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重新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将现有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不再单设药事服务费。一般诊疗费的收费标准可在原来分项收费标准总和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并在不增加群众现有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比例。具体收费标准(全国平均数为10元左右)和医保支付政策由各省(区、市)价格主管、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等有关部门综合考虑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服务能力利用率、医务人员劳务成本、医保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
很多省已经开始执行了。最近有网友说:“我们那里注射费0.6元,挂号费0.6元输液费3.2元,门急诊观察3.2元”合起来很不足十元。如果这位网友说的没错的话,医生的劳动价值在哪里体现呢?要知道,挂号费并不是医生的劳动价值,应该是医疗机构门诊的行政费用,含笔墨纸张费用等。如果是这样,如果政府没有其他补偿措施的话,是不是新政又在迫使医生们通过多检查,多开药,多观察,多住院来维持医院的运作吗?了?医生不是成了商人么?医生就是医疗设备使用的促销者,药品的销售者,住院服务的营销者。这样医改视乎令我感到诧异!医改何以提高医生的积极性和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我的疑问提出之后,引起网友积极的评论。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做综合整理,凌乱之处大家谅解。
对于医生诊查费的界定不知道以什么标准为参照制定的,这样的价格体系医生是否能活下去,不知道砖家们算过没有他们也是吃米饭才能活的!
医改国家的投入不能兑现,医院只能另辟蹊径以便为自己找活路,那患者最终还得买单,这样的医改结果除了折腾国家的钱以外,又有何意义呢?
医改了,医生的劳动没了价值,不让你从药品里面有利润,实际的财政支付也只是闪烁其词难以兑现,医改之路,你要走向何方?
药品零差价了,对于医生的劳动价值如果不能通过合理的机制得到兑现,医生只能想其它办法来生存下去,比如多开检查费,增加收费次数,结果可想而知,还是得从患者身上出,不然,做医生只能饿死或别寻它路了。医生一职也将不复存在。
医生的劳动价值不被尊重,价值得不到体现,只改药,涉及不到问题的核心,只是一些外行在弄些花活而已,这样的改革何谈医生的积极性,医生没了热情,医疗的方向何去何从?
医生收入比公务员低,待遇差,真是我chao特色,全世界都走遍哪怕乌干达医生都是受人尊敬收入是当地不错的人群。
现在医生脑力劳动的收费标准是按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准在收,如几块钱的挂号费。而药品检查是按市场经济的进货价加成来收。两个系统脱节。提高知识收费同时降低有形物质收费才是出路。不能光讲药品降价而不去提高医护人员的劳务费。
医生护士的劳动价值低廉,只能靠药和检查费来弥补收入,可悲啊。药商在旁边偷着乐。
现有医疗体制下,很多医院要养活自己,主要靠卖药和做各项器械检查。
医改的话题已经不是一两天了,怎么越改越乱呢?医院总是要赚钱的,而患者想要治病就要花钱。过去去医院看病,只是常规检查就可以了,现在哪怕是一个感冒都要做全面的检查。也就是说,还没看病,你就得花上几百块钱了。
纳入国家的医疗保障系统,如果怕出现骗保或者医疗陷阱,大可控制医保的每次刷卡诊金范围,比如一个病人在诊所对多能报销40元,然后从每年医保卡的药钱里面扣除,这样可以大量的分流医院压力和减少社区医院投入,又方便群众自由就诊,海外其他国家,私人门诊是基层百姓最重要的医疗服务,承担首诊和分流
医院与学校都是事业单位,医院是自负盈亏,学校是财政拨款。我们是医生,我们也是人,我们也要养家糊口。现在医改,实施基本医药目录,目录外的药品不能开,但是政府又不投入。那我们只能大开辅助检查,增加收入,一句话就是羊毛出自羊身上。最后,医改如果政府不投入或少投入,就是死路一条,看病越改贵。
这次医改提出的诊查费用是指的医生的劳动,诊查费用,而不是仪器设备诊查费用,而这个是政府二十年来一直不敢面对的,到最后所有的医生都成了罪人!所有的患者成了最后的买单者。否则医生早就没有人干了。一个二甲医院的专家号3,一个理发呢?这个价格已经将近20年了!
其实有些检查是不需要的。有些人患感冒,医生根本没有听肺音,却大笔一挥开DR检查单。背后的愿因就是今次医改提出的提高诊疗费收入。
只要政府不愿意为群众的医疗费用买单,医疗费用只会节节上升。现在的医改,未能使药费降下来,却使检查治疗费升上去。
不知道这样的定价是否有理论依据或者现实性?这个价格体系再次显示:医生每看一个病人的劳动价值等于为一个人擦一只皮鞋,或者买半只鸡蛋。
具体我就没有深入了解,苦的还是我们老百姓。
但是你不知呀,本来一个小手术也就几元钱的,但你要说你有医保的话,会收你十倍的钱,我就试过啦。真他妈服了!
