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库查询有关“DRG/DIP支付改革和医务人员满意度”的文章鲜有之。
可能的原因有:
1、 有些地区/医院还没有开始改革
2、 有些地区/医院开始没多久,医务人员还没有感触
3、 有些地区/医院已经执行DRG/DIP支付,但没有做过这方面调查
4、 已经有绩效考核中的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无需考虑再做DRG/DIP支付调查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2年12月发布的《关于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中提到:在医务人员满意度方面,医务人员满意度与2020年相比基本保持平稳,但是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流程较为繁琐等,仍是目前医务人员反映的普遍问题,尤其是初、中级职称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薪酬待遇等需要得到更多关注。
这个结果和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熹阳等发表的“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满意度现况调查”结果相似。外在因素中“我的报酬与我所做的工作的量”和“该工作的提升机会”两项低于平均分。
(该调查开展于2020年。而国家医保局发布DRG支付改革于2019年10月,发布DIP支付改革于2020年10月。)
从以上两则结果看,医务人员对自己的“投入产出比”还是颇为关心,并且看似初、中级职称医生的需求更高。
然而,最近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的曾旖旎等发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山东省三级公立医院薪酬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中提到:相较于其他员工,拥有正高级职称员工在薪酬水平、薪酬分配、总体福利3个维度的满意度最低。
从这个结果看,似乎DRG/DIP支付改革让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结果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果原来多数不满意来自初、中级职称医生的话,现在连高级职称医生也有不满意了。
该文没有具体说明结果背后的原因,而最近一些新闻可能可以印证:
从这些文章的描述看,医务人员降薪和医院亏损有关,同时医院亏损和医院大量负债有关。我的意见是原来就算负债,医院认为可以通过快速增长获得的收入或利润来弥补,但这一切被DRG/DIP支付改革打断了。
因为医保总额预算下,每年医保的增长幅度可能远远小于医院期望的增长速度。那么医院为了还债,不得不降低成本,譬如人员薪资。
同样降低30%的薪资,高年资员工的降薪绝对值肯定大于基层员工。这就造成高级员工的满意度明显下滑。
其次,DRG/DIP支付实施后,绩效考核和奖金分配也会发生变化。
原来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在DRG/DIP支付后不一定行得通。因为医院得先看有没有医保结余,甚至分科室看有没有结余。而不是仅仅看医院、科室总收入。
有结余,当然可以分配奖金,没有结余的科室怎么办?
如果把有结余科室的钱分配给没有结余的科室,怎么分?
尤其是非手术科室在DRG/DIP支付下,结余很困难,造成改革前多收治患者多收入,而改革后收治患者越多反而越亏钱。
很多医疗机构还没有根据DRG/DIP支付带来的影响做薪酬分配改革。导致医务人员工作没有了方向和动力,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年代。
最后,DRG/DIP实施后,对于医务人员工作流程也发生变化。
譬如
病案首页、医保结算单等表格内的主要诊断、主要治疗方式书写习惯改变。
加速床位周转的各项流程变化。
采取创新诊疗模式是否影响医保支付的困惑
甚至如何与医保部门进行分组谈判(不仅限于组数、权重/分值、价格等)
等等
以上这些,你会发现和医疗水平提升可能关系并不大,但都是因为实施DRG/DIP支付改革后所发生的,意味着医务人员需要改变原有习惯,适应新的工作习惯。
在适应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各种被扣钱的可能。
因此,当医保DRG/DIP支付改革开始后,医疗机构相应的配套改革是否跟上,尤其薪酬制度改革、运营管理制度改革等,要知道当年三明医改,医务人员的薪酬是整体上升的。
最后,我估计现阶段没有多少医保部门、卫健委会主动做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调查,尤其是针对DRG/DIP支付改革的,按某些医院领导所说:先熬过这个难关再说吧。
来源: 诸任之谈医学人文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30 17:04:5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7:02:5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30 16:56: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4-29 16:18: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29 10:58:2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8 14:40:4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