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管理

医院管理,就是这三抓!

25年03月28日 阅读:1265 来源: 元辰转载 IP属地:辽宁省

  在医疗改革风起云涌、患者需求日新月异的当下,医院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从大型三甲医院到基层卫生院,从繁忙的临床科室到细致的后勤保障,管理者们既要应对DRG/DIP医保支付改革带来的压力,又要在医疗质量与运营效率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


  在这场关乎生命与健康的持久战中,“管人抓人性、管事抓结果、管自己抓自律”的三抓法则,正成为引领医院管理破局而出的关键秘钥。


  一、管人抓人性:激发医疗团队的内在动力


  医院是一个人才密集型的组织,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各类专业人才是医院最宝贵的财富。如何管好这些人,激发他们的潜能,凝聚他们的人心,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首要任务。


  敢给利益,激励人才


  在医院管理中,利益驱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虽然医护人员选择这个职业往往出于对医学的热爱和对患者的关怀,但合理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同样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医院管理者应该敢于给予优秀人才应有的回报,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通过设立绩效奖金、提供晋升机会、改善工作环境等措施,让医护人员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被认可,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同时,医院还要注重构建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在薪酬分配、职称评定、荣誉表彰等方面,要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让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看到希望,有奔头。


  2.恩威并施,刚柔相济


  医院管理不是简单的命令和控制,而是需要恩威并施,刚柔相济。


  一方面,管理者要对医护人员严格要求,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在日常工作中,医院管理者应该经常深入一线,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


  同时,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也要敢于亮剑,严肃处理,以维护医院的秩序和形象。


  这种恩威并施的管理方式,既能让医护人员感受到医院的关怀和温暖,又能让他们明白服从管理是有价值的。


  3.淘汰庸才,优化队伍


  医院作为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组织,其团队成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医院管理者必须敢于淘汰庸才,优化队伍结构。


  对于那些工作懒散、能力低下、责任心不强的医护人员,应该及时进行调岗或辞退,以免他们拖累整个团队。


  同时,医院还要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医院;


  通过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团队。


  案例详解


  某三甲医院护理部曾面临离职潮的困境,护士流失率高达28%,夜班岗位常年空缺。新上任的护理部主任大胆改革,打破常规薪酬体系,建立了“星级护士”评价机制。


  夜班补贴大幅上浮,参与危重患者抢救可累积“急救积分”,年度积分前十的护士更能获得进修的宝贵机会。


  改革实施仅半年,夜班到岗率便飙升至98%,护理投诉率更是下降了63%。


  1. 重塑价值分配体系


  技术价值彰显:某骨科医院将关节置换术主刀医生的收入与患者术后康复指标紧密挂钩,术后并发症率每降低1%,团队绩效便上浮2%。


  隐性价值凸显:急诊科设立“黄金五分钟”特别奖励,对成功实施心肺复苏的医护团队即时发放奖金,激励他们在生死关头争分夺秒。


  成长价值投资:影像科推行“AI诊断辅助认证”,通过考核的技师薪资上调15%,并纳入人才储备库,为医院的未来发展蓄力。


  2. 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


  分层激励:对住院医师实施“阶梯式科研奖励”,根据SCI论文的影响因子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甚至匹配同等科研经费,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即时激励:开发“医德银行”APP,患者扫码即可为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专业水平打分,月度积分可兑换休假或培训资源,让优秀行为得到即时认可。


  跨科协作激励:MDT多学科会诊实行“牵头人负责制”,成功解决复杂病例后,牵头科室获得绩效加成,促进科室间的紧密合作。


  3. 构建人才净化与晋升机制


  某县医院曾因“裙带关系”导致CT室报告差错率居高不下。新任院长果断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医技科室实行“盲审制”,连续差错率超标的科室负责人自动解聘。一年后,该院影像诊断符合率显著提升,从82%跃升至96%。


  二、管事抓结果:加速医疗服务的提效升级


  医院管理不仅要管人,更要管事。管事的核心在于注重实效,提升效能。


  医院作为一个服务性组织,其最终目标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因此,医院管理者必须学会放手,让团队充分发挥创造力,而不是事事亲力亲为。


  目标导向,过程自主


  在医院管理中,管理者应树立目标导向意识,明确任务和目标后,给予团队成员足够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自主制定实施计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这种管理方式有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和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2.数据说话,量化管理


  医院管理必须量化,否则就会陷入主观臆断的泥潭。


  在医院运营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如患者满意度、医疗质量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等。


  管理者应善于运用这些数据来说话,通过数据分析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例如,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数据,可以精准发现医疗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


  通过医疗质量指标数据,可以客观评估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为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提供有力依据;


  通过经济效益指标数据,可以全面了解医院的运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为制定发展战略和财务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3.精简流程,提高效率


  在医院管理中,流程繁琐、会议过多是影响工作效率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管理者应敢于砍掉一切低效的环节,让组织运转如同精密的机器一般高效顺畅。


  案例详解


  浙江某三甲医院胸痛中心通过流程再造,创造了“生死时速”的奇迹:从患者进入急诊到完成冠脉介入治疗(D-to-B时间)仅需45分钟,比国家标准快了整整30分钟。


  这一成就得益于以下三大变革:


