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列:
种植顾客,男性,50岁+,有吸烟习惯,事业型,平时很忙碌,有大小会议要开。在50岁以前的那些年,一直觉得自己的牙齿不错。自从过了50岁后,发现牙齿不时的出问题。其中有些牙齿居然使不上力气,甚至松动。
于是他打听了身边的朋友,有一位朋友推荐了公立医院的一位主任,这位主任现在自己有一家私人诊所。于是这位顾客就慕名而去。
主任检查过后,发现右侧上下磨牙,各有一颗保留不住。于是给顾客做了牙齿拔除治疗,并告知顾客,等三个月,过来复查,把牙齿种植上就可以了。三个月后,顾客如约的来到诊所,进行种植牙手术,医生影像检查后说,需做上颌窦提升术同期做牙齿种植,下颌缺牙47可以直接种,并提醒顾客下颌有颗智齿,等以后智齿疼再拔掉,现在可以这么放着。
牙齿种植手术时,医生用了快进快出的手法,把麻药打了进去。顾客之后回忆,“我如果不是之后找了另一位医生,我都以为牙科打麻药就是那么难受。”
接下来做上颌窦提升术的时候,医生用了敲击术。顾客事后跟朋友说,“我的脑袋呀,被敲的嗡嗡直响,当时我都想跳起来敲医生,问他好不好受。”
手术终于完成了,顾客只想着尽快离开。
到了晚上,麻药效果失效后,顾客开始牙痛,痛的整宿不停走,吃过止痛药并不好用。他打电话给医生,医生医嘱要打点滴。
第二天一大早顾客就去打了点滴。接下来是一天不停的会议,到中午的时候,顾客实在忍不住,抽空去了下口腔医院,医生说,这是智齿在发炎引起的疼痛,目前是肿痛期,不能拔牙。但是顾客疼的很厉害,没有办法,医生给他打了麻药止痛。麻药打过后,确实不疼了,不过只能坚持4个小时。4个小时一过,牙齿又开始疼痛。
反复折腾了两天,这位顾客又找到了另一个朋友,这位朋友推荐了另一位医生。
这位医生给顾客留下的印象是,「实实在在的好医生,为顾客着想,虽然冒着风险,也愿意跟顾客风险共担,更重要的是这位医生看牙管事,且操作的过程中,一点不急躁粗鲁,他没有不适。并且顾客对比了诊室和操作过程,他表示,第一家看起来东西摆放乱七八糟,像后厨。而第二家,干净舒适,器械设备看起来很高级。」
这个顾客说,后来第一位医生曾经打电话给他,语气略带责备的问,“怎么就不过来了。”顾客虽然表面回答的是,“最近太忙了。”而心里想着,“我为什么不去,你心里没点数嘛。”
这个案例是饭桌上顾客主诉的。
观察及略剖析:
1,只要有潜在的需求,无论顾客现在意识层次到哪里,最终大部分人都会寻求长远的解决方法,意识被提升。所以客户维护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
2,顾客一有问题,不是查哪一家医生好,他们更多人喜欢选择大型医院或咨询朋友,特别是曾经经历过类似治疗的朋友。顾客体验后的感受,不但会影响到他的判断,也会影响到他周围的朋友。
3,种植沟通及操作过程务必做到流程化,哪一些之前讲,哪一些操作之后做,有流程、有分工、有目标、有节奏,这样的“四有”,能让顾客认为门诊正规,且这些操作是常做的,靠谱!并且也会让门诊去检验过程中,顾客的体验是否舒适,从而提高关键时机的感受与分享。
4,医生在行业内的名声固然重要,而顾客是人,有感知,且还有情感需求。医生多关注顾客感受,提高就诊舒适化体验,顾客就会认为你是位用心的医生。
5,医生需要团队,各司其职,查缺补漏。术有专攻嘛,顾客的感情维系,理解与被理解,只有一个医生在做,往往是不够的。甚至有时会造成医患之间不必要的误解。
6,“是否疼痛”是一个外行顾客评价牙医好与坏最直接的感受标准。如何做到治疗不痛,或做到痛疼能被控制,或做到事前告知疼痛的到来,都会让顾客就诊体验提升。
7,顾客要分类,重点顾客需要标签及走重点维护流程。而不是所有顾客都一样的维护,说一样的话,那么你不对顾客重视,顾客也将不再重视你。还有,如果没有重点,门诊工作人员也会明明很累,却不出成绩。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3 13:31:2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16 17:38:2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许伟明 时间:2025-03-24 09:34: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许伟明 时间:2025-03-10 10:4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wzch509 时间:2025-03-10 09:55:0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3-05 16:50:27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