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GPT将颠覆医疗,我们该怎么办?

23年06月26日 阅读:5000 来源: 陈奇锐原创

  我们必须强迫自己想象一个拥有越来越聪明的机器的世界,而且他们最终将在几乎所有方面超越人类智能。


  GPT是一种基于网络大数据、用预训练算法支撑、用于内容生成的计算机模型。GPT4.0是使用GPT技术做出的一款商用互联网产品。


  GPT4.0之所以在全球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它是第一种能够商用的AGI产品。在技术上,如果之前我们熟悉的语音识别、“刷脸”等视觉识别,仍然停留在“感知智能”,那么GPT为代表的AGI将让人类社会进入“认知智能”阶段,能够解决很多场景的不特定问题,这就比较像人的智能了。


  在AI研究领域,感知智能只是开始,而认知智能才是“深水区”,GPT4.0作为全球第一款推出的商用AGI产品,就仿佛第一台蒸汽机推动的火车问世、第一盏电灯在城市中点亮一样,宣示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由于GPT4.0的推出,人类现在已经从信息化时代,踏入了“AI时代”(上述观点和对比未必全部恰当,仅用于不了解AI技术的读者来对比参考)。


  回到本文的主题:AGI将给医疗带来什么影响?


  正如OpenAI创始人萨姆·奥尔特曼在该书序言中所说:“这些(医疗)领域面临着巨大挑战……AI具有一定的潜能来应对这些挑战,例如通过提供更优秀的辅助工具来减轻行政文书负担,进一步提升专业人士在各种医疗条件下的诊断、治疗、预防和研究工作效率等”。


  对于医生们来说,GPT的确能够带来很多便利:


  1.医生们能够通过与它对话来做知识更新。GPT的博闻强记、不倦学习无人能比,所以GPT可以根据医生们的兴趣,就一个专题,替医生们学习指定的文献(包括指南和论文),并能联系广泛的材料,和医生开展讨论和对话,给出简繁得当的建议,这无疑将让医生们的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2.医生们可以用GPT来完成辅助诊断。在该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发病率十万分之一的罕见病病例,GPT在学习了输入病历后,很快就指出了疾病范围;在医生第二轮补充诊断信息后,又做出了正确的诊断。作者认为它的表现超过99%的医生——实际上只有极少数专科医生才能够做出如此准确的诊断,99%的概率显然是低估了GPT。同样,在6月16日的直播中,张强医生也提到了一个病例,在张强医生和它的对话中,GPT两轮对话就确定了疾病,并给出了肿瘤转移的常见范围;


  3.医生们可以用它来辅助做科研。上面提到GPT可以阅读文献,并做摘要、写综述,和医生们开展有关问题的交流。如果医生们需要,它还能够根据提示设计临床研究方案。在临床数据出来后,GPT甚至能够按照明确的要求,完成部分文书工作。正因为它的功能如此强大,一些美国高校已经禁止了学生们用GPT来写论文;


  4.尽管上述的场景已经非常令人振奋,但我认为当前最容易落地、最主要的场景是用GPT来辅助完成大量的医疗文书工作,包括写病历、写医嘱、写医疗保险文书、写患教材料等。考虑到美国医生50%的诊疗时间都用于写医学文书了,GPT无疑能够让医生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更丰富的知识,更好的和患者沟通。


  如果GPT只为医生们所用,这无疑是最好的时代。但医生们并不是GPT唯一的用户,患者们也能方便的使用它。对患者而言:


  ——他们可以通过和GPT对话,更准确了解自己的疾病相关知识(之前很多中国医生们抱怨患者在百度上获得医疗信息,今后这项工作很可能转向GPT);


  ——如果具备相应的知识、且设问恰当,GPT能够给出具体疾病诊疗的建议,就具体的药物、检查发表意见,尽管它很谦逊,一定会提示患者要和医生讨论,但考虑到它是一个通用的AI,实际上患者们能够得到的信息并不比医生们少;


  ——患者也可以拿着医生们的诊断和处方来咨询GPT的意见,这无疑会对医生们的诊疗行为形成有力的监督。


  所以该书的作者,在书中提出,未来的医疗将由“医生、患者、AI”形成新的三角关系。在该书作者对未来医疗的憧憬中,AI将全程参与诊疗,并且实时和医生、患者互动。想想这样的图景,如果有那么一天,未来的医疗将和今天有多大的不同?!


  GPT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不止这些。


  张强医生在6月16日的讲座中提到,他已经在用GPT来做医疗管理了。在领导力、薪酬等通用管理知识方面,以至于“现在下属管理上有疑问时,已经不需要再找我了”。


  除了在诊疗、科研、管理等方面,很容易想到,医保方面,也可以用它来判断诊疗手段的合理性,从而给医生们的诊疗行为加上监管。


  AGI将怎么改变医疗?


  奇锐认为,它将颠覆医疗。


  颠覆将在何时发生?


  改变医疗业的从来不只是技术——政策改革、技术突破、商业模式创新,三种力量共同作用,一起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就在我写作这篇短文的时候,6月23日早上一位关注我们10年以上的老读者找我(是我们早期的热心读者)。她在上海某三甲医院住院,希望我能够给管床专家“打招呼”。因为患子宫肌瘤,她在老家做了一些有创检查、还做了手术,但效果不如人意。查询指南后她发现,指南并不提倡做有创检查,在丧失对老家医院的信任后,她决定到大上海看这个“小病”。


  你看,即使我们已经踏入了AI时代,但普通人看病仍然要“找熟人、打招呼”:


  ——技术进步再快,也解决不了制度缺陷带来的医疗系统问题;


  ——技术进步再快,我们也仍然希望找到一位能够信赖的医生。


  在AI时代里面,医生们既往依赖的强大学习能力不再是优势,对于医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再是独门秘笈,对于疾病诊疗可能也会丧失“控制权”,今后我们该怎么办?


  该书的作者皮特·李在后记中写到:我们必须强迫自己想象一个拥有越来越聪明机器的世界,而且他们最终可能在几乎所有方面都将超越人类智能,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之上深入思考自己希望这个世界如何运作。


  他还建议说:我们要从今天开始,共同塑造我们的AI未来,以期实现单凭人类或者单靠AI均无法实现,而人类与AI结合却可以完成的目标,达到更高的成就。


  这个选择的权力,仍在我们手中!


  来源:医学界智库(有删减)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3595阅读

2024,医美人在“狂飙”!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04-30 17:21:55 文章来源:原创

1796阅读

村医外出,叫妻子“搭把手”,被罚款一万二:罚完后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30 17:09:54 文章来源:原创

3549阅读

章铭老师等,对集采、医改的贡献不可磨灭(上)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30 16:58:46 文章来源:原创

3627阅读

国家医保局“开门问政”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迎来“东风”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4-04-30 13:58:47 文章来源:原创

4977阅读

三明年薪制实际情况公布,矛盾或不少、存量再改革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30 10:22:32 文章来源:原创

713阅读

风雨医美路,一个人的长征。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04-30 10:19:20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医疗业综合性职业生活全媒体《医学界》创办人,服务医生,改善医疗,做医者爱看的媒体是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