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武汉协和医院一名护士跳楼自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护士的生存现状由此不断被挖掘,这个表面看似光鲜、实际暗流涌动的行业血淋淋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一直以来,在普通民众心中,护士=白衣天使,护士代表着纯洁、善良、美好,疫情期间,护士也被赋予了无上的荣誉。但现实生活中,护士不仅可能会遭受来自患者的不敬,在院内的工作地位也是较低的,可以被随意呼来喝去,当众责骂。
七成护士曾被患者语言暴力对待
一项针对多家东莞市属医院护士群体的民调数据显示,仅14.08%的受访护士未遭遇过患者的咒骂、殴打等暴力行为,75.88%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过患者咒骂、威胁、侮辱等语言暴力;14.35%曾遭遇患者的推拉、推搡;3.96%曾遭遇患者殴打。值得注意的是,9.86%的受访护士表示曾遭遇过患者的性骚扰(包括言语或行为)。
护理工作中,很多护理操作直接接触患者身体,遭遇性骚扰几率较其他行业高很多。
因此,管理者应对此给予重视和关注,制定出相关规章制度,一旦发现暴力事件或性骚扰患者,应制止和警告,严重者应报警处置,以保护女护士的尊严和工作安全。同时加强安保力量和安保配置,比如警铃等。
医护关系不对等
在医院里,护士地位较低,是普遍现象。
医、药、护、技,是医院内不成文的一条岗位“鄙视链”。
“医生一张嘴,护士跑断腿”,护士常这样戏称自己的工作,过半的护士正常工作日的步数平均在10000 步以上。
医嘱下达后,后续的治疗都是由护士负责,执行医嘱、观察病情、健康宣教、情绪关注……光是基础护理就有 50 项之多。
图片来源:丁香人才
我国形成医生强势、护士弱势的畸形格局,其实有着深层的原因。
一方面,医疗机构重医疗,轻护理。
护理工作日益走向简单化,护士仅注重执行医嘱,完成打针、发药工作,忽视主动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基础护理,忽视对患者的生活照顾、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埋下护患矛盾的隐患。
另一方面,护士学历普遍低于医生,专业素养较低。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为缓解护士缺乏,护士培养周期大大缩短,并一度取消护理本专科教育。而以中专卫校为主的基本教育,过多注重常规操作、执行医嘱,忽略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和紧急处置能力,与医生的高端培养模式相比,这种低端的培养模式也导致了护士在医护关系中的弱势地位。
这些问题导致的后果是,护理从业人员少。
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该是1:2,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目前全国1:1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更远。
图片来源:39健康网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专业护理,护理人员的数量和专业素养对我国的养老事业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提升专业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我国空白的护理市场可以看出,护士的发展前景不一定在医院,护理行业前景广阔,护士的前景也未来可期。
来源:尚医智信THC One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30 17:04:5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7:02:5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30 16:56: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4-29 16:18: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29 10:58:2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8 14:40:4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