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单位,用人都要唱好三部曲: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今天就谈留得住,谈谈社会办医如何能够留住人才,留住核心人才。
社会办医,本来就人才奇缺,优秀人才更是难得。能不能留住某个核心人才,关乎一个科室、甚至一家医院的兴衰。
近20年的社会办医实践,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也见多了,留住一个人才,兴一个科室甚至一家医院的有;流失一个人才,灭一个科室,甚至给医院大局造成影响的也有。曾因为能留住一个核心人才,当得知他第二天要与另一家医院签约,我奔赴数百里,夤夜赶赴他家,与他长谈到第二天拂晓,动情处,几度哽咽。最终还是打动了他,让打消了离开的念头。从而也了解到了他离职的原因,并不是他人想象中的待遇。让我知道了,留住专家,远远不只是待遇。
那么,靠什么留住人才?有一句口头禅,叫做: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三者留人,应该不会有错。具体有哪些细节呢?本文就经历过的一些人与事,做些分享。
主动关心和调薪,要比被动好很多。要主动关心人才待遇的合理提升,避免让人才心寒。须知,身体寒冷可以加衣,心寒却很难复温。如:对自己培养的人才,医院一定要注意其待遇的合理提高。经常有一种现象,一样级别、水平的技术人员,引进的待遇总要比原有的人员高出很多。这会让自己培养的人才寒心,甚至会离开。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务必要引起管理者重视。这种情况的发生,一般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医院原有的待遇体系不健全,对老员的加薪机制没有很好建立;另一方面认为老员工的成长都归功于医院,不应该有更多的待遇提升。
我曾碰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技术骨干,在某医院已经有10余年,技术基本是医院培养出来的,从上海进修回来后技术确实得到很大的进步,成功开设了胸外科。一段时间内待遇没有提升,本人也与医院领导提出过加薪要求,但医院领导总是以“你是医院送你出去进修培养的,不应该这么快就提加薪。”有一次我去那家医院,他直接找到了我,向我反映了工作情况,以及加薪诉求。我了解后,感觉到这是集团一个普遍性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重视自己培养的人才的待遇合理提升问题,这关系到医院能不能留住和用好自己培养的人才。我在随后的人力资源部和院长会议上,专门分析和提出了要求:我们绝对不能忽视自己培养的人才的薪职提升问题,绝对不能因为是医院出钱让你带薪进修,学成归来,不考虑加薪。并让集团人力资源部梳理一遍,对那些外出就修回来后技术上得到很好提升、工作努力的人员,该加薪的一定要加。并形成制度,对那些医院外派进修的人员,回来后经过3-6个月试用期,证明确实学有所成,工作出色的人员,一律加薪。
也还是上面那位技术骨干,尽管后面在我的过问之下,也加了薪,但是没有多久,他还是离开了。为何?如我上面所说,他的心已寒了,已经很难把它捂热。这位骨干一走,医院好不容易做起来的胸外科(要知道,一家民营二级综合医院要把胸外科做起来,确实不是件容易事),就此关张,十分痛惜。
我的用人观,一直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缺点。越优秀的人,可能缺点也越大,所谓恃才傲物。我们一定不能盯着缺点,而要包容缺点,用好其长处。正是这样,我们留住了很多桀骜不驯的优秀人才。
有这么两个例子:旗下原来有两家康复医院,有两个ICU主任,其中一位还兼着医院副院长。两位主任都很敬业,十分重视科室业绩,在他们的带领下,两家医院的ICU都是医院的业务龙头科室,甚至占到医院的半壁江山。但是,这两位老兄与院长关系很僵,甚至根本没把院长放在眼里,或压根不服管理,或唱对台戏,一位院长甚至与我说,有一次,被他气的掉眼泪。按理说,在民营医院,这样的下属是容不了的。其中一位院长几次三番要开人,但我此时的态度十分明朗,就是“白猫黑猫论”,我与院长明确说,医院用人,当然尊重你的意见,但是,开了他,你必须要承诺业绩不能下滑,如果你不承诺,我就不同意。院长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有下决心,因为他也知道,此人离开,业绩难保。
当然,另一方面我也与院长倾心谈了一回:何必与下属计较呢?就当他是弟弟儿子,何况,他在帮你打工——没有他的业绩,你的年度责任状目标完成得了吗?想到这里,院长也便豁然了。
每一位干事业的人,站的越高,他心胸必须越大,而心胸是靠委屈和受气撑大的。各有各的苦与难,理解这一点,才能相安无事。
后来,我以此为例,经常在一些场合说,只要哪位专家骨干有骄人的业绩,哪怕他在我头上拉屎拉尿,我也会认和忍。话虽这样说,却有两个作用:一是让院长明白,有的时候你要受委屈,你要有心胸;二是让那些桀骜不驯的专家骨干也不要真的到院长头上拉屎拉尿,注意适当收敛,大家都有面子。
事实上,现实中,这样的人才每每不为很多上级或老板不容,于是很多就主动被动的留不住;员工离职,我一直认为是单位的问题,所以没必要去追究离职人员的责任,好的人才要走,说明你肯定没有满足他的一些愿望,你要反思,差的员工要走,那更是求之不得。
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对待人才,即使他有负于医院,也不妨放他一马,不必计较。人才留不住,本是你医院的无能,老板的无能,院长的无能。还是我们上面那位胸外科骨干,外出进修时签有协议的,如果未满服务期离职,需要赔偿。我知道此事后,就与人力资源部和医院说了,算了,不要去追究了,这种惩罚性的赔偿对医院已经毫无意义。不追究了,倒反给医院留个好口碑,也留条后路。
“欲擒故纵”。很多人,总喜欢“此山望那山”,总喜欢跳槽。有时,你不妨试试开心的让他离开,同时大方的对他说,“我们的门始终为你开着,外面如果不适应,随时欢迎回来”。我们真还有过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一些重要人才,外面挖的确实很多,有的人就离开了,结果没过多久,我们就了解到他在那边日子并不好过,于是,我就适时亲自或托人抛出橄榄枝,请他回来。这样的做法,很为其他同事诟病,认为我不值得也不应该再要这样的“叛徒”。其实要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就是一方面此人与我确有用处,我们需要他;另一方面向大家传达一个信息,对人才,我们有的是心胸的,第三,让大家知道,外面的世界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不要轻言离开。实践告诉我,离开再回来的人才,从此后便会死心塌地。
任何一家医院,没有几个核心人才,这家医院肯定走不远,尤其在社会办医如此艰难的岁月里。而在这日益艰难的当下,人才竞争更来自于疯狂扩张后的公立医院,如果你不用心留人,就要当心医院人才被空心化。这样,医院离下场也便不远了。
2025.4.2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4-18 10:28:5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4-16 17:27:5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16 14:16:4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16 11:53:30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15 11:33:3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14 17:32:38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