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X:超出支付标准部分,怎么办
码万祺:掏兜处理?或者逃单,如果患者逃单,医院连医保那部分钱也拿不到(因为没有结算,遑论直接结算)。
医院都是零售式的收钱,如果敢“先看病后付费”,可能促进DRG效率及结余,因为如果你收得太狠的话,患者逃单或检举的可能性大些。
笔者感触:
有可能催生一类医疗科技创业企业,就是帮患者捂紧口袋,在支付前一秒叫停,或者先付后追。逻辑就是匹配病案首页、结算清单,看患者是否高低倍率病例,为什么是。在就医过程就收集建立患者健康档案,每天还不断抓取新的字段、数据集合。不过这样肯定得罪医院,所以是不为医院搞信息化供应商的一些人来做。
支付拦截或维权型平台,调数据,搞事情。
这是典型的医保数据应用业务,患者授权,这类医疗科技企业也头铁。
感谢徐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25 16:57:25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4-25 16:09:4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23 13:37:4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村夫日记 时间:2025-04-23 13:37:4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陈昕禹 时间:2025-04-23 13:37:44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23 09:05:2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