么倒闭或注销,要么转让或停业;选择留下的也有不少只是在咬牙坚持,要么进退两难或裁员缩编,要么预期惨淡或惶恐不安。这些,无不应证了掌柜年前的预测(详见《2019年:民营医疗市场捡漏元年》、《展望2019年民营医疗:淘汰、回归和创新》、《2019年 | 民营医疗老板:认知大败局》等“2019年”主题系列文章)。
当下,民营医疗没得做或走下坡路了吗?掌柜认为,恰恰相反,医疗健康行业依然是大牛势。只是时代不同了,环境也大变了,玩法自然也要变,传统民营医疗“短平快”、“不守底线”那一套,势必要退出历史舞台,也早该淘汰了。
掌柜认为,2019年乃至今后的民营医疗,要想获得成功,尤其是获得持续性成功,离不开三要素:团队、物业和牌照。最重要的是,成功要素优先序是:团队第一、物业第二、牌照第三。
一、团队第一
团队,包括医生团队和运营团队。传统民营医疗,往往过分强调运营而忽视了医疗。当下民营医疗,又往往过度强调医疗而忽视了运营。这无疑都是片面的。当前做医疗,医生团队和运营团队都不可或缺,无非是选择合伙还是合作模式不同罢了。
对于医疗集团而言,不要再死守资本和老板绝对话语权了,要主动且尽早地做股权激励机制改革,至少在医疗机构实体中,医生和运营核心团队要有实质性股权(不是期权)。这年头,“有恒产者才有恒心”是主流也是趋势。你看餐饮行业,如今饭店大厨和经理都有股权;再看美发行业,美发总监和店长也早就都有股权。你说,入行门槛更高、技术含量更纯、运营难度更大的医疗服务行业,核心医生和运营团队没股权能行吗?
倘若资本或老板不肯放股权或股权放得很没诚意,真正有能力的医生和运营团队必然会选择用脚投票,要么投奔更有诚意的医疗集团,要么干脆联合起来自己干。宁做有恒产和决策权的鸡头,不做拿高薪和高提成的凤尾,将成为民营医疗高层次人才的主流价值观。
想象一下,倘若医疗机构没有靠谱的医生团队,老板砸再多广告、玩再多套路也白搭,群众的眼睛已经越来越雪亮了。有了医生团队,没靠谱的运营团队,患者引不来、未来没前途,医生有劲没处使、早晚也得跑。这就是当前民营医疗的最大行情和未来大势,请千万别跟趋势作对。更重要的是,只有靠谱的医生团队和运营团队,才能确保医疗机构合法合规合理地赚钱。否则,“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大概率又要悲剧重演。
对于医生创业而言,找职业经理人合伙是首选模式,如果实在找不到靠谱的运营团队合伙,可选择“MOO”合作模式(详见《MOO模式:医生创业的运营破局之道》)。
二、物业第二
“物业”成第二位成功要素,很多人还是有不同意见。这一点都不奇怪。事实上,这要放以前,掌柜也不认同。现在,做民营医疗,物业是仅次于团队的一个关键成功要素(详见《我为什么反对你买物业不好的医疗机构?》、《选址已成为民营医疗机构成败关键要素》)。
掌柜观点的核心逻辑有三:好物业是稀缺的,且越来越稀缺,适合做医疗的好物业尤其可遇不可求;物业成本是高的,且只会越来越高,成本还不是一次性,更要精打细算,高性价比物业在医疗服务整体回归新常态时代尤为关键;物业也不只是房子,还包含了配套和便利,要理解这点,请参考“学区房”。
你说技术很重要,技术是跟人走的,这已在“团队第一”中得到体现;你说牌照很重要,除了特异性牌照外,牌照总体价值是在下降的,“从宽准入、从严监管”是主流;你说模式很重要,模式是可变的,也是可学习和复制的。正所谓,物业选错一次,要悔恨一辈子;牌照投错一次,尚有翻牌机会。
三、牌照第三
牌照依然重要,是因为医疗仍是一个高度管制的特殊服务行业,不可能跟餐饮和美发等服务业那样满街都是。医疗机构设置准入越来越宽,不代表可以随意设置,不仅仍有规划这一有形之手限制,而且更有竞争这一无形之手钳制。在特定区域,业务重合的医疗机构,往往是有你没我,即便是在Medical Mall中也是如此。
牌照还不只是一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准生证,还涉及很多资质和证照。最突出的就是代表最大支付方的医保准入。做基础医疗,没有基本医保资质,大概率要玩完。不仅如此,牌照还涉及很多排他性和技术性资质,如残联、民政、慈善、扶贫等基金定点,如三四级手术备案或审批准入,如新兴技术的临床试点,如政府性购买服务定点,等等。
回顾民营医疗野蛮成长的早中期,其成功三要素及优先序截然不同:天时>金钱>胆量(详见《非公立医院生存法宝进化简史(1997-2017)》)。天时,适逢改革开放波澜壮阔大时代,顺应了医疗服务行业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的潮流大势;金钱,只要有钱且舍得花钱,就能搞定牌照、团队和物业;胆量,只要“敢搏敢闯”、敢“打广告”,甚至敢“无底线”,往往就能成就众多草莽英雄,赚取第一桶金(也可能是“黑金”)。
不久前,有知名医生集团创始人问掌柜,究竟是人重要还是模式重要?掌柜的回答是:在创业起步阶段,只要方向没跑偏,当然是人重要。有人,才能确保生存,活着才能谈模式。在快速扩张阶段,模式重要性就凸显了。模式是方法论和发展论问题,人则是实践论和生存论问题。
作者:元辰 时间:2025-11-21 14:20:2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11-21 08:46:5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11-19 14:15:2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11-19 11:58:0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11-18 17:10:0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11-18 10:37:35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