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万祺:直联结算比直接结算好,内蒙模式探索了很不错的长效机制,结算主体是医院。
评论员H:医院不欠帐了,但现实条件下好多医院要因周转而危机四伏。
码万祺:内蒙方案医保会对医院预拨一些,不给点压力,机制没办法建。新账新办法,老账老办法,专账专办法,医院财务需要大办法,大讲精细化管理方法。
评论员H:预拔的资金量如果远远不够,怎么办。
码万祺:预拨的资金量,是与专门要管的集采药耗结算金额,之间来做一些专门匹配。不是所有产品条线都做直联结算。
评论员H:有选择性。
码万祺:是的,必须有选择性,目前主要夯实集采回款。资金有了,逻辑有了,落地有了,剩下一些技术性问题,可以运行中完善。
评论员H:时间换空间。
码万祺:为企业参与集采谋一些合理合法、市场可承受的财务回款权益。
评论员H:现在医院绝大部分亏损状态,都靠欠供应商款项保证现金流。
码万祺:嗯,这种现象是毒药,不利于医院高质量发展,会带病发展。争取进入一个良性可持续循环轨道。高质量发展不仅在速度,更在质量、责任,也包括对合作供应商的基本责任。
评论员H:其实现在供应商还没有出现不愿供应的状况,说明他们还是有利润的。而一旦完全卡死,可能会影响医院的医疗服务供应问题。
码万祺:这个风险值得认真重视。
评论员H:我还有一个观点,就是货款越及时,他们做临床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反而会推动相应的药品耗材的上升。
码万祺:这是挑战,但问题本源不出在这里,还是应该通过综合机制加以引导。医院直联结算已经有开始,等运行成熟也可能适时结束。
笔者感触:
医院直联结算对医院医生有一些切实影响,
比如:可能更倒逼医院医生倒向落选药品、集采外药品的使用。那么,医院直联结算这种模式工具,或者医院回款期限的法律规范,有没有可能扩围?相应地,可能需要较大规模的老账纾困资金做过桥资金。
又如:医院直联结算中,医保预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笔永远不能被医院任意支配的专户资金。这个钱的具体金额可能等于中选报量乘以中选报价乘以品种品规数,这倒逼医院医生要用好集采药品到临床。
再如:在医院回款仍可以拖延,有回旋余地时,资金实力较厚的药批、药厂才承担得起拖账。从药批、药厂的经营利益看,这种合作模式是否健康?假如不被拖账,就不好做业务。这个概念有无必要变一变。
再如:既然医院直联结算中,医保预拨的,假如是一笔永远不能被解出来的钱?放着份额在那,不用白不用。而仍能对医院展期回款的药批、药厂,也不用白不用。使得医院医生要有一些生动的使用节奏。
再如:医院直联结算中,医保预拨的每一笔,假如都是与具体药耗集采执行计划直接匹配的。某种意义上,是从要素层面画好了版图。随着耗材集采版图可预见地扩充,临床耗材使用渗透将非常具有想象力。
感谢黄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诸任之 时间:2023-09-23 16:52:3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09-23 16:49:0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09-23 16:48:3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09-22 17:51:5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陈昕禹 时间:2023-09-22 17:48:50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09-22 17:22:12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