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在跟医院的朋友交流时,我会习惯性的引导对方进入一个思考系统,跟对方分享清楚我的思考方法。
很简单,我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收渔。
可很多时候,常常得到这样两种回复:
1、你说怎么办吧,我们相信你;
2、你直接一点,告诉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第一种让我很庆幸,可以获得对方的认可;第二种同样的如梗在喉。
实在不愿意因为这样看似简单的交流,因为“授人以鱼”而偏废了我所坚持的“授人以渔”的理想和观念。可是面对这些时,又深感无力,似乎更多人非常喜欢“干货”。
无论从什么角度解释,现在“干货”风行的现象,可以说是社会价值原因,可以说是从业的浮躁,也可以说是竞争压力日益激烈。
不能忽视的是,过去很多成功的经验,前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质疑与颠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讨方法与方法论,就显得十分必要。
Part1:方法与方法论的对比
同样做一件事情、面对一个问题,结果却可能差别巨大,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呢?
同样拥有一份详细完整的菜谱,如番茄炒蛋。不同的人,按照完全一样的流程操作,做出来的“番茄炒蛋”也不同,然后品评起来肯定也不同。
标准的菜谱,一般是根据不同的人做番茄炒蛋的方式汇总,也就是精选出来的“最佳实践”。这样的“最佳”,给人们带来的一些痛苦:为什么我做出来的,就没有那个色香味呢?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会发现:流程没有问题,但是很多值得商榷和琢磨。
如:佐料的多少,是否适合品尝者的口味;打蛋的容器,细腻程度,选取什么样的鸡蛋等,都是造成不同色香味及评价好坏的根本原因。
如果把标准菜谱称为方法的话,那一个优秀厨师所具的,有能根据不同人做出色香味俱佳的系统方法,就可以称之为方法论了。
用专业的解释是:方法,一般是指可以被运用于实践的手段,能有效的解决某个特征的问题。
而方法论,多不是为是供解决方案而提出的,而是提出理论基础以便去理解哪些方法、手段或所谓的“最佳实践”被用于实际的操作之中。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方法论是由很多方法,通过一定的逻辑、程序组合在一起的。
再来深入理解一下两者的区别:
例如:一个人想要减肥,可以降低饮食热量、坚持跑步、无氧运动、手术吸脂、器械辅助等多种减肥的方法,使用每一种方法都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但如想要健康的减肥,并能不反弹,就需要多种方法进行组合,合理安排,还要加入心理调理等,这才形成了一套个人减肥的完整方法论。
Part2:解决问题也需要方法论
为什么有些人每天都十分积极努力的解决问题,而问题却越来越多,筋疲力尽;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能够轻松抓住问题的核心,事半功倍,举重若轻?
面对这些现象,共同点在哪里?就是都在面临问题,都在见招拆招,但有一些人是乱拳,有一些人特别地有章法。有无章法,就是方法与方法论之间的区别。
同样面对一个差点药配错的护士,处理方式却完全不同:
A方式:立即针对该护士进行处罚,并且进行教育,点名公开批评;
B方式:多个部门负责人同时介入调查,发现不仅仅是护士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问题,还发现存在生活压力大、药品外包装、监管流程等方面的问题及隐患,并分别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很明显将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些都来源各自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A方式,我们可以将其称之“方法”。
B方式,则是有结构、有章法,效果也不同,可以理解为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同样是进行战略分析,有的人凭借自己的判断,有的人则使用专业的SWOT工具来分析;
同样是进行方案决策,有的人凭借自己的经验与直觉,而有的人则使用一种叫做“正反面决策法”,将每种方案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分别写下来,并进行加权打分;
相对应产生的结果,也一定不会相同。在我们生活与工作中,面对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找到这样对比情况。
“方法”与“方法论”的相对关系:
1、由于认知的局限性,我们无法真正全面的认知问题,因此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会带来相应的新问题。
而如果有方法论,则可能有效減少衍生问题的发生;
2、方法论由于有效的配合了多种方法,结果的准确性有更多的保障;
3、一个整体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中,也会存在其它方法论,如:解决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又会有分解方法论;在方案决策中,又会有多种的决策法;
现在可以来修正一下理解:
方法是指人们为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或者说是,人们基于巧妙的或有效的办事追求,而遵循的条理或路径,路线或轨迹。
而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体系,或者说方法的知识体系、学说、理论。
4、方法论可以产生方法,也可以称之为产生方法的方法。
Part3:如何形成自己的让方法论
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很重要,但更多人喜欢直接的方法,而不愿意更多的关注背后的方法论。
在问题管理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论就是麦肯锡的“七步法”,当然还有其他的,我们将以此为核心推进我们的进阶。
我们会发现使用方法论的时候,这些现象阻碍了我们灵活运用,并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使用方法论的几个现象
1、方法论有些复杂,操作起来花费时间,而一部分人喜欢走捷径,追求轻松;
2、对一些问题处理的衍生情况估计不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过去没有使用方法论,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对于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估;
4、缺乏极致精神,对未来的不负责任的追求。
针对这样的情况,给予几条建议:
1、树立未来的责任感及使命
由于大部分人对于企业、医院而言都是打工者,不是股东也不会选择终生在这里就业,很多管理者就自然而然的追求捷径、追求阶段性的成果。
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没有过多考虑方法的衍生问题、医院的社会责任等层面的问题。
不能跳出自己和当下,不能以未来视角及从医院的角度,就不会切入方法论的思考。
2、从模仿他人的方法论开始
所有成长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的过程,是一个理解与体验的过程。
在理解与体验中,了解各种方法的重要意义。
唯有在模仿中体验,才能发现方法论的魅力,并有意识的应用,指导工作,让工作有更高的成就。
3、演变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这一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了,生成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对于工作或生活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上面的模仿中,结合自己的工作性质、环境感知等,可以对其进行调整,让自己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和熟练。
方法只有造成一时的成功,唯有方法论才有可能让我们的成功得以持续。
学习、模仿、内化,生成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意义重大。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21 14:19:5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21 08:46:5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20 15:11:4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9 14:09:4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9 11:55:3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8 17:03:48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