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应邀考察调研了金华下属某县(市)下面一个镇的一家民营专科医院。回来路上,很有一些感想和思考,于是便把它写了下来。
这是一个百强县(市)下面的一个乡镇,离县城大概20公里左右,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强。常住人口7万左右,流动人口3万左右。镇上有一家卫生院,是市中心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并挂名中心医院XX院区,有40多张住院床位,住院需要排队。还有一家公办民营医养结合机构,养老为主,有百来张老年病住院床位,满员。还有就是这家纯民营的专科医院,业务用房面积6000多方,可开放床位近百张,但基本没有开展业务。目前除了每天万把元钱营收的一点专科业务以外,没有开展其他业务。
像这样的地方有很多。2024年,本人在浙江省内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金华、台州7个城市的100多个5万人(且基本都在7万)以上的次中心(县城以下)城镇进行了调研,发现,除了卫生院,设有一级以上综合医院的地方不到30%。这些城镇,绝大部分离最近的综合医院距离或车程都在20公里或半小时以上。这可还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浙江,可想在中西部其他地区,这些城镇可能会更远、设置综合医院的可能性更小。
针对这类地方,我们不妨从医疗服务供需两方面来做个分析。
首先从供方来看。一般当地肯定有一家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没有一家像样的二级综合医院。基本医疗仅限于一般的内外妇中医口腔等基础病就诊、慢性病复诊,很多无法开展一些简单的一类手术、甚至门诊手术。本镇居民的本地就诊率从人次来说应该在50-60%以内、费用来说应该在30-40%以内。中国医改,医共体建设热火朝天。医共体最大的恶,是把下级医院锁死了,卫生院成了上级医院的一个分支机构,没有了任何自由发展的空间,技术与服务能力持续下滑,优秀人才上调,优质病源全部上输。几十年前卫生院还能开展的一些治疗,现在基本都不做了。国家一直在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只是我们不知道,国家强调的基层,到底是乡镇,还是县城。
其次从需方来看。就近就医,一直是医疗服务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与教育,一直以来作为城镇居民居住地的最重要的基础配套,医疗质量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为当地百姓所关注和看重。无论从方便性、高效性、经济性,还是最为重要的救治成功率来讲,就近就快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我们来看一下美国的医疗机构分布、居民就医方便性与我国之比较。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美共有5564家注册医院,现有人口3.29亿,平均5.93万人有一家医院。以距离来看,约18%的美国人住家离最近的医院在16公里以上、24%的人居住在离医院8公里到16公里的距离、58%的人居住在离医院8公里以内的距离。市区居民平均离最近的医院约7公里、城郊居民约9公里、乡村居民约17公里。以路上开车所需时间来看的话,市区居民平均耗时10.4分钟;市郊居民平均耗时11.9分钟;乡村居民平均耗时17分钟。
再看中国。截止2023年底,中国的医院数量为38355家(不含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口14.08亿。平均3.67万人就有一家医院。从人均医院数来看,中国要远高于美国。至于中国目前居民到医院(不包括卫生院)就医的平均车程、距离还没有看到具体统计数据,但我想,上述各项指标,中国县城以上市区、市郊居民就医应该会更方便,而农村山区居民的数据应该要差很多,就是就诊车程、时间会更长。因为,在中国,98%以上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全部集中在县城以上中心城市。
再看看这一年我现场调研看到的几家位于次中心城镇的二级民营综合医院。浦江二院(位于浦江黄宅镇)、温岭东方医院(位于温岭大溪镇)、东阳花园田氏医院(东阳市南马镇),三家医院均属于社会办二级综合医院,位于县城以外的次中心城镇,离县级医院距离基本在15公里以上,车程基本在半小时以上,也是本镇唯一一家二级综合医院,办院时间都在10年以上,目前门诊量都在300人次以上(这里特别强调一下,门诊量是一家医院品牌和生命力的晴雨表,一家二级及以下医院,门诊量能够持续保持在200以上,这家医院就没有生存之忧、除非自己灭),营收1个亿以上。尽管个别医院因其他原因出现一些困难,但自我运营与发展,都是可以高枕无忧。
记得前阵子我在一篇短文里写到,“区位城镇所在地离最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车程在1小时以上,且半小时车程半径范围内,常住人口在5万以上,可以办一家150床二级综合医院,只要做好一些基本医疗项目(二级乙等定位即可),留住80%患者就医,就能实现10000万营收(按人均费用2600元计)。这类医院的优点,不动产使用成本低,区域内无同行竞争(协调好卫生院关系),营销成本低,医院业务可以保证长期稳定,利润肯定且偏高。目前,国内依然存在很多缺医少药的这种偏远地区,沿海发达地区也有,西部内地更多。这些地方无论从投资的社会价值还是经济价值角度,都更值得投资。可惜我们很多医院投资人的目光总是投向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县城及以上大城市。”
今天调研了这个镇,以及这个镇的医疗资源情况,结合近期的一些调研和思考,我们可以进一步肯定这个认识的可靠性。也希望能给尚对医疗健康产业、社会办医抱有兴趣和信心的投资人一个参考和建议,把投资医院的目光,转向县城以下的次中心城镇吧,那里的医疗需求更迫切,投资前景更光明。这也是社会办医投资人的最后一个好机会。
2025.1.16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2-01 12:04:3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1-24 16:56:2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于斐 时间:2025-01-23 14:03: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1-22 16:40:3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1-21 17:01:1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林逸轩 时间:2025-01-20 17:49:29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