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基因检测是如何带来投资机会的 你觉得医生会被淘汰吗?(二)

15年11月17日 阅读:9159 来源: 罗奇斌原创

  国内的基因检测公司又是什么时候开始萌芽的呢?


  基因检测的传统模式需要升级。传统的基因检测公司已经在2006年的时候被美国互联网公司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如果我们还是走传统模式来创造一家基因检测公司,一定是没有出路的。特别是在国内,很多挂了“羊头”的传统基因检测公司,认为很聪明的避开”基因检测“的敏感话题,挂了”健康管理“的牌子,实际做的业务还是”基因检测+增值产品销售”。


  这样的模式也许会在“三度”以后做死。这里的“三度”,就是说,客户的客户的客户。因为基因检测只能发现问题,无法解决问题。当问题的积累经过三度以后,得到的是三次的几何倍增。最后的问题会激发,直接的后果就是客户的转移和信任的丧失。如果市场出现一千家这样的公司,将会群魔乱舞。到2013年,日本已经出现了738家基因检测服务公司,而中国呢,估计在2016年底会超过一千家。


  所以说,基因检测公司转型是没有办法的了,需要的是升级。升级什么呢?升级的是产业链的制造模式。


  目前基因检测公司的技术支持是什么?就是实验室。这里的实验室既有临床检验实验室,又有科研服务的实验室。有的实验室有资质,有的没有。如果我们把实验室比作的工厂的话,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工厂实现稳定高效的生产线没有得到统一。


  0.jpg


  升级的第一步,需要在实验室里面实现


  经常听到业内的朋友提起搭建一个国家标准的第三方临检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开报备和审批的繁琐流程操作外,实验室的标准化构建本身就是一件很高的技术活。这样的临检实验室除了用一千万以上的资本能够搭起来以外,其他的小型实验室是否也能够提供基因检测的技术支持呢?答案是模糊的。


  事实上就是,在各大公司、机构、高校和地方的实验室里面,都能够提供部分的基因检测技术支持。这里的信息是极度的不对称、碎片化和成本不透明化。


  这个基因检测的产业链制造过程是混乱的。这个情况让我想起了在广东沿海城市最初出现的服装制造业,大大小小的作坊式工厂上千家,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价格,清一色的代工式生产,没有自主的品牌等等。


  所以说这个实验室的升级迫在眉梢。中国如果要在大健康产业的基因行业里面能够吹起风,首先需要变革的要从根抓起。这里的会出现巨大的商机。在未来三年内,这个领域的生产环节会出现一场洗牌的时期。


  1、平台型的基因公司会诞生


  按照目前基因行业的发展速度来看,国内资本市场对于这个技术门槛相对较高的基因行业需要一个学习介入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持续一年左右。为什么是一年呢,因为现在资本市场的竞争也很激烈,一个顶级的投资机构和一个三流的投资机构之间的差别在几个月呢?3-5个月。这意味着,在一年内,资本对于一个行业的投资共识会达到平衡。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平台型企业和应用型公司的区别,两种类型都会使用相同的云计算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但是商业模式和企业基因是完全不相同的。


  按照目前平台型企业的发展速度来看,基本上是每一个月进行一次产品升级,每三个月出现一次产品迭代。也就是说,如果平台型企业无法做到每一个月在行业内出现一次爆点有点动静,基本上可以说核心竞争力不够。


  2、其他行业的收购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需要我们注意的,去年10月1日开始,证监会允许上市公司跨行业并购,不需要审批。以前所有国内的上市公司如果要收购基因检测公司,需要报证监会批准,而且只允许同行业并购。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家搞灯管的公司都可以收购基因公司了,一家卖饼干的食品上市公司都可以买基因公司了。未来互联网公司收购国内的基因公司进行产业布局也是势在必行的潮流了。


  3、资本的疯狂推动


  大家都知道北京做了一个新的资本市场叫做新三板,现在已经超过深沪两市的总和了。如果照着目前2700家的基数和发展速度来看,两年内超过一万家应该不是问题。一旦新三板成为全球最大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的话,不管多少人不看好这个平台,在反映到创业公司的发展战略上面一定会出现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在资本的疯狂推动下,很有可能在本来已经一片混乱的基因检测市场上得到放大。


  升级的第二步,需要在市场里面完成


  基因检测有没有市场呢?答案肯定是有的。任何打算做基因检测的公司都会在产品上市前做一个市场调查,如何来做呢?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预售用户。有的公司找渠道和代理商,有的公司找互联网众筹平台,有的直接就上传统的销售模式。不管是采用任何的方式,每个公司都会打着小算盘,这个小算盘一定是把全中国老百姓都圈进来一起算。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这个大市场,投资能进来吗?你想想看,这些用卖煎饼果子思维来计算市场的公司,最后的结果能好吗?


