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价格政府可以定得大体对,因此没人为了打车给司机送红包。但医院系统是几千种要素的定价,政府搞对的可能性很小。一旦相对价格定错了,会受惩罚的:收红包、送回扣、舍弃老药和传统服务。
不要对一揽子的医改方案抱过高的期望。医改的涉及面非常宽,写在纸面上的方案是不是真行得通,要做了才知道。医改要注意吸收地方改革的经验,并给地方的多样化探索留下足够的空间。
好医生贵,就会有更多的人去学医,参加医生服务的供给;好医生贵,就不容易行为歪曲,至少监管的成本不像现在这样高。
目前比较有把握讲的,就是医疗服务可以也应该充分参考各行各业成功的改革发展经验,不要搞垄断,不要搞强制,不要试图政府大包大办,更不要认为,似乎宣布了政府主导的医疗体制,比价规律就真的不管用了。
笔者感触:
第一,有代表性。在医疗服务价格的每大类(一级、二级)同时都有一些“点”上的定价标杆,作为灯塔,照亮周边。也就是说,明知医价设计、制定会很困难,但坚持做难的事情,虽然不一定正确,但也不完全错误。这不是做无用功,恰恰是做现实。比价关系,不能总之停留于空想,要落到实际,要在落的过程讨论。笔者将此视为覆盖全行业的大闭环的构建。
第二,有差异性。总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水平,这是趋势。但具体落实的节奏和方法上,“好医生贵”好比接地气的水塔,可以获得比较多数的价值认可,能够调动更多医生向上努力、看齐。避免造成“大锅饭”“机制失灵”。笔者将此视为覆盖全组织的小闭环的构建。可以说,医疗服务价格水平可能要有两条线:一条类似于专用线,一条类似于通用线,嗯嗯。
第三,有空间性。这里有两个辩证应用:一方面,“给地方的多样化探索留下足够的空间”“不要认为,似乎宣布了政府主导的医疗体制,比价规律就真的不管用了”,可经营;另一方面,“不要搞垄断,不要搞强制”,仍然要可监管。医价改革再难,也要勇于探索。这是对医疗服务供需、支付予以重视所必须的,面对浮亏、浮盈,将构建宏微观的动态与稳态。
感谢周其仁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09-26 17:19:2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09-26 10:07:3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09-25 17:32:4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09-25 17:03:3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3-09-25 16:47:1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秀华 时间:2023-09-25 16:45:0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