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国还有很多PDT公司,但由于缺乏可规模化的收入,自身无法成为一种商业模式。
其实,在美国规模最大的一直是无处方数字疗法,PDT只是数字疗法的支流。
为何数字疗法到中国后PDT却变成了主流?原因主要有两点:支付和用户。
由于缺乏企业支付而不得不依赖于C端市场,PDT这一数字疗法的支流到中国就变成了主流。但是,在缺乏支付和用户的前提下,无论是成长性还是可规模化,处方数字疗法在中国都不具备发展的条件。
笔者感触:
美国有很多PDT公司选择了使用处方,因为处方是企业的护城河,是面向科学家、患者的好说辞。
美国医疗健康市场非常注重处方执行,是PBM模式、管理式医疗、药店经营等的重要运行基础。因此,美国数字疗法从业务视角看的主流逻辑,到底是不是以处方为载体?这是个具体深刻辩证。
为什么要有处方数字疗法?处方就是一种加强型的管理,也是向严肃医疗、临床医疗的现实贴靠。就是要避免泛滥为泛泛的健康管理,这是很要命的。你可以说我的产品烂,但你不能说它烂大街。
所以,就是围绕数字疗法生存所需,直面支付和用户的局限性,处方数字疗法是中美的共同选择。
有了处方,就可以建立交易秩序,用户不愿意付费,或者用户付费不稳定,都会有一些约束改善。在用户视角看,也可能更加相信、更容易做出决策。请注意,是决策,而不像吃自助餐那么随便。
数字疗法,就怕泛泛。产业怕,用户也怕。所以画一个圈,有些仪式感和管理框架,是挺好个事。
美国为什么没做起来?笔者感触还是美国处方市场太强了,处方数字疗法还没挤进去,需要过程。非处方的数字疗法,也可能是处方数字疗法的母池。不仅是由于科学、管理,也因由文化、商业。
遇到困难,和困难多聊聊,闯过困难。几乎所有护城河都是这么来的,而绕过去就降低了段位了。
缺乏用户和支付,处方数字疗法目前处在自由泳学习的第一阶段:腿部动作。加上脚蹼就会很快。退一步讲,并不是所有药品都是重磅。处方数字疗法胜在心力心气,比一般价值重要的就是信心。
感谢村夫日记平台对本文的启发。
笔者按:
处方数字疗法的内涵,粗分可以有三重。第一重是药监部门审评通过的,予以管理背书;第二重是医疗行业临床医生参与的,予以服务融合;第三重是医保商保部门支持的,予以方案定制。这三重不一定要全部具备。所以,处方数字疗法也不是越做越小的概念,很有想象力。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1-24 16:34:3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5-01-24 16:00:3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海军 时间:2025-01-24 14:05: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1-24 10:44:00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5-01-24 10:42:1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齐厄 时间:2025-01-24 10:37:28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