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方医管创始人兼首席咨询师:秦永方
医改十年路漫漫,誉方医管紧相伴;绩效探索量效能,积分管理纳均衡;绩效阴阳五行辩,医疗行业特征显;绩效研究苦公关,实用实效塑品牌。
2023年,出生于1963年生育高峰的一代人进入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加速的现实不可逆转,医疗消费需求也将持续提高,如何让有限的医保基金能够为老百姓带来最大化的价值,向价值支付买单成为医改的关键,医改是最大的民生影响到社会和谐安定,决定了医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用中国特色破解医改难题成为政策的首选,20项医改大政,赋能医院绩效变革升级,对医院绩效带来重大的影响和冲击。
7、医疗收入增幅控制政策
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难题,降低患者医药费负担,保证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是医改的主要目标。因此对于医院医疗收入增幅考核管控,政策层出不穷。
(1)严格实施考核问责影响到医院绩效
国卫体改发〔2015〕89号《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要求,严格实施考核问责。提出公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到30%左右。
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并问责的重点,是不合理的药费和卫生材料费用,控费目标实现情况,考核的结果,与公立医院基建投入、设备购置投入、重点学(专)科建设投入、财政拨款预算安排等挂钩。纳入对所属公立医院目标管理、院长年度绩效考核和院长任期考核范围,提高控费指标所占的考核权重,对未按照目标完成费用控制要求的院长,追究其相应的管理责任。将合理诊疗行为作为对医务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2)增幅10%控费影响医院绩效
国家卫计委、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确日出,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必须控制在10%以下。
医疗费用增幅10%作为全国控费目标,不仅影响到医院的绩效工资分配,还需要与与医务人员的评优、评先、晋升、聘用等绩效考核评价挂钩。
(3)公立医院费用控制绩效考核更进准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及即将出台的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费用控制更精准,包括医疗收入增幅、门诊次均费用增幅▲、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费用增幅▲(由于整体出院患者平均医药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使数据尽量可比,通过疾病严重程度(CMI)调整。)、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5大指标。
费用控制5大指标,作为公立医院公益性体现的重要指标,考核的结果,不仅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公立医院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财政投入、经费核拨、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医保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同时与医院评审评价、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及各项评优评先工作紧密结合。绩效考核结果还要作为选拔任用公立医院党组织书记、院长和领导班子成员的重要参考。
从系列医改文件可以看出, 10%作为全国医改控费目标,充分考虑到各地医疗发展不均衡,医疗费用增幅考核控制有所松动,但是对于次均费用和次均药品费用考核依然保持高压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30 17:04:5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7:02:5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30 16:56: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4-29 16:18: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29 10:58:2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8 14:40:4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