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患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医院的职能不仅仅体现在治疗疾病上,越来越多的医院更注重“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经营服务理念。提高医院患者满意度,建立积极的医患关系,对医院整体形象、经济和社会效益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时刻影响着医院的经营与发展。那么,积极的医患关系的主要特征您了解嘛?您的医院是否具备这样的特征呢?
积极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医院优质医疗保障的基石。患者来到医院,不仅希望医生来帮助他们治疗疾病,减缓病痛,更希望与医务人员之间建立患者-医生积极的医患沟通桥梁,从而产生积极的就医体验。那么如何建立积极的医患关系,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特征来入手:
01、换位思考,表达同理心
积极的医患关系,医务人员需要同患者站在同一个水平上,保持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被照顾。医护人员不应该是患者需要严加防范的“对手”,医患之间应该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和谐共同体。
研究表明,在对医院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患者满意度中的65%可归因于医务人员的同理心,即换位思考。因此,优质的医疗质量,更多是在于医护人员能否与患者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桥梁,医务人员除了诊断患者的实际情况,治疗患者病痛,还应站在患者的角度上,了解患者内心层面的需求,表达自己的同理心并采取相应的治疗行动。
02、与病患之间良好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建立积极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医疗指导信息传达是否清楚、患者情绪引导是否良好是医务人员在于患者沟通能力的重要体现。沟通是建立信任的桥梁,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医务人员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愈加显得重要。
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医疗机构希望能通过治疗技术来缓解日渐紧张的医患矛盾关系,但是,简单用医疗技术来缓和病患关系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病患到医院,不仅是希望在肉体层面上得到医院的帮助,在心理上也渴望得到认同、尊重的另一种“治疗”。对此,医务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尽量避免有任何医疗偏见,对治疗手段、护理需求应尽可能简单易懂的向患者阐述说明,避免因沟通不畅阻碍积极医患关系的建立。在医院管理中,医护人员的职业技能不单单体现在专业技术或管理上,具备与病患之间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优秀医护人员的标准。
03、鼓励患者与医院共同决策
鼓励医院与患者的共同决策是指将病患的合理诉求纳入到医院医疗保健决策中的做法。医务人员拥有精湛的理论和娴熟的业务技能,同时也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诉求,让患者适当的参与到医疗决策中来,以确保决策共享的成功,进而提高患者体验满意度。
将患者纳入到医院医疗保健的共同决策中来,主要取决于对患者的引导、患者的个人喜好情况以及合理引导患者家属三个方面;这将有效构建医院到患者之间的“信任桥梁”,让病患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同时也有助于医院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减少医患矛盾。
在医院寻求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时候,医院自身应同病患放在同一角度位置上,换位思考,加强与病患之间的良性沟通,适度让患者参与到医院治疗决策中去,增加医院与病患之间互动性,借此提高病患满意度以及对医院的粘性,促进医院持续性发展!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3 13:31:2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16 17:38:2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许伟明 时间:2025-03-24 09:34: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许伟明 时间:2025-03-10 10:4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wzch509 时间:2025-03-10 09:55:0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3-05 16:50:27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