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建设是人性化服务的永恒主题
1. 从讲医德上下功夫
医护人员是医患关系中的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开展人性化服务,改善医患关系,首先要从职工的医德医风建设上下工夫。行医讲求医德,讲求同情心。
就患者而言,有病求医,实在是万不得已,当然希望得到医生的温暖和帮助。如果医生医德高尚,治病问诊,不分贫富,不论老少美丑、关系远近,都一律平等对待,具有慈悲同情的心,下决心拯救病人的痛苦,就不会搞不好医患关系。反之,医生和护士的冷淡、不体贴,很可能使患者丧失治疗信心和对生活的希望,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在曾经接触到的许多医疗纠纷中,有一部分就是由医护人员冷漠的态度引起的。
因此,一些医院推行文明用语、微笑服务、亲情服务,以诚心换放心,为的就是拉近医患距离。此外,在设计就医流程、工作环节、医疗环境等方面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人文关怀,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医院的人性化服务。
2. 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由于目前社会环境的变化,医院年轻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有所降低。
古语说:“医者,仁术也”.意思是说,作为医生,要有一颗仁慈、奉献的心,为了人民的生命,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现在,一些年轻的医护人员盲目追求经济收入,只做自己份内的事情,有时间就去休闲娱乐,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单纯依靠去上级医院进修。长此以往,不仅丧失了进取心,也没有了为患者服务的奉献精神。
“健康所系,生命所托”,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非常有必要在医护人员中培养敬业精神,这要依靠强有力的、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并不能依靠单纯的惩罚,还要在医护人员中树立先进典型,来鼓励医护人员认真、踏实、勤奋的钻研医疗技术。只有提高敬业精神,医护人员才能更多地关注患者的病情,增加自己的责任感,从而自觉实行人性化服务。
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是人性化服务的根本保证
1. 稳固的医疗质量
要实行人性化服务,必须有稳固的医疗质量。人民群众关注的生命安全必须要有稳固的医疗技术来保证。医院要针对自己的特点,结合市场需求,找准自己的定位,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出发展计划,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细”,哪怕是在普通的专业上,也要抓出自己的特色来。
曾经有一个故事:一位姓黄的医生,进行阑尾手术很有名,人称“一刀准”.有人不服气,想难为一下黄医生。一次,遇到一个体形非常胖的阑尾炎患者,大家都推荐让黄医生来做手术。黄医生到手术室一看,想了一下,把患者的腹部垫高了,又顺利地完成了手术,做到了“一刀准”,让其他人心服口服。有精湛专业的技术,患者当然放心,也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生命的重视。
人性化服务不是“纸上谈兵”.因此,要紧紧围绕医疗服务质量来做文章,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的质量意识,开展业务培训,严格质量控制,严禁损害医院形象的事故和问题发生。
去年,在全国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对医院整体水平是一个大的推动,如果各个医院都能够将各种制度落到实处的话,将会有效地促进医院的科学规范管理,推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将更加受到重视,为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前提保障。
2. 高、精、尖的医疗技术
医院要发展,实现医疗行业人性化服务,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必不可少。患者要看病,首先要选择有名气的医院,其次才考虑省钱。在哪里能看好病呢,当然要到最有把握治好病的医院,要到医疗技术比较尖端的医院。
因此,医院要在有自己具有影响的基础专业后,要有高、精、尖的医疗技术。进一步扩大医院在社会上的影响,体现医院的水平和实力,当然还要靠在医护人员中大力开展科研工作和继续教育来实现。
价格公平,合理检查是人性化服务的有力措施
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一份专题报告中指出:在任何情况下,卫生事业都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把医疗服务变成牟利的工具。
因此,我们要逐步降低医疗收费,来实现人性化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医疗单位来讲,只要我们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实行较低的医疗服务价格,并依法行医,不断规范我们的诊疗行为等等,就能真正做到人性化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梅奥国际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3 13:31:2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16 17:38:2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许伟明 时间:2025-03-24 09:34: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许伟明 时间:2025-03-10 10:4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wzch509 时间:2025-03-10 09:55:0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3-05 16:50:27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