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谁是权威听谁的:让用户乖乖付费的强大营销神器——权威效应

17年12月29日 阅读:12364 来源: 王海军原创

  张爱玲为什么要嫁给大汉奸胡必成


  毫不夸张的说,1943年,是文坛上的张爱玲年。


  张爱玲出身名门,爷爷张佩伦是晚清翰林院学士,奶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女儿。


  家学渊博的张爱玲,从小就多才多艺。父母婚姻的不幸又让她比一般人早熟。7岁开始写小说,中学时就在校刊上发表散文《迟暮》、《秋雨》,小说《牛》、《霸王别姬》...


  1941年,身怀“天才梦”的张爱玲,挣脱家庭羁绊,只身前往香港求学。数年后,她依靠个人的力量,脱离贫穷,暂露头角。


  1943年1月,张爱玲的《中国人的生活与时装》在英文月刊《二十世纪》发表,此后在此刊便一发不可收,相继发表《妻子、荡妇和孩童》、《鸦片战争》、《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国人的宗教》、《到底是上海人》...5月及以后其《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被鸳鸯蝴蝶派杂志《紫罗兰》的主编看中,发表在5、6月刊的头条。该年8月,小说《心经》、《琉璃瓦》、《连环套》相继在《万象》刊出,此后,《沉香屑返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封锁》、《洋人看京戏及其他》、《更衣记》等一大批小说、散文及影评陆续见诸报刊杂志。


  1943年5月至1944年底,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张爱玲共创作发表了1个长篇,6个中篇,8个短篇和40篇散文,总计50余万字!


  这么说,1943年,是文坛上的张爱玲年,一点也不夸张。


  文坛登龙,杂志为经,文坛的金字塔正是著名杂志堆砌起来的。以此而论,此时张爱玲在文坛如日中天。


  而如日中天的张爱玲,出身名门,从小父母婚姻不幸,人生多磨难的张爱玲,持才傲物,性格内向,不爱交际。


  尤其是1943年,大红大紫之时,更是闭门谢客。若有约,提前或迟到都没有好果子吃,更无论慕名拜访了。


  就是这次,张爱玲第一次见到了胡必成,并一见钟情。


  1944年,闲赋在家的胡必成原本躺在藤椅上随意翻看杂志《天地》,当读到张爱玲小说《封锁》一二节之时,兴奋地直起身体来,连连拍案惊奇,对张爱玲不足千字的文章里其对人性的理解、流畅的文笔,给文学修养甚高的胡必成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看到《天地》杂志上张爱玲文章《公寓生活记趣》及照片时,如见其人、如闻其身,神交已久,频频点头道“这就是真的了。”


  和好友《天地》主编苏青要到张爱玲的住址后,一身长袍的胡必成便敲响了上海租界区静安寺路赫德路口192号公寓605室张爱玲深锁幽居的宅门,门内一声““侬找阿里一位?”胡兰成答道:“我是从南京慕名来访的一位读者,想见一见张爱玲小姐。”女仆以张爱玲小姐身体不适,不见客为由,让胡兰成留下名字和电话号码便打发了,再没了声息。


  后来等张爱玲接到字条,心中一愣。因为胡必成她是知道的——写得一手好文章,经常在《中华日报》、《南华日报》发表争论文章,是汪精卫手里的一大笔杆子。张爱玲不顾姑姑谨慎提醒,回访胡必成,相约在胡必成住处美丽园相见。


  张爱玲见到胡必成,不仅被惊愕了——儒雅洒脱,颇具名士风范,风流倜傥,满腹才学。


  二人一见钟情。


  不久,他们结婚了,没有婚礼,只有一纸婚书——


  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前两句为张爱玲所写,后两句是胡兰成所撰。这年,胡兰 成38岁,张爱玲23岁。


  除了爱情,除了才华...在张爱玲和胡必成的爱情故事里,还读出了权威的力量...


  因为权威让二人相互吸引,因为权威而使爱情故事广为传颂...


  这就是权威的强大力量


  人生权威哲学


  简单说,每个人都是跟着权威长大的。


  从小跟着妈妈、爸爸的权威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开始听老师的话,每个人都能回忆起,幼儿园、小学老师的话,那是绝对的权威,甚至比爸爸妈妈的话都正确。


  初中高中以后,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更多的还是跟随权威——老师的、其他成年人的、书本中的、经验积累的权威的结论,并把学到的定律、原则、公理应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


  什么是权威效应


  在说权威的概念前,我们先举个栗子——


  美国心理学家安排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老师给大学生上课,事先告诉学生说,他是从德国请来的著名化学家。课上,这位“化学家”煞有介事地拿出一瓶蒸馏水,说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某种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举起了手。


  多数学生错误的举起了手,完全是这位”化学家“老师的权威带来的影响。


  这就是权威效应或权威暗示效应。


  权威效应,指的是人们对德高权重有威信的人,认为其言行都是正确的,可以完全照搬或效仿。


  人贵言重,就是这个意思。


  权威效应,是个心理效应,有权威的人在其领域是专家,比一般人有着深度研究,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听他们的按照他们的做没错,他们是这个领域正确的代言和标准,服从他们自己不会犯错,心理上有安全感,也很省事,省却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验证。


