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融资
口腔连锁“金种子”传来新动向
据报道,近日,咿呀口腔医疗集团宣布完成了来自方源资本数亿元的独家投资,并在同期完成了对上海旭海英博集团的战略收购,咿呀口腔升级为咿呀英博集团。
据了解,英博集团旗下拥有近10家口腔医疗门诊机构。
本次收购完成后,在咿呀口腔原有的46家口腔医疗机构基础上,咿呀英博集团将合计拥有56家口腔医疗机构,门店分布在覆盖上海、北京、湖北等8个省份27个市县。
公开资料显示,英博口腔源自上海,是一家连锁型口腔诊疗机构。现已在全国四大主要城市开设上海外滩旗舰店、成都店、苏州店、杭州店、昆山店等。
其中上海外滩旗舰店坐落于外滩繁华地段,总面积约达2000平米,设有“口腔种植、口腔正畸、牙齿美白、美学修复、牙周治疗、儿童口腔”六大科室。
而这次收购它的咿呀口腔(现咿呀英博集团),于2003年在湖北恩施成立。
2020年,咿呀口腔摘得胡润研究院2020中国10强民营连锁口腔医疗服务机构等荣誉。不仅如此,咿呀集团还曾获得恩施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被评选为湖北省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
截止目前,咿呀口腔的业务已覆盖上海、北京、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四川、重庆共8省(含直辖市)27个市县,拥有50多家口腔机构。虽然机构数量不及在2022上半年就已拥有65家口腔医疗机构的 “牙茅”通策医疗,但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扩张速度。
关于咿呀口腔的发展历程,据“支点财经”2022年一篇题为《咿呀口腔:搅动市场的“鲶鱼”》的文章描述,咿呀口腔也是一家由医生创业开办的医疗集团。
2003年,咿呀口腔创始人、董事长,曾经的口腔科负责人晏峰在恩施开设了一家牙防门诊,2006年更名为“咿呀口腔”,并在2008年建设分院。
由于注意到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很多高水平医生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公立医院,三四线城市的口腔诊疗需求极为迫切,晏峰开始确立“深耕口腔种植、正畸业务,在武汉、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整合优秀的医生资源,同时扎根三四线城市,解决普通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痛点”的核新扩张方式。
此后,咿呀口腔又采取了“向上游供应商采购植体,降低采购成本”、“让牙医规范流程、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等措施降本增效,降低价格,放大需求。
而今,在采访中,咿呀口腔的董事长表示,未来咿呀英博集团将融汇两家企业的优秀基因,立足基层、推动普惠医疗发展,通过将北京、上海的医疗资源和管理理念带向更广大的基层市场,让基层老百姓也能享受优质的口腔服务。
民营口腔
未来还有哪些挑战
口腔是一个千亿级的大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的规模由2015年的人民币433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人民币83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9%,并于2025年达至人民币2414亿元,预测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23.3%。
但是,整个口腔市场又是一个极为分散、缺少全国垄断性机构的行业格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0年按收入划分排名统计口腔医疗服务商,前五名份额分别为通策医疗2.4%,拜博口腔2.4%,瑞尔集团1.5%,美维口腔1.4%,欢乐口腔0.8%,合计8.5%。
近年来,行业里有多家口腔连锁品牌相继上市,更是带火了这个赛道上下游的投资。
纵观整个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真正形成全国跨区域连锁的品牌主要有瑞尔口腔、美维口腔、赛德阳光等,还有一些区域连锁品牌比如牙博士、恒伦口腔、西安小白兔等。这些都是优秀的口腔连锁,主要占据在省会城市,主打中高端口腔市场。
不过口腔医疗打入基层,还存在“群众口腔护理意识不高”等问题,需要花更大经历进行市场宣传和运作。不过极端的宣传和折扣,也可能绊住医院发展的脚步,需要在宣传和提升医院品质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此外,咿呀口腔创始人晏峰曾坦言,口腔连锁中更大的难点是“连锁”,包括锁客户、锁现金流、锁标准化,其中又数“标准化”最难。
标准化就是以单店为模型,包括医生的技术操作层面,以及企业的各项管理,均达到可量化、可复制的标准,希望可以减少对稀缺医生资源、手工作业的高度依赖。
口腔医疗虽然收费高,但人力成本、耗材成本也高。新执行的种植牙集采政策,或许也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更多变化。
来源:投资界、36氪、支点财经、民营院长俱乐部
作者:潇潇破碎 时间:2023-05-29 17:39:20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15711478394 时间:2023-05-29 17:24:3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lengxue 时间:2023-05-29 16:56:3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医美现象 时间:2023-05-29 16:48:2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15711478394 时间:2023-05-29 15:25:1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15711478394 时间:2023-05-29 10:15:51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