  这里一定是有问题的。问题就在于市场和生产环节出现的断层。传统的企业正在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这个影响按照目前的速度来看,至少会持续几年。但是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最终需要的还是盈利模式的实现,实现的一个手段就是让庞大的用户量进行转换。这个转换可以通过嫁接到传统行业的产品渠道和服务渠道来实现。


  如果说2006年中国出现的基因检测热潮让老百姓第一次接触到科技带来的神秘色彩和疯狂的追捧,那么这出由联合基因上演的闹剧的确让基因检测市场一度跌入到寒冬。从去年国家政策一片利好基因测序市场带来的临床应用,加上年初美国奥巴马煽起的精准医疗这把火,让基因检测这个曾经被大众遗忘的服务(也许现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称之为产品了)再度热了起来。


  有人称,联合基因是生不逢时的畸形儿,是中国急功近利的传销体系毒化了基因科学向大众普及的第一波应用出口。然而八年前的中国市场显然是不成熟的,整个基因产业的生态环境还没有形成。仅仅一家独大的联合基因是无法构建这个生态环境的,资本逐利的本性在生态环境和行业格局还没有形成的时候,让这个畸形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市场的升级会催生平台型的基因公司迅速壮大,行业的发展在不断呼吁生态环境的构建。这个生态环境需要行业每个环节的服务提供商,成熟的教育培训机构,权威品牌的供应商,线下和线上的产品紧密结合,行业深度的媒体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升级带来的是对传统行业的利好消息。在生态环境没有形成的阶段,基因检测公司是无法承担这一个使命的,所以其命运注定是一出悲剧。


  在中国的联合基因和美国的23andme诞生八年以后,国内的360基因模仿其产品采用电商模式开始在线销售,两年以后用户寥寥无几。上海的Hi基因利用互联网的众筹模式烧了一批,最后还是流产以团队解散告终。基因猫、知因保、23魔方、微基因、一脉基因……这些借着互联网电商、众筹、O2O等模式的基因检测公司依旧怀着对市场执着的信仰。“革命尚未成功,模仿还需努力”。


  就在基因检测公司前赴后继在扑向这股基因检测“大火”的过程中,另一股力量已经开始觉醒,那就是已经完成服务渠道布局的传统行业和完成产品渠道布局的互联网公司。这一部分会在我的其他系列里面详细分析到。


 00.jpg


  基因检测只能发现问题,无法解决问题


  有一本书叫做《你希望自己的客户变成什么人》(Who Do You Want Your Customers to Become),是迈克尔?施拉格(Michael Shrage)为《哈佛商业评论》写的,在书中他说到:


  “成功的创新者不会让客户做不同的事情,而是会把客户变成不同的人。Facebook让用户变得而更加开放,更愿意与人分享个人信息,即使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外向。亚马逊把购物者变成了掌握丰富信息的消费者,他们可以实时获取数据和评论,还可以查询和对比价格,甚至根据以往的购物记录获得自动推荐。现在还有谁不会在购物前通过数字渠道对比一下性价比呢?


  成功的创新者会让用户接受——至少也是忍受——新的价值、新的技巧、新的行为、新的词汇、新的理念、新的预期和新的志向。他们会改变自己的客户。”


  基因检测公司能否做到改变用户对于健康管理的价值理念呢?基因公司是否能够改变用户的行为习惯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基因检测产品给用户带了哪些改变。


 000.jpg


  一个是改变用户对健康管理的价值观。基因检测只能发现问题,无法解决问题,这个属性决定了基因检测产品只能作为信息的入口而具有存在的必要。这个信息的入口如何实现出口,正是每一家基因检测公司需要思考的地方。如果说基因检测的数据结果带来的是保险产品用户的重现整合,这是“基因+保险”带来的信息价值出口;如果说基因检测的结果带来了患者对于体检项目的优化管理,这是“基因+健康管理”带来的资源优化出口。这一系列的“基因+”能够冲击大量的传统行业使之引起关注,关注的结果会让第一批拥抱“互联网+”的转型企业拥抱“基因+”,最终改变用户对于健康管理的价值观。


  另一个是改变用户对于健康产品的消费观。在信息化高度集中的互联网时代,大数据驱动的消费模式已经让传统行业受到了冲击。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颠覆,不是简单的把传统行业的产品搬到了网上进行销售,也不是简单的通过移动在线实现零库存和全天候来改变传统行业的销售渠道,互联网思维改变了用户对产品的消费模式。在基因检测领域,是一个服务周期极长,产品体验片段化,售前售后维护成本极高,消费频率低下的行业。如果无法改变用户的消费观,这里的基因检测产品是极难在市场上面推广的。


  中国需要多少家基因检测公司?


  截止到2013年,日本提供基因检测服务的机构已经高达738家,如果按照目前基因检测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推广力度,应该已经超过了1000多家。看一个行业的细分领域在起风的时候有多少家公司,就能够估算出这个领域离成熟的生态环境还有多远。


  0000.jpg


  有一个细分的领域和目前基因检测公司很类似,那就是互联网医疗。这个领域是一个集中了跨界和大数据的细分领域,和大健康的基因检测这个细分市场很类似。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医疗公司在已经达到2000家,乐观的估算,到2016年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数量会增加一倍,和互联网医疗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会迅速发展。但是这里已经是一片红海,悲观的估计,在资本寒冬来临之际会死掉一半的互联网医疗公司。


