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口腔行业可谓处在火热的发展期,每年口腔门诊增量速度大大超过GDP,牙科人才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缺医生,缺咨询师,缺管理人才。
也由此这些专业人才的身价随之水涨船高,很多有口碑、技术过硬的专家级医生一般自带客户,具有"明星效应",能够为机构带来更多的客流量,成为很多机构争相抢夺的对象。
超高的待遇、市场的稀缺性往往会让一些医生眼高于顶、心生浮躁,不服从机构的管理,比如不写病例,不写工作总结,没有目标意识,这样的牙医只能称得上是一个牙匠,很难进步。
现在整个牙科行业都透露出一股浮躁之风,在一、二线城市,直径1千米的范围内,牙科机构的数量可能高达数十家,但真正赚钱、获取高收益的并没有多少,有些甚至正在关闭的边缘。
这就需要我们口腔从业者消除浮躁之心,把自己沉淀下来,在专业上努力从“会”到“精”。会,只能让你糊口;精,才能让你更有价值,成为稀缺性人才。
因此,当我们口腔从业者遇到成长瓶颈的时候,可以尝试做以下思考。
(1) 自我诊断:态度?能力?
自我诊断是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过程,会促使人们进行自我验证,从而为自我发展提供动力。我们说,识人用人一看态度,二看能力。
那么你对自己的态度和能力有没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诊断呢?
如果你是治疗医生,你的技术水平是在“会”的阶段,还是在追求精益求精的这个层面上?能够认清自己,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提升,知道自己有什么需求,看什么书,参加什么培训班,做什么计划,实现什么目标等等。
态度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一种驱动力,不同的态度将产生不同的驱动作用。
(2) 放下“清高”,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我们是医疗服务行业,拆分开就是“医疗+服务”,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医生不仅是解决客户牙齿问题的治疗者,还是满足客户其他需求,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的服务者。
因此,放下清高,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做好服务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比如术中操作的时候,为客户递上漱口水,擦拭血渍,搀扶客户上下椅位等等,越细节的服务越能打动客户,这些举动不仅不会让我们低人一等,反而会赢得客户的尊重和敬佩。
当你非常用心地去做服务,去为客户着想,客户的黏性和忠诚度也会越高,反过来,你的价值也就越能得以体现。
(3) 静下心来,努力让自己更值钱!
想要快速成长就需要静下心、沉下身,全力以赴,努力做到最好。尤其对于年轻的医护人员,最好的时光也就三到五年,
心不静,事不成。如果身在这个岗位,心思却跑到别的地方,或者想着其他事情,不能专心致志,整个人就会很焦虑,也不可能有什么收获。
即便是院长,即便是权威专家,也为问题的复杂皱过眉头,只是他们已经学会了不去抱怨,而是把抱怨的时间用来解决该解决的问题。
因此,对自己负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工作,时刻保持学习的意识,养成学习习惯。不但要挣钱,更要让自己值钱,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一些“作品”。
合格是必须的,优秀才是我们更应该追求的。
来源:中齿资讯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22 11:16:0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22 09:50:4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9 11:24:1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7 11:45:17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6 10:23:2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15 1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