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管理

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有这些体验就不难

17年08月15日 阅读:19317 来源: 李太鹏原创

  解决问题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或根据问题的特征,按照一定的规律选择相应的方法;


  但是有时候,现有的程序、已有的规律都难以解决问题,这是就需要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了。


  一栋大厦因为等待电梯时间的过长,屡遭投诉,物业方面无奈之下派出专门人员进行解决问题。


  一般可以想的解决办法,有如:增加电梯、减少租户、加快电梯速度、寻求理解等等,但显然这样的方式有明显的条件限制。


  被派出的工作人员,只是在电梯间装了很多镜子,乘坐电梯的人员对于等待电梯无聊时间的关注就降低了,有效的缓解了租户的不满。


  这就是一个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


  工作人员不是从常规的思考方式中来努力解决问题的,那些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如增加电梯,就需要增加庞大的成本;提高电梯速度,可能带来安全性的问题,


  而他仅仅是用价格低廉的镜子,就解决了问题。


  Part 1:


  我们需要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在理解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这一概念时,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例子。


  我们继续来看一下,这是我看到的一件事情:


  在超市购物时,发现一对母子正在购物,显然是儿子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一直哭着要购买一个玩具。


  小男孩的哭闹越来越升级,最后一屁股坐在地上,怎么劝也不走。母亲绝望了,显然她面对这样情况太多了。


  在绝望了一分钟后,母亲也干脆一屁股坐在超市的地板上哭了起来,有些购物的人就投过来疑惑的目光。


  小男孩赶紧爬起来:妈妈,妈妈,你怎么这样呢,周围那么多人看着呢。


  母亲平静的站起来,用平静的语气说:刚才在你发脾气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很多人都面对过孩子哭闹,先是劝解,后是恐吓,再就是打骂,总是会发现难以解决问题。


  而这位智慧的母亲,用“情境演示”的方法,创造性的解决了孩子对于哭闹带来的影响,没有直接感受的问题,同时也巧妙解决了孩子哭闹的问题。


  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我们会面对很多这样的场景。当面对某个问题没有解决办法,而又不甘于无奈的处境时,那就必须要创造一个新的解决办法。


  创造性解决问题,多是其于几个场景:


  1、没有可以模仿的案例或经验


  当大部分人认为无解,或着选择方法十分有限时,缺乏相应的经驗,这时也需要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在电梯投诉的案例中,按照很多普遍想法,都可以预见问题的难度,安装镜子,这个方法就创造性的解决了问题。


  2、在资源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资源有限,但又要解决问题,这是往往需要我们“守正出奇”,用一些另类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想用较少的钱给女朋友制造浪漫,就需要很花费一些心思;


  在不可能的时间内,诸葛亮使用了“草船借箭”解决了问题。


  Part 2:


  突破习惯障碍,方能实现创造


  要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需要突破习惯障碍,打破常规和经验束缚,才能使用一些创造性的工具来完成寻找对策与方案的过程。


  习惯的威力非常强大!强大到深受其困扰,却自我无法觉察。


  有一篇文章《不要用行为的勤奋来掩盖思维的懒惰》很火,我们已经习惯了勤奋;


  非常努力的解决不断而来的问题,弄得生活疲惫不堪,而没有启动思维,突破思维的懒惰障碍,实现一些创造性的可能。


  ▲面对员工执行力的问题,习惯性的把问题归至员工:


  主动性不足,培训;


  能力不够,培训;


  不按规定执行,监督处罚;


  不能完成工作,辞退;


  落后员工,谈心。


  非常努力,每天把绝大多数时间都放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上,管理运营一踏糊涂;


  ▲面对市场疲软的问题,按习惯性的推进工作,依然无法提振市场:


  降低促销,疲软;


  还不行,就降到最低,先吸引人来再说;


  还不行,就开拓市场渠道;


  这个渠道不行,就换个渠道。


  把价格一降再降,渠道拓展很宽,但依然无法提升门诊量与知名度。


  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并无可厚非,并不是说这样做不行,这就是普通与优秀的分水岭。


  如何在这样问题上,优秀者更擅于突破习惯障碍,深入思考,总是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而普通的管理者,总是忙于应付各种问题,没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


  生活和工作中,有哪些现象代表着我们正在被习惯所困呢?


  1、那怎么能行呢?


