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销存一直都是医保检查的重点内容。药品、耗材的经销存不符的情况,其实是定点机构的串换药品、耗材及诊疗项目、虚收、虚计或者内部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的结果。
定点机构对于药品、耗材的内控管理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进销存的自查自纠不单是为了平账,应付医保部门、审计等部门的检查;也要从中发现机构内部潜在的串换编码、虚计虚收等违规风险。
如何开展进销存的自查自纠呢?
一、自查的基础:
1、做好台账,台账中一般需要包含通用名称、医保信息业务编码、剂型或者型号、规格、生产厂商、有效期限、批准问号、数量、价格、批号、生产日期、入库时间、出库时间等信息。
2、台账建立的注意事项:
(1)定点机构的所有药品、耗材,不管是自费、医保的、还是单独计费,或是不另行计费的药品和耗材均需入账。
(2)同一通用名称的产品,只要医保信息业务编码、剂型或者型号、规格、生产厂商中有一项或多项不同;均需独立建立台账。
(3)台账需要与财务原始凭证、库存数据等相对应。如费用支出明细账、入库明细表、随货同行单、各部门领用明细表、药房销售明细表等与台账要相对应。
二、如何自查
医疗机构提取医疗机构HIS系统数据与相关台账进行比对。提取某一时间段内的相应药品、耗材或耗材对应的诊疗项目进行统计,与相应进销存台账进行核对。
从两方面进行自查,一方面是HIS系统该品种医药产品收费总额需要=台账中药品产品的总金额(某时间段的库存金额+某时间段初期金额+购进金额)。另一方面是HIS系统该品种医药产品销售数量=台账中药品产品的总数量(某时间段的库存数量+某时间段初期数量+购进数量)。
在自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关财务资料、库存数据、科室存货数据及配货数据的准确性。
三、自查的结果运用
原则上,台账数据和医院HIS销售数应基本一致。但考虑到结算周期、产品损耗、工作误差等各种因素影响;实际工作中,台账数据与医院HIS销售数不可能完全一致,检查人员应根据其药品、耗材的使用规模设定一定的误差阈值,误差在阈值范围内应属于正常情况。
(1)医院HIS数据大于台账数据情况。在确保台账准确性的基础上,考虑医疗机构内部科室可能存在串换编码、虚计情况的发生,或存在科室存在其他渠道获得相关产品的情况。
(2)医院HIS数据大于台账数据情况。在确保台账准确性的基础上,考虑损耗。如果损耗偏差过大,则考虑存在该产品串换为其他产品销售的情况;或相关科室漏记等情况。
(3)医院HIS数据等于台账数据情况:
在医院HIS数据等于台账数据情况下,医院HIS销售金额不等于台账总金额;考虑存在医疗机构无零差率销售问题或存在销售价格没有及时修改情况。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由于笔者知识储备欠缺;如有错误或遗漏,请于指正。谢谢!
来源:yb小兵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3-31 16:57:5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村夫日记 时间:2025-03-31 11:02:2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袁昆 时间:2025-03-31 10:58:1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晨晓 时间:2025-03-29 15:39:4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3-29 15:32:4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齐厄 时间:2025-03-29 15:30:01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