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臆断之“发文大战”中的“道德许可效应”和“应激反应”

16年01月18日 阅读:15201 来源: 杨全玉原创

  ----面对医疗中的意外或者事故,我们选择应激反应还是三思而后行


  很多的时候我们没有控制情绪,而是被情绪所控制,在情绪的控制下,我们相信本能的反应,往往会作出不理智的决定。


  近几天,一家大的医院因为产妇死亡的事件在网上喧嚣,因为孕妇单位的介入变得争议异常,很多的文章转发、评论。又有不同的机构发出不同的声音。人民日报以《中科院怀孕女博士猝死医院,三方“发文大战”引争议》发表新闻。


  从新闻中了解到,无非是有几个方面的争议:


  1、患方有没有打砸医院的行为。


  2、猝死女博士的单位发函是否合适。


  3、女博士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4、医院是否存在过失。


  首先,患方有没有打砸医院的行为,通过当地的公安机关,而且也必须通过公安机关才能确定有无打砸行为,涉及违法还是犯罪。这需要公安机关经过调查得出结论。通过争吵和网络发文解决不了问题。


  其次,女博士单位发文是否合适的问题。不论是否合适,应该和医疗纠纷本身没有关联,即使有异议,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无需在网络上争论。甚至可以搁置。


  再次,关于女博士死亡的原因,有尸检的结论,无需争论。对尸检结论不服,按照尸检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处理,无需网络发文。


  最后,关于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有无过失,可以通过鉴定的方式解决,双方的意见可以在鉴定程序中充分阐述,似乎无需通过网络发文争论。


  目前的争论,最大的问题是仅仅是为了争论而争论,为了反驳而反驳。可能是限于隐私的保护,没有披露尸检结论的文件,没有披露病历资料。但是在缺乏基本证据的基础上,作出的任何争论都是没有意义的,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喧嚣过后还是得走法律的途径,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处理案件,或协商、或医调会调解、或诉讼。


  我以为,对于以上的分析,当事人未必不知道。但是,为什么还是选择网络发文,争论不休呢?


  《自控力》一书讲到,压力和自控的生理学基础是相互排斥的。应激发应和三思而后行反应都能帮助我们管理能量,但是它们将能量和注意力引向不同的方向。应激反应让身体获得能量、按照本能行事。这些能量不会流入大脑,因此你也无就无法做出明智的决定。


  面对这个事件,很多人选择的是跟从应激反应的应对方式,以反驳和辩解的方式保护自己。但是,往往按照本能的反映,无法做出明智的决定。因为在反驳和辩解的争论中,渐渐地偏离了问题的核心(医院到底有没有过错,证据是什么,依据是什么)。争论完了之后,还得需要按照程序去处理这个纠纷,争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能是进一步的激化矛盾。


  而之所以在网上产生热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两家单位旗鼓相当。但是对于水平如此高的单位,应该是更为理智,更能够有别于普通人而明辨是非,慎重的处理纠纷。但是,遗憾的是,从目前的来讲,他们选择的方式更像是“应激反应”。


  《自控力》一书讲到:在你做善事的时候,你会感觉良好。这就意味着,你更相信自己的冲动。而冲动常常允许你做坏事 。“道德许可效应”也许能解释为什么那些有明显道德标准的人能说服自己,认为出现严重的道德问题也是合情合理的。


  当然,网路上的争论未必是“坏事”。只是他们做了一件让人看起来与他们的身份不一致的事情。暂且猜测其背后的原因是“道德许可效应”产生的悖论。


  面对医疗中的意外或者事故,选择应激反应和三思而后行哪一个会更好一些?


  说一个网上看到的在国外发生的故事(因为没有找到原文,只能叙述大概的意思)。有一位母亲由于疏忽,将已经打开盖的农药放在了桌子上,年幼的孩子以为是饮料,就喝了下去。结果孩子没能抢救过来。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孩子死亡,这个母亲自然是无比的愧疚和悔恨。但是当丈夫回来的时候,这个丈夫并没有斥责,责备妻子,也没有怨恨,而是选择安慰。作为丈夫,丧子之痛自然是痛彻心扉,但是选择斥责、责备、怨恨,无非是把这个母亲逼上绝路,除此之外能解决什么呢?而这位丈夫的选择原谅和安慰,可以使妻子从自责中走出来,将意外事件的伤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文章的大体意思是,人不要被坏的事件所控制,要控制事态的发展,不要让事态往更坏的方向发展。文章中称之为“反控力(或者反摄力)”(大概是这个意思,没有找到原文)。


  这是在坏的事情发生的时候的应对方式,要选择选择三思而后行,可以将伤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而选择应激反应,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造成更大的新的伤害。


  对于医疗中的“意外”(暂且这么称呼)的发生,不论是医院还是患者都是不愿意看到的。即使产生争议,一定要意识到往往第一反应是本能的一种应对,未必是理智的。一定要冷静下来,“三思而后行”。选择理性的处理方式,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可能将伤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而一旦跟随应激反应,被情绪所控制,被愤怒所支配,往往就会作出错误的决定。这不仅解决不了争议,还会产生新的伤害。这场喧嚣的争论,本身就是新的伤害,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面对医疗中的意外或者事故,不论是患方还是医院,希望都能三思而后行,至少不要在愤怒的时候做出决定。跟随第一反应,未必是一个理智的选择。法律是这个社会的准则,依法处理,总是没错的。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545阅读

自嘲韭菜,医美大会搬起石头砸向谁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4-05-18 19:20:38 文章来源:原创

845阅读

美国PBM返利模式,大概缺少一个返利比例上限听证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5-18 19:20:38 文章来源:原创

770阅读

健康档案不值钱,却能从中抠出一副值钱的药学档案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5-18 17:37:49 文章来源:原创

1083阅读

生美与医美融合:全链服务驱动行业升级

作者:李钊 时间:2024-05-17 17:57:51 文章来源:首发

339阅读

从营销的角度看一场主题摄影展......

作者:邵珠富 时间:2024-05-17 17:48:25 文章来源:原创

1337阅读

国家卫健委:鼓励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医养结合

作者:晨晓 时间:2024-05-17 17:48:25 文章来源:转载

简介
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系,关注医疗安全管理与医疗纠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