  这是最常见的表现,在听取他人意见时,总会脱口而出,但当这句话脱口而出时;


  就在刻意寻找对方建议中的漏洞及不足,而不能再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发现和论证对方的建议的可行性。


  2、别人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啊!


  这一句直接让人放弃了追求高效、创造不同的可能。


  把他人解决问题的答案,当做了问题的定义:别人都是直接处罚的,我直接处罚有错吗?别人不也都是降价的吗。


  3、别说那么多,直接说办法好吗?


  不求甚解,直接索要答案,没有错!只是错过了了解来龙去脉、变化规律的过程,这也就丧失了创造性的可能。


  办法,只是结果,并且是有局限性的结果,创造不同的结果,还需要知道产生结果的过程。


  这三点是较为常见的,你存在吗?


  Part 3:


  几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何来实现创造性解决问题呢?创造性不是随便就来,或特别随机的,一定有其规律或产生的轨迹。


  为了更加方便地理解,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来体验一下:


  案例


  医院员工普遍缺乏主动能动性,越来越不积极,怎么办?


  通常的做法:


  1、给予激励,物质或精神;


  2、进行教育,内部或外请培训师进行培训;


  3、提升监督检查制度及执行力度。


  这些方法常用,大部分人的思考也局限于此,导致使用的效益越来越差。


  看一些创造性的解决方法


  1、开放参观,邀请很多同行、朋友、上下级单位等。


  全员为了保持形象,经常性的集中提升服务质量、环境卫生、操作标准等,慢慢习惯成自然,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现状;


  2、正面问题,让所有员工参与“为什么现在主观能动性不高”现象的讨论,深度分析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案。


  把大家的建议及方案集中在一个项目里,顺利成章的推出改革的项目与安排,瞬间吸粉无数,推动医院的改革与提升,主观能动性问题得以解决;


  3、不纠结于全员状态,核心骨干人员集中精力,全力提升门诊量,随着门诊量的提升,业务量的加大,改变内部负能量性的环境,在忙碌工作中,再度树立积极工作的氛围;


  4、成立多种俱乐部,如:服务质量提升小组、问题解决先锋团等,让一部分人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释放潜力,改变心态,从而改变本职工作中的状态,变得积极主动起来;


  当然,你可能还有更多创造性的方法,也欢迎你留言共同探讨。


  简单来看一下有无可参考的规律性的东西呢?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几个途径


  1、把问题所在的时空放大,拉入更多元素,协同创造:


  如上文中的,引入参观方、提升业务量等就是不只从问题点,而是放大时空,协同创造;


  2、巧妙把问题转化成机遇:本来是个问题,直面它,反而转化成“必须改革”的可能;


  3、深入分析主体,用其他需求来进行迂回:


  直接教育无用,先用容易解决的,如4中成立多种俱乐部的方法,先用你的感兴趣的,通过这部分的改变,进而改变主体。


  这就是一个完整感知的过程,通过部分偶尔的创造,我们可以总结部分规律与轨迹,以便应用在其他问题的处理上。


  当然,关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资料可找到更多,本文不再详述,我们只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完成相关的体验与感知的过程。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489阅读

科主任不是“灭火队长”!激活中层干部的3个赋能杠杆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21 14:19:53 文章来源:首发

883阅读

让“值班院长”真正值回票价——24小时全链路巡查的轻量打法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21 08:46:53 文章来源:首发

2407阅读

精细化管理之:社会办医院长的薪酬设计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20 15:11:49 文章来源:原创

1690阅读

专科运营助理——撬动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新支点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9 14:09:40 文章来源:首发

1709阅读

从“管人”到“搭系统”——民营医院管理进阶的“三阶模型”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9 11:55:33 文章来源:首发

2250阅读

当科室主任开始“哭穷”——民营医院授权管理的五个实战杠杆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8 17:03:48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医疗行业自由策划人、培训讲师、医院经营实战派,在医疗策划经营行业有广泛知名度,被誉为“医疗行业的思考者”,历经十余年行业经验,成绩显著,从基层到院长、执总。专注于医院中层管理与执行力提升的研究与总结,对医院中层能力建设提出“启、拉、推、围”四维自主提升培训理论,弥补现行医院中层能力提升“单一培训,成长乏力”的不足,帮助医院打造无短板型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