  如果这样的来类比推断,到2016年,中国的基因检测公司数量会破千。这个数量的增加会导致上下游的产业开始转型。在前面已经谈到过技术服务供应商的转型和传统行业的转型,这里诞生的基因检测公司更多的是服务于用户,面对的是消费者。


  毫无疑问,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一定是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的那些具有强大产品渠道和服务渠道的公司。没有一家基因检测公司能够把基因数据做完,也不会有一个基因检测公司能够完全把数据的价值转化出来,只有在一个生态环境下,数据的价值才存在被转化的可能。而能够完成数据价值转化的,只有平台型的公司才能实现。基因检测公司不是平台型的企业,基因检测公司能够提供“场景化的产品”,但却无法提供“场景化数据服务”。


  所以,未来提供“场景化产品”的基因检测公司,其真正的用户应该是医生和医疗服务工作者,而提供“场景化数据服务”的基因公司,最终的用户是普通老百姓。中国需要多少家基因检测公司,看看国内医生和医疗服务人员的数量就清楚了。目前国内大多的基因检测公司缺乏长远的眼光和清晰的市场定位,而投资界仅仅是简单的做一些市场调查和参加几场学术会议,然后就盲目的出手占坑,最终的结局一定是以惨淡的用户数量收场。


  中国最需要的不是基因检测公司,而是提供“场景化数据服务”的基因公司。美国的23andme本质上不是一家基因检测公司,而是能够提供“场景化数据服务”的基因公司。为什么呢?这家公司开始的时候是基因检测公司,只能提供”场景化产品”,那就是疾病易感基因的风险评估服务,然而在那个时候并没有非常大的优势,同时代比23andme好的产品有很多,比如deCODE和Navigenics这些同时也面对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服务的企业。


  23andme真正醒悟过来的时候,是在其创始人意识到“数据服务”和“产品服务”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之后23andme重新调整了基因产品的销售策略,用极短的时间积累起80万用户的基因数据,开始了转型。现在的23andme,一方面把“场景化的基因产品”推向了医疗领域,另一方面把“场景化的数据服务”推向了药企。


  从未来23andme的走向来看,这两条线是完全不同的模式,相信不出两年,这家公司会有一个取舍或者分成两个子品牌进行运营,最大可能是这家快10周岁的基因公司,未来会走上“场景化基因数据服务”的互联网公司。


  基因数据的归属权和使用权在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未来一定会成为公开的问题。以“基因数据获取为中心”的基因检测公司在未来会走向“断头崖”,只有以“用户为中心”的基因检测公司能够得到暂时的迅速发展。有人认为谁掌握了医疗大数据就掌握了未来,我个人觉得不会的。比如参加一个峰会论坛来了两三千人,主办方掌握了两三千人的参会信息,实际上如果我在会场发放自己的微信二维码,仅仅几个小时就会被我抢走一半的参会者。如果每位关注的用户赠送有价值的礼品,立马就有人关注,这里我获取用户的成本和主办方为之掏钱办会的成本比较,完全是不一个级别的。


  未来我们谁能最快地把医疗数据转化成有用的信息,能转化成有用的知识给医生用,谁就能够获得用户。医生觉得把这个基因数据交给我,就能马上对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判断。为什么医生可以准确判断呢?因为我们把大数据变成了小数据,把小数据变成有用的信息,把有用的信息变成场景化的知识,让知识流动起来形成商业价值。


  我们相信,最终科技是用来改善生活而不是用来改变医生的。未来医生不会被基因检测和互联网医疗所颠覆,反而地位会越来越重要,因为手上的工具多了,诊断的速度就更快,治疗方案的提供就更准确。这样的社会,你觉得医生被淘汰了吗?不会。


  基因检测要免费,这永远是一个愿景,免费的产品就不应该进入商业流通。基因检测产品可以免费,基因检测服务不能免费,基因数据服务更不能免费。在基因行业这个生态环境没有搭建起来的时候,在免费的成本还无法转嫁到其他增值服务的时候,别把免费放在心上。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004阅读

美国PBM返利模式,大概缺少一个返利比例上限听证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5-18 19:20:38 文章来源:原创

1623阅读

自嘲韭菜,医美大会搬起石头砸向谁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4-05-18 19:20:38 文章来源:原创

926阅读

健康档案不值钱,却能从中抠出一副值钱的药学档案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5-18 17:37:49 文章来源:原创

1127阅读

生美与医美融合:全链服务驱动行业升级

作者:李钊 时间:2024-05-17 17:57:51 文章来源:首发

363阅读

从营销的角度看一场主题摄影展......

作者:邵珠富 时间:2024-05-17 17:48:25 文章来源:原创

1150阅读

自2019.8.16以来的集采“短缺药”们,永垂不朽(下)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5-17 17:48:25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罗奇斌,奇云诺德创始人。《互联网+》丛书联合作者和《互联网+基因空间》主编。中信出版社《互联网+医疗》联合作者。贝壳社BioMan成员。基因空间微信公众号和基因世界APP的内容主编,同时担任国内多家知名生物科技网站专栏作者。曾在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从事项目研发工作,担任过易科学生物信息学顾问以及“和君医药医疗健康沙龙”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精准医学与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