新加坡的挂号费是1000元,内窥镜是3000元。新加坡政府负担80%。病种有一定的定额,超出医院负担。病人看病是预先知道费用的。
整个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日子都难过!医改政策看来没有考虑他们的切身利益,以后日子更难过。政策制定没有基层卫生人员参与,切身利益被压缩至最低,更有行政腐败的再次盘剥,大家几无生存空间。所以政策在基层不受拥护,支持。
医改本应该先对医疗体制改革,提高医院效率、提高医生资格门槛、提高医生待遇,如不改变以药养医、以用材养医、以检查养医的局面,医改注定要失败的!您也是肩负百姓重托的,对国家层面的建言很重要哦!
如果还是按照看病诊疗检验开药的收费模式体现医务人员的价值,2000元的张悟本的号也有人要,200元的三甲专家号供不应求,村医几毛钱的收费,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为什么医患矛盾多集中在大医院?那是因为医院收了高额的费用,治疗效果跟村医没太大区别
医生不过从所谓的垄断商变成街边小贩,让医生在在政策的夹缝中情何以堪。。。不要每次政策老是拿医生开刀,医生也是不成熟医疗体制的受害者
本应该是商业广告式的提法,比如平价门诊、十元门诊,薄利多销等等,却政府来大张旗鼓的进行,政府比商家还要精明,却要求医务人员不食人间烟火,用道德力压诉求
是啊,医院应该用医生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来考核医生的工资,像这样按项目收费,不仅不能减轻患者负担,也使得医生为了追求利益而丧失道德
要么全面市场化,要么彻底退回去。在利益大蛋糕面前期望搞混合,搞成功,那是相当的难呃。
又是面子工程。医疗经济,犹如江河,有源有汇。迫于压力,只堵不疏,违反经济规律,认为拍脑门儿,仍然泛滥难治。
按照卫生院标准的话.一个医生一天看一百个病人收入是80元.不过这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日本是医药分家的,凭医生处方,既可以在医院药房取药,也可到任何一间药店买药。只有打破垄断,市场才会发挥调节价格的作用,价格才会真正反应供求状况。另方面,允许提高医生的诊疗费,但同时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由充分竞争的市场决定其价格
首先得把虚高的药费降低,然后才把如诊疗费等升上来。医生得从中间环节把钱转到手,事实上病人付费并不低。
医疗价值的低价和医疗纠纷中的巨额赔偿迫使很多情况下,医务人员为了规避风险而过度检查过度治疗。
来吧,每个病人都注射,输液,观察一下~(
波哥,我是南京的社区医生,我们单位领导说了,这次绩效改革,要拿50%出来浮动,大家还是要多开药,多开检查
现在大众似乎已经习惯了药费检查费高的现状,而对于基础治疗费用要求苛刻,觉得你不就打个针吗?还要收几块钱那么贵?!没错,只是打个针,但你知道我们敢给你打这个针,做了多少年的前期投入吗?国家父母花那么多金钱精力培养我们,我们又多少年寒窗苦读!现在如此的价值体现!这让我们情何以堪啊?
基药实施一方面不能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于是医生不想看病推病人;另一方面正如你所言,继续开单提成干方百计提高诊疗费
只要医院要创收,这些就不可以避免
所以对于不想掏钱的政府来说,医疗还是市场化吧,至少市场化还能带来一些好处。
我觉得诊金低、药费高是无道理的。就只有中国才会甘。读成七八年书,想认真看个症,与病人研究久一点的话,那一天就才能赚不到一百元,还影响科室评优秀…所以现在是唇者无良心。
没有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更加没有体现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维护健康是需要投入、需要成本的。一味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用医德高压来压制医务人员,会适得其反,是不尊重医学科学,不符合卫生经济学的表现
各个部委斗争过程中卫生部是弱势,各利益群体斗争过程中医务人员和患者是弱势。所以结果是苦了医生和百姓,最终苦的是百姓,因为技术的垄断,医生有千万种方法千万种渠道去改善自己的境遇
波子哥这样又专业又说人话的童鞋都不能影响医改决策,那到底是哪些外行+脑子进水的人在搞这个东西呢?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1-15 10:53:5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1-14 17:34:04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1-13 10:55:3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1-11 14:17:4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1-10 11:20:13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1-09 17:24:20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