  1. 建立结果导向的流程优化体系


  时间节点精准管控:在产科推行“五色预警管理”,将待产孕妇按风险等级划分,确保高危产妇从入院到手术室的时间严格控制在20分钟内。


  空间动线优化升级:改造日间手术中心布局,形成术前检查、麻醉评估、术后观察的闭环动线,患者流转时间大幅缩短40%。


  智能辅助决策支持:部署临床路径管理系统,自动抓取电子病历数据,对偏离标准路径的诊疗行为实时预警,确保医疗质量。


  2. 构建数据驱动的质控网络


  过程指标实时可视化:在ICU病房安装智能床旁终端,实时显示患者APACHE II评分、液体平衡量等关键指标,为医护人员提供即时数据支持。


  终末质量全程可追溯: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高值耗材溯源系统,确保每个心脏支架都可查询其生产、流通、使用的全流程信息。


  管理决策智能化模型化:开发“医院运营数字孪生系统”,可模拟病床扩容、设备采购等决策对全院运营的影响,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3. 推行刀刃向内的流程革命


  砍掉冗余环节:取消门诊处方笺手写签名,推行电子签名后,患者取药等待时间缩短25分钟,提升就医体验。


  合并同类事项:将13个部门的采购需求归口至物资管理中心,耗材采购周期从15天压缩至3天,提高采购效率。


  再造服务场景:推出“诊间结算”服务,患者在诊室即可完成医保报销手续,减少60%的窗口排队时间,优化就医流程。


  三、管自己抓自律:铸就管理者的硬核实力


  医院管理者不仅要管好人和事,还要管好自己。管自己的核心是自律和进步。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带动团队成员。


  掌控情绪,保持冷静


  医院是一个充满压力和挑战的环境,管理者经常面临各种突发情况和紧急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必须掌控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智。如果管理者自己情绪失控,员工自然会无所适从,无法有效地应对问题。


  因此,医院管理者应该注重修炼自己的抗压能力,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果断。同时,还要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2.绝不拖延,迅速决策


  在医院管理中,决策拖延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优柔寡断的管理者往往会被淘汰。因此,医院管理者必须学会迅速决策,不拖延、不犹豫。


  对于需要决策的事情,要尽快做出决定并付诸实施;对于需要裁掉的人员或项目,也要果断放手,不要拖泥带水。


  同时,医院管理者还要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做出决策之前,要充分调研和分析相关情况和数据,听取专家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持续学习,不断进步


  医疗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新技术、新疗法层出不穷。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和满足工作的需要。


  如果管理者自己不学习、不进步,就无法引领团队走向成功。


  因此,医院管理者应该注重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阅读书籍、交流研讨等方式来拓宽视野和增长见识;


  可以通过实践锻炼、经验总结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让自己始终站在行业的前沿和顶端。


  实践场景


  1. 情绪管理的艺术与实践


  应激控制:在医患冲突现场践行“黄金30秒”原则,先隔离情绪再处理问题,有效化解矛盾。


  压力转化:建立“管理日志”制度,将每日工作压力转化为流程优化点,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能量管理:运用“四象限工作法”,合理分配精力,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学科建设等战略事项上。


  2. 决策能力的持续提升


  建立决策清单:制定《重大事项决策指引》,明确决策流程和标准,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完善决策机制:推行“决策复盘”制度,对重大决策进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决策方向。


  培养数据思维:要求中层干部每月解读《医院运营数据蓝皮书》,将关键指标纳入考核体系,提升数据驱动决策的能力。


  3. 学习进化的永无止境


  临床与管理双轨并行:推行“学科带头人轮岗制”,要求科主任参与管理培训,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跨界知识融合创新:组织管理团队参访优秀的医院,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将用户画像技术应用于患者分层管理。


  前瞻视野拓展培养:建立“未来医疗读书会”,系统研究精准医疗、智慧医院等前沿趋势,为医院未来发展蓄力。


  医院管理博大精深,需要管理者不断探索和实践。


  管人抓人性、管事抓结果、管自己抓自律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要旨。只有真正做到这三点,才能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团队;才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才能树立管理者的威信和形象。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医院管理者更要保持清醒和敏锐,时刻问自己:我是否真正理解我的团队?我是否能带领他们走向成功?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必须调整策略、提升认知、努力前行。


  作者:戴维


  来源:院长微课堂


本文由(元辰)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NTUyNTk4MA==&mid=2247518311&idx=1&sn=5361c3006cbe6e4ddb291d9fc79313a9&chksm=eac3be502e0802b19b3ee23c98e36617dc5d652f6e01a108c0f3aac14b3aa6329dffb4b6a44c&scene=126&sessionid=1743134017#rd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469阅读

领导者决策偏好手册---实践版要领20条

作者:蒋巍巍 时间:2025-03-31 17:33:37 文章来源:原创

752阅读

向上管理:10个技巧打造双赢职场关系

作者:蒋巍巍 时间:2025-03-31 11:25:50 文章来源:原创

788阅读

医改再破冰:预交金改革撬动绩效模式转型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3-31 11:07:54 文章来源:原创

761阅读

走上医院管理岗,一定要善于从“危”找“机”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3-31 10:28:41 文章来源:转载

1205阅读

医美机构的组织架构,怎么设计更高效?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3-29 14:04:38 文章来源:原创

1185阅读

绩效国考指标研讨系列2-- 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如何评价?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3-28 17:33:03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毕业于大连某医科大学,医学硕士。现任某民营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某大学兼职副教授。曾担任某大型医院总监,对医院管理与运营方面颇有研究,经验丰富。
宣传口号
成功是属于最先行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