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管理

提升问题管理能力,就要抓住这三个要素

17年07月18日 阅读:22863 来源: 李太鹏原创

  据说,系统性的碎片化学习,才是正确的学习姿势。


  Part 1:两个可能比较熟悉的场景


  导医台打来电话反映:某患者因为医生接诊态度不好,十分生气,在大厅里吵嚷着要退费,需要人马上去处理一下。


  这是我们在日常运营管理中非常常见的一个场景。


  可能瞬间在你的脑海中,快迅速浮现很多的处理场景,我们来选择两个,体验一下:

 

110.jpg


  场景一


  管理者匆匆到达大厅,按流程把患者邀请到空闲办公室里,经过安抚后并了解了具体的情况,发现确实是医生态度有问题。


  管理者立即表达了歉意,承诺给予折扣、并更换医生,但患者却坚持退费,最后诚恳道谦,按相关处理流程进行了退费;


  场景二


  管理者到达大厅后,马上表示自己可以帮助他解决问题,并邀请到一间空闲办公室坐下来,经过一番情绪疏导,发现确实是医生态度有问题。


  管理者特意引导患者回顾为什么选择本院就诊的,患者反映说,因为朋友介绍,才相信这里。管理者迅速抓住这个点,感谢与肯定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并给予解决方案,就是打折扣,并承诺更换高级别医生来接诊。患者勉强同意。


  在后续治疗中,管理者向其又反馈调查结果:该医生因为最近工作强度问题,出现不耐烦,再次表达歉意,并告知处理意见。最后还由更高级别管理者出面重审医院的服务宗旨,并再次致谦。


  这两种处理方法,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可是,我们不是一般人,因为我们正在进行【问题管理】的刻意练习,所以必须要习惯性的发问,这里两个问题展开一下:


  1、这两者处理过程中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第二种结果会更好些?


  2、除了直接显而易的效果之外,一个按患者要求,处理完满意离开”,一个则是典型的危机攻关,不仅一举扭转局面,还可能创造了一个更忠实的患者。


  Part 2:了解那些我们没有感知到的


  可能你还有比这更加“完美”的解决方案,但这不影响我们来体验,并通过这做出一些总结。


  两种处理方案中,明显感觉到两种的处理结果,可能是天壤之别的。为什么呢,除了所谓的“经验”或“能力”,这样不具有执行力的论断之外,我们还可以总结点什么呢?


  从两者的结果及过程,我们来简单的推论一下,两种方案的目的:

 

111.jpg


  至此,我们找到一些端倪:


  因为在执行中目标的不同,所以对于所面临问题的认知就不同,在其中所应用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第二种方法中,明显是为什么达成一定的目的,而优化了管理内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关注到的:问题管理。


  Part 3:初识“问题管理”


  如果我们给第一种方案定义的话,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就是,为了不让这个患者有更大的影响、情绪及投诉,经过“努力”劝解,态度真诚,后特事特办,给予退费。一切流程,好像达到了患者“满意”,但患者可能再也不会来就诊。


  而第二种方案,则是明显感觉到管理者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留住他,并让他真正满意,不流失任何一个患者,然后并基于此来调整沟通方式及服务方式。


  我们将第二种方法,基于问题优化管理与行为,给一下定义,就是:问题管理。


  问题管理,就是指借助问题优化管理,问题驱动改进管理,防范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防范问题变成危机。

 

112.jpg


  问题管理,从上面的定义中,有两个明显要素:管理提升、防范问题演变成危机。


  第二种方法调整了交流重点,让更高管理者出面营造体验,这是管理上面的改变与提升,同时从结果上也防范了患者彻底流失情况的发生。


  还有一个隐性要素:优化与改进管理,又是为了什么呢?


  这就是暗藏的一条线:医院的宗旨,或目标,向患者始终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如:必须让每个人都成为终身客户,然后解决问题、优化管理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或梦想。


  Part 4:如何有意识提升“问题管理”能力


  研究问题,就是为了应用并能提升工作能力。如何有意识的培训“问题管理”的能力呢?要习惯性的使用问题管理三要素来衡量或较准行为:


  1、明确宗旨和目标


  在解决每一个问题中,都需要问一下是为了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个体或组织的存在及行为,都有其相应的意义或目标。当解决“员工重复犯错”这个问题时,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目标是什么?还有目标吗,不就是解决问题吗?来看下:

 

113.jpg


  所以,问题管理,不只是就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而是必须有更正确、明确的目标才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


  2、优化管理


  有没有对管理起到优化的作用,应该成为问题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也就是说,如果问题解决完了,但没有在管理制度及流程上做出改变,这个问题的解决可能就没有到位。


  日常管理者所面对的问题,不是突发的,而是从小问题发展演变而来的。这些都来自于原来流程及制度中的不足。


  如:员工的服务态度不好,可能是由于原来对于员工随间负面评价患者而造成的。


  如果员工经常在私下里发泄或评价患者,就容易被其他患者看到,也容易被患者感知到,从而产生服务问题。


  再强调一次:如果没有涉及优化管理行为或流程,你可能是解决了一个假问题。


  3、防范危机


  缺乏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防范问题发生,永远比解决突发的问题更加重要。


  管理者需要敏感的觉察到可能发生的危机。


  其实,任何的问题解决方式,都会衍生出新的问题,如果对衍生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可能会再次面对突发问题的情境,最终成为一个救火队员。


  例如:医院为了提升住院患者的体验,向住院患者及一位家属提供免费餐饮。这种解决方案,就潜藏着危机。患者认为羊毛出在养身上,自己应该吃更好的,这种想法就造成了新的问题。


  如果在起始之初,为防范危机的产生,而给予很好的原因说明及流程设计,可能会降低很多潜在危机。


  从单纯的解决问题,到问题管理,不仅仅是字义的转变,更是对问题认知角度与方式的转变。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87阅读

让“值班院长”真正值回票价——24小时全链路巡查的轻量打法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21 08:46:53 文章来源:首发

1516阅读

精细化管理之:社会办医院长的薪酬设计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20 15:11:49 文章来源:原创

1437阅读

专科运营助理——撬动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新支点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9 14:09:40 文章来源:首发

1655阅读

从“管人”到“搭系统”——民营医院管理进阶的“三阶模型”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9 11:55:33 文章来源:首发

1812阅读

当科室主任开始“哭穷”——民营医院授权管理的五个实战杠杆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8 17:03:48 文章来源:首发

3273阅读

告别“人治”困局——民营医院管理升级的“三把钥匙”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8 10:33:03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医疗行业自由策划人、培训讲师、医院经营实战派,在医疗策划经营行业有广泛知名度,被誉为“医疗行业的思考者”,历经十余年行业经验,成绩显著,从基层到院长、执总。专注于医院中层管理与执行力提升的研究与总结,对医院中层能力建设提出“启、拉、推、围”四维自主提升培训理论,弥补现行医院中层能力提升“单一培训,成长乏力”的不足,帮助医院打造无短板型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