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好后,总感觉这是在为行业发声,于是便发给了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郝德明会长,请他意见。早上,郝会长回电,他说看了两遍,内容很好,但是与我说到:你好长时间不参加一些会议和活动了,对行业的情况有些不了解。针对现阶段非公立医疗机构,目前上面的意思重点是整治和规范,也就是2019年6月卫健委十部委《关于印发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出台的背景,后续待非公办医行业真正规范后,高质量发展肯定要启动。电话聊了半个多小时,郝会长还传递一个信息:新医改之下,国家对公立医院的定位与管理模式将进一步做强化公益性和基本性改造,这样,将会给非公医疗让出更大空间。非公医疗完成规范化整治后,肯定会淘汰很多医院,最后留下来的,就是中国非公立医疗行业的主力军、生力军,将与公立医疗机构一起,跨入高质量发展行列,协同作战,成为国家人民的健康保护神。在此背景之下,这篇文章发的有点早,但兴许,对很多有强烈规范意识、努力自律、逐步规范且希望提前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医院和投资管理人来说,有所帮助。 2025.1.27】
2021年5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2年11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卫生健康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公立医院已紧锣密鼓全面启动高质量发展,接下来要看非公立医疗机构了。
非公医院发展20多年,从无序扩张开始,机构总数已经超过公立医院,医院管理粗放、规范化不够、低水平运营、经营艰难,等现象普遍存在,非公立医疗机构现状亟待改变和提升。2019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显然,在公立医院全面重视高质量发展的当下,非公医院仅有规范化建设是远远不够的。非公医院管理和运营质量也亟待提升,否则与公立医院的差距将更加拉大、生存发展将会愈加困难。
非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怎么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文章。
首先,依法行医,依规办院。
这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求。非公医疗界,违法违规、野蛮生长曾经是普遍现象,至今依然不乏存在。这一点,全体非公医院投资人、从业者,都必须要通过行业自律、医院自检、个人自重,全面、彻底地地抵制和杜绝非公医院突破法律法规红线的行为,让非公立医疗机构必须进入到一个合法合规运营的轨道上来,唯有如此,非公医院后面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才可以谈高质量发展。事实上,20多年以来,非公医疗投资人、从业者,在这方面吃过的苦、血的教训,多且深。这个基本问题不解决,非公医疗的路就走不远。
其次,力争进入国家行业体系,享受行业公平。
通过行业协会(最高层面,有近年来在非公医疗界影响力和作用不断提升的中国非公立医疗结构协会,下来各省、各市、甚至部分县区都有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或民营医疗机构协会)、自身努力与争取,尽可能进入地方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区域医疗规划体系、急救体系、公卫体系、医共体医联体、重大疫情救治体系等,力争享受政府同等待遇。符合条件的非公医院可以争取加入地方龙头公立医院牵头的区域或城市医疗集团。
三,重视学术科研,强化学科建设。
学术科研和学科建设,是非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一直以来,学术科研、学科建设都是非公医疗机构的弱项。
非公医疗机构一定要重视学术科研,在抓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要同步抓好学术科研工作。医院必须要结合自身重点特色专科,建立机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专家重视学术和科研,培养非公医疗机构的浓厚学术氛围,避免非公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医疗工匠”。
除少数具有可靠实力的非公医疗机构可以搞大综合,绝大部分非公医疗机构应该清晰的定位自身特色学科建设,不能搞大而全,即以公立医院的补充的角色,做好学科定位。建议以慢重症、老年病、老年康复与护理、医养结合、骨科、血液净化、精神科、医美、体检、妇科等为重点发展和建设专科。在这些专科方面,力争走在行业前列,或至少可以与公立医院同起坐。各医院也要在各自地方建设一两个行业龙头科室。社会投资人尚可以尝试一些独立机构的建设与运营,如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中心、血液透析中心。
非公立医疗机构也要重视信息化与智慧医院建设,同时关注适宜人工智能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四,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首先,非公医疗机构必须明确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分界,并做好自己医院的选择、把性质定下来。个人建议,如果是以投资、赚钱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人,等,应以营利性医院定位较好;以回报社会为目的的大型集团或真的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可以选择非营利性医院定位,毕竟,目前政策,国家对非公立、非营利性医院是明确大力鼓励和支持的,可能还会有些实质性优惠措施。但有一点,务请注意,随着社会办医行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成熟,如果为了图政府支持政策而选择非营利性医院,那么后面你要变相分红的法律风险是相当大的。而且,让如果你要“非改营”(非营利性改制为营利性)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我们原来旗下有两家非营利性医院改制为营利性医院的经历真是历尽千辛万苦,甚至还出现过意外的风险。
其次,非公医疗机构都要引进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无论你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制度包括行政制度、财务制度(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区别)、采购制度、业务制度、人事制度,等。
当下,出现了很多非公医疗集团,旗下有多家甚至几十上百家医疗机构,这个时候,集团化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非公医疗机构的集团化管理要比单体医院管理或其他非医院企业集团管理的难度大很多。集团化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把人事、财务和集采三方面管理抓好,这三方面工作抓好了,那么,你就控制了医院。我们的经验,非公医疗集团的管理,就是靠“3+1“(人事、财务、集采+内审)。
五,党建引领,全面建设非公医疗机构文化体系。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对医院来说,是文化治院。由于医院的特殊性,文化治院的意义和价值要比其他任何企业或机构都重要。所以,建立适合非公立医院的文化体系,可以让非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如虎添翼。
鉴于中国特色的特殊性,以及党建工作在中国非公企业、单位历经检验的实质性作用,非公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发展,一定离不开党建工作。我认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文化体系建设,应该是党建引领,抓好医德、公益、服务三方面工作。
党建引领之下,我们首先要建立明确的医德规范。无论中国祖训“无恒德者,不可以做医“,还是希波克拉底誓言,均告诉我们,医德是医院文化建设之首。”以人为本,以德立院“是我们一直的院训。
其次,医院必须坚守公益性!无论你是公立医院还是非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直白表述就是,不是每一个病人每一次服务都必须赚钱,就是“亏本生意也要做“!救命永远在赚钱之上!
最后,服务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很多医院,都在自己医院里推行“人本位“、”家文化“、”视患犹亲“,优秀的医院文化,熏陶出来的员工,肯定是把患者当成人、当成家人。
基于自己的实践和认知,我认为一是已经到了非公立医疗机构推行高质量发展的时候,二是非公立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定位在以上五个方面。
2025.1.26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1-25 10:02:0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1-24 16:56:2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于斐 时间:2025-01-23 14:03: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1-22 16:40:3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1-21 17:01:1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林逸轩 时间:2025-01-20 17:49:29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