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北京美莱的陈育哲院长邀请我到他所属的集团的内部沟通培训群,给咨询师们讲讲课,囿于个人从业经历及经验,本人对医美咨询的研究更多偏向于咨询师的知识架构、考核激励、销售理念等道的层面,而对咨询技巧、高交成交、大单促成等术的层面确实研究颇浅,遂不敢贸然答应。误人子弟,徒博虚名,非本人所好。
从这些一线医美品牌重视内部培训机制的建设,不难看出,医美行业的人才缺口还在进一步扩大。诚如艺星集团内部管理人员与本人私聊时所说,制约他们快速扩张的不是资金,而是人才短板。
说起医美行业的培训,业内也有孙多勇、王无极等大腕名震江湖,近一两年各种论坛、峰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年内就有众所周知的大连美沃斯),然许多年过去,君不见圈中各QQ群、微信群最多的就是各机构的招聘广告,这又是为何?
究其根源,医美行业在国内也就是近十几年才高速发展起来的,除了医护人员算是科班出身(其中还有许多医生是从普外转到整外的),运营管理、营销策划、客服管理等岗位的人才其实都是半路出家、自学成才。行业承袭的所谓标准、体系也是从莆系民营医疗行业演化而来,其实并没有完善的体系和标准,所以行业经营管理粗放、营销模式陈旧的弊病并未得以解决。此其一。
行业的高速发展、关键岗位的薪酬水涨船高加剧了人才的无序流动,导致整个行业浮躁之风盛行、水货横行。做个三五个月网电咨询,就想做现场咨询,明明个人能力乏善可陈,却能到另一家新机构鼓吹自己能带团队,可胜任主管、总监。种种乱象,不一而足。高薪诱惑、成长空间,是行业的从业人员热衷参加各种培训班的源动力。
总体而言,目前主导医美培训的还是民间力量,虽良莠不齐,但也算是为行业人才培训贡献了一己之力。但从行业可持续性发展角度看,目前的这一点微薄之力显然不够。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突破:
培训的广度:目前行业培训多集中于咨询师、网络推广、新媒体营销等,但如运营管理、营销策划、客服管理等,显然覆盖不够。面向这些重要岗位的在职培训课程,目前是少之又少。
培训的深度:3-5天的短期班多,理念忽悠的多,方法教导落地的少,参训人员有所得,但得之甚少,若是个人出钱参加培训,成本又偏高,机构愿意出钱给员工培训的又少之又少。这也导致目前医美培训的热度还远远不够。
培训的高度:前文已述,行业缺乏标准、规范,所以培训讲师多半以个人经验总结出所谓模式、绝招,以偏概全。重术轻道的结果是,培训出来的学员只知其然,不知其何以然,无法举一反三,自创招术。所以,基于岗位技能的一些普适性的理念、标准,很有必要规范。各种论坛,也不乏虚浮之风,业内期待能解读行业风向的真正的峰会。
医美知本家正在努力建设一个开放性的行业培训平台,致力于为有志提升自我的行业精英去芜存精,结合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甄选精品课程,订制培训计划。期待你的关注!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3 13:31:2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16 17:38:2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许伟明 时间:2025-03-24 09:34: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许伟明 时间:2025-03-10 10:4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wzch509 时间:2025-03-10 09:55:0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3-05 16:50:27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