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管理

现代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建四大新体系(3)

21年11月17日 阅读:19279 来源: 马恩祥原创

  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的体系化如何做?——现代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建四大新体系(3)


  现代医院要高质量发展,必然要依照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规律,现代医院模式涉及到生物、心理和社会三大方面,在传统的医院质量发展中,生物医学质量得到空前的发展,然而心理医学及社会医学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作为三维医学模式的一部分,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当代医院高质量发展不得不逾越的门坎。笔者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医疗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关注的三个方面。


  1. 对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认知


  心理健康服务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落脚点,社会心理服务的目标就是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角度,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从而推动社会生活向更高的质量发展。反过来,有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服务,失去心理健康的人群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与疏导,从而恢复心理健康,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减少或消除心理不健康的人群,降低不健康心理的社会传播,形成一个好的社会心理示范环境,从而让人们的心理更加健康向上。


  心理健康服务从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并根据心理评估的结果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的继续教育、心理咨询或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心理健康服务的最终把关环节。因此作为医疗机构的心理治疗师,并作为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的技术指导者,需要全面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及专业心理治疗的伦理与技术。


  既然医疗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则需要从组织结构、岗位设置、服务平台、服务项目及质量管理上做相应的配套设计。


  从组织结构上,应建心理门诊、心理专业病区,也应建心理测量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治疗室等相应的心理专业诊疗科室。


  从岗位设置来说,医院各临床科室需要配备心理治疗师,预防保健科可配备心理咨询师。从服务平台建设来说,可设置心理健康科普公众号、心理咨询热线、网络心理治疗平台。


  从服务项目设置来说,一是要对传统的医疗服务项目按现代三维医学模式做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补充,另外也加大对身心疾病的心理健康服务项目设置,并纳入临床路径管理。二是可把存在躯体化症状的心理障碍纳入到各临床科室诊疗范围,以适应病人就诊的的需求,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三是要摒弃精神专科发展的传统观念,把精神专科、身心医学科和社会因素所致疾病与伤残纳入到整合医学发展中来,从就诊环境上消除患者对于精神障碍的病耻感,促进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就诊率提升。


  至于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管理,可借鉴生物医学模式思维,对心理健康服务尽可能进行规范化与标准化管理,心理治疗的目标是以疗效作为切入点,疗效是可以评估的,心理咨询的效果难以保障,但心理治疗的效果则是可以有保障的。


  2. 公立医院与非公医院心理健康服务的差异化选择


  绝大多数公立医院是以基本医疗为切入点,心理健康服务主要是围绕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两个极端目标。因此着重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评估诊断和心理疾病的基本医疗。


  而作为社会分工,非公医院则可以立足于心理健康的促进、心理的成长及心理健康咨询方面。这些方面的服务采取市场化模式,需有利于适应人群的多层次服务需求,也可以推动心理健康服务市场的发展,通过提升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素养,从而提升整个人群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


  公立医院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不一定是增加心理健康服务的病种,而是在既有的疾病诊疗中,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把过去的生物医学诊疗转换为身心医学的诊疗,实施好叙事医学,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改进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体验,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价值与满意度。


  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后,如何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必然是能提升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价值。过去的医疗服务价值主要表现在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上,今后的医疗服务价值更多地要表现在心理治疗和人文关怀等心理健康服务上。如果不完善心理健康服务,单纯提高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必然会导致百姓的反感。


  3. 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衔接


  心理健康服务局限于卫生健康行业,而社会心理服务涉及到家庭、学校、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因此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衔接涉及到卫生健康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衔接,而这个衔接可以说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卫生健康行业主导的衔接。笔者以为做好衔接,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承担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者及指导者责任。


  (2)以精神心理专业医疗机构为重点,做好全社会服务体系(特别是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3)发挥业内精神心理专家的作用,积极组织社会心理专家共拟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和社会心理服务标准。


  (4)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加大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及社会心理服务技术的研究,促进社会心理服务的文化建设。


  (5)卫生健康行业管理要转变管理观念,把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纳入到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管理,而不能将他们排斥在外。要想发挥心理治疗师对社会工作者及心理咨询师的技术指导,得先承认社会工作者及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同样是不可替代的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


  (6)心理健康服务同样需要中西医并重。加强中医心理文献整理、发掘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医心理资源,更多地使用中医心理技术,降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成本,并有助于心理治疗的推广与普及。


  作者:马恩祥、张宇亮


  来源:德励五合医管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966阅读

医保工作到底要如何做,是好?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30 17:04:59 文章来源:转载

3997阅读

医院从“不差钱时代”到“差钱时代”,绩效怎么办?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7:02:54 文章来源:原创

2936阅读

好的管理者带团队就像带球队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30 16:56:50 文章来源:原创

3049阅读

民营医院避坑指南:警惕这 4种 “假合规” 真内耗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4-29 16:18:13 文章来源:原创

3233阅读
3224阅读

公立医院采取“积分制”绩效核算方式的“五大好处”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8 14:40:40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毕业于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国内首批卫生管理学士,健康教育副高职称,公共卫生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医学教育、医政管理、医院职业管理及心理咨询35年。出版有《把脉中小民营医疗:无障碍思想探索》、《现代医院管理模式:无障碍管理》、《医疗服务产品解决方案》三部医院管理著作,发表医学、心理学及医院管理论文30余篇。是国内著名的无障碍医院模式理论及实践创导者之一。早上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