  有趣的是,我们跟着权威走,执行他们的指导和方法,就是错了,也不会怪罪权威,而会认为是自己错了,是自己出了问题,没有力量也不会去反击,更不会去质疑权威。


  这种心理上的巨大影响,让我们吃惊,但又绝对真实。


  医学权威:把耳药水滴进肛门里


  很多情况下,我们对权威效应有着盲目的顺从。


  因为只要权威说了话,或者给我们的疑惑或困惑给出了答案,我们就无须子啊去烧脑寻求解决方案。


  无论你多么有自信,但当你或家人生病的时候,对医生的话是绝对服从的。


  有病乱投医。


  是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我们对医生权威的绝对信任的。


  让我们来举个栗子——


  坦普尔大学药学教授迈克尔·科恩和内尔·戴维斯在其著作《用药失误:成因和预防》中报告过一起”肛门儿童“的奇怪病例——一名患者右耳感染发炎,医生给他开了滴剂,让他点入右耳。但她在处方上并未把右耳”right ear“这个词写完整,而是采取了医学上习惯的缩写方式”Rear“,Rear这个词在英文中有”后部“的意思。看到处方,值班护士立刻把规定剂量的药水点入了患者的肛门。


  这实在是不符合情理,但不管是患者还是护士对医生的处方都没有产生丝毫的怀疑。


  很多情况下,只要有医生——这个正统的医学权威说了话——开了处方,那么是错的,连专业人员——护士都不愿简单地深入思考一下,完全按照医生的要求照做不误——即使医生的处方是错的,如果护士能多下一点心思,也能发现这个明显的错误。可,就是这明显的错误护士也”懒得“去发现了,因为她对医生的话抱着绝对的权威相信。


  很多医学失误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就是权威效应——对权威盲目的顺从带来的巨大危害。


  在生活中,有太多的利用我们对权威的自动相信,来影响我们的判断。


  广告商,经常利用我们对医生的这种信任和尊重,在产品广告中找来明显是演员假扮的医生形象来宣传他们的产品,而我们恰好就相信了。


  在曾经的广告中,我们几乎见不到普通人,他们几乎都是名人,即使有好些名人咱们并不知道,利用名人效力,不就是利用权威吗?


  如何把自己塑造成权威


  很多情况下,让我们跟着权威走的并不是真正的权威,而是他们想要告诉我们的权威符号。


  正是由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看起来像权威的形象,并不是真正的权威,利用权威效应,触发了我们对权威的信任态度,从而采取行动。比如医生、法官、教授、成功人士、名人...


  那么,如何把普普通通的自己打造成权威的形象,来取得强大的影响力,帮助自己快速走向成功呢?


  让我们来探讨能够带给人们权威形象的三个象征符号——


  01、头衔


  给自己适宜的具备影响力的头衔,是最难也最容易的权威象征。


  取得头衔严格来讲通常需要多年的努力、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研究方能获得,比如教授、医生、律师、建筑师、设计师...


  他们在其领域的专业指导意见,通常会获得人们的认同,并以其方案执行。


  头衔,也能轻而易举的获得,比如我们看到的电视广告中的利用演员扮演的几乎所有的专业形象,以及骗子做出的那些权威形象。


  头衔,除了让陌生人容易相信而采取行动外,还能让有头衔的那个人在旁人眼里显得更高大,也更容易让并非真正的权威得到人们的认可。


  02、衣着


  第二种能够让人盲目信任的权威象征是衣着。


  同样是一个人,换个马甲,就容易给人这个马甲所带来的专业权威。


  比如,一个在桥头下乞讨的男子,洗头换面后,换上一套品质考究的深色西装,会让人觉得这个人肯定为人儒雅有文化。


  换上一套律师的行头,换上医生的白大褂,都会让人相信其穿着所带来的职业权威。


  骗子,通常都是利用人们的这个对权威的服从心理而不断取得成功。


  03、身份标志


  有实验表明,如果一个崭新的法拉利停在绿灯亮起的路口,后面的司机会等更长的时间才按喇叭提醒。


  而如果是一辆破旧的代步车停在相同的情境下,后面的司机按喇叭可就是此起披伏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都是由于法拉利这个豪车给人的身份的标志——


  能够开得起法拉里的人,都是有内涵有修养的人,给人带来权威印象,人们对于这样的人通常会给与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有研究辨明,身份标志给人们带来的权威的效应,不仅很管用,而且会超越我们的想象。


  一个身份看起来更为成功的人,其获得商业机会通常要比看起来像店小二要多得多。


  如何逃避权威的陷阱


  知道如何把自己打造成权威,从而获得他人认同。


  那也应该懂得如何认清权威的陷阱,以防上当受骗。


  如果有人以权威的形象让你相信的时候,最好你在付出行动之前能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如果你面对的是名副其实的专家:这个专家说的话是真话吗?


  没错,即使是真的专家,他也不一定说他内心认定的真话,如他收了商业机构的钱,做广告——自然,这类事件很多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了,包括名人代言。


  如果你明知道你面对的是一个扮演出来的专家:这是真正的专家吗?


  我们在现实社会中遇到的,同行都不是真正的专家,而已专家的身份或外观形象来行专家言行。如果,我们明白了这点,就很轻易的识破了权威效应,给我们设置好的陷阱了。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3800阅读

2024,医美人在“狂飙”!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04-30 17:21:55 文章来源:原创

2302阅读

村医外出,叫妻子“搭把手”,被罚款一万二:罚完后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30 17:09:54 文章来源:原创

3785阅读

章铭老师等,对集采、医改的贡献不可磨灭(上)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30 16:58:46 文章来源:原创

3830阅读

国家医保局“开门问政”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迎来“东风”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4-04-30 13:58:47 文章来源:原创

5242阅读

三明年薪制实际情况公布,矛盾或不少、存量再改革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30 10:22:32 文章来源:原创

800阅读

风雨医美路,一个人的长征。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04-30 10:19:20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王海军,医药保健策划人,血糖高管联合创始人,医界联盟发起人,近年来专注移动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