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我们经过近几期的进阶会发现,即使拥有了很好的认知与理解,也掌握了一些具体的工具,但依然有无法解决问题的可能,有些“盘外招”在影响着解决问题的进度与结果。
案例:早晨迟到后,被领导“小题大作”式的批评了一顿
这里有两个小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1、你对领导的批评是如何感知的?
我不就是迟到了三分钟,我也认罚了,他为什么这大反应啊,那是什么情绪啊,像吃了炸药一样,平时肯定一直都看不我不顺眼的;
2、你对这件事评价后,如何来应对的?
凭什么这样对我啊,我平时可是认认真真工作的,都看不到平时我的好,以后再也不像傻子一样认真的工作了,今天不打扫了,反正他也看不见。
这是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常见的场景,这个场景看起似乎也很幼稚,整个案例中都充满了情绪的感觉:被领导情绪化批评,自己又情绪化地解决问题。
这便是今天我们要关注的话题:情绪,不要让情绪成为解决问题的问题?
Part 1:问题引发情绪,情绪不能解决问题
其实生活与工作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与这个过程密不可分的,就是对这个过程的认知。
如:我们认为这件事是困难的,就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些感觉,可能感觉是机会,所以兴奋、鼓舞;可能感觉是难题,所以悲观等等。
这些一系列的主观认知经验,被称为情绪,也就是指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通俗的说就是喜、怒、哀、乐等。我们今天只关注其中一部分情绪,就是影响到解决问题的那部分,如,愤怒、生气等等。
问题指的就是现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的差距,正是由于这种差距,更加容易带来的情绪。
有位著名的哲学家,曾将愤怒定义为:因为自己制定的目标与现状之间有极大的差距,在找不到拉近这个距离的方法时,所产生的情绪。
场景一
7月份的医院营业额最低目标是完成400万。
为了完成本目标,已经额外追加了20万的广告费,然而仅仅只完成了目标的80%。
这时问题就产生了,情绪也伴随而来。
场景二
男朋友好不容易答应了本周六要一起去旅游,可是快到周六时,男朋友因为公司要加班又要改期,并且不能调整。
这时问题就产生了,情绪也伴随而来。
情绪几乎是无可避免,因为都会有个体的认知,就会有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反应,只要不影响解决问题就行了。
我们来看一下情绪影响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上面的两个场景进行延伸:
场景分析:当知道额外做了营销预算,还未达成目标之后,院长十分的愤怒。在医院的办公会上大发雷霆,挨个把相关部门训斥一顿。
部分高管:本来还想承担责任,可在所有管理人员面前被说一顿,自尊受到很大伤害,又想起几年在医院业绩波动时,院长习惯性的做法,一想还是闭嘴吧。
院长:看所有人都不发表反思,自己一个自顾自的发泄着不满
而此时,大家的心思早已经飘出会议室,甚至以院长的生气、愤怒取乐。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场景体验。由于一方的愤怒,把问题立即带离了当下的目标:总结经验,下月争取把损失补回来。
所以,问题往往带来情绪,情绪却往往解决不了问题。
为了更好的来理解情绪,并且尽量减少情绪对“正确解决问题”的影响。
我们简单来看一下情绪的几个特点:
情绪让行动消失
因为无法拉近这个差距,而产生情绪,所以本来应该继续找方法,或努力减少这种差距带来的影响。
可是由于情绪的存在,当事人往往陷入情绪发泄的情景之中,而往往陷入指责、后悔、质疑等。
也有说法是:情绪是智慧不够的产物。当智慧不够,找不到方法时,只能通过情绪来对外表达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与重视。
情绪可以传染的
物极必反,情绪的传染往往来自于听者对于“目标状态与现实状态”之的差距,也无能为力。
听者本来想着认错,或着做出新的承诺,而发现这个目标因为当事人情绪的存在而无法实现,所以产生了新的情绪。
情绪是可以控制
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所产生的情绪是不同的,有的会惊慌失措,有的则里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这不仅仅与经历有关,而是不同的人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有人是这个月的损失,有的人则是团队的成长与全年的收益,这样面对问题时,就会有不同的做法与情绪状态。
Part 2: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由于情绪的存在,给处理问题的过程,增加了一份主观色彩,这对于处理问题的结果有着极大的影响。
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让人活力与创造力,可能实现不同平常的结果;
消极的负面情绪,让人极度消沉、自我怀疑,行为消失,不能产生更多创意,让结果更糟。
所以,管理者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管理情绪,管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进而实现团队想要的结果。
先处理情绪,有两个重要的方向,就是管理他人与自己的情绪:
如何管理他人情绪?
管理他人的情绪,在大部分的事情中,都需要几方来共同实现。
如:医院业绩目标,需要全员做出贡献;夫妻吵架,需要关注两个人的情绪;处理投诉,第一工作就是处理对方的情绪。
所以,管理他人的情绪,是通过情绪关理,来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业绩目标的未能实现、不能如期履行旅游的承诺、对方对服务特别不满等等,如何管理对方的情绪十分重要。
具体的可以分为三步曲:
第一步
认同和接纳他人的情绪和感受
这一步很重要,每个人都不想被否认,想被他人接纳,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未达成目标时的感受、投诉时的心理处境等等。
如果没有这一步,这些问题可能永远无解。
第二步
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情绪
仅仅是表达对当下对方情绪的接纳还不行,要清楚理解,对方情绪产生时,最想要的是什么?就是理解当下对方情绪产生的原因。
●面对投诉,如果不认同对方的情绪,就会给对方带来被对方认为无理取闹的感觉,这一点是投诉者所不能容忍的;
●面对业绩目标的未能实现,如果不认同对方的情绪,就会给对方带来无视曾经的努力与付出的感觉,这是对方想极力捍卫的。
第三步
共情
说出对方的情绪,引导确认目标:
管理情绪,最重要的是辅助完成目标,所以管理他人情绪,就是让对方从情绪中走出来,关注到要实现的目标。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绝大部分情绪的起点就是自己,
●面对业绩未完成,自己产生了愤怒,近而让这种情绪发泄给对方,造成让问题变得更加糟糕起来。
●面对患者“看似不合理的投诉”,自己先生气了,进而从行为、语言上有所表现,更加剧对方的不满情绪;
●面对业绩未来能实现,只顾发泄自己的愤怒,无视全员的压力与挫败,只能让问题变得更加糟糕。
如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呢?也给大家三步曲:
第一步
暂停,觉察自己的情绪
体会到不同以往的情绪时,就要及时暂停,体验自己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及时给情绪叫暂停,这是觉察的开始。
是愤怒,是失望,还是生气,这些情绪直接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行为表现,是指责,是叹气,还是一改往日热情行为。
觉察,是感知与改变的开始。暂停,就是刻意给自己一个感知情绪的空间。
第二步
确认目标,形成行为计划
无论是情绪,还是行为,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实现目标状态。这一点,如何迷失了,情绪就毫无意义。
●面对患者投诉,是强调自己的规则,还是让患者意识到自己的要求得到重视,甚至意识自己的误解;
●面对没有完成当月业绩目标,是进行批评、责问,还是要聚焦下个月、下半年,并尽量把这个差距给弥补回来。
当开这样的思考,我们新的行为计划就产生了,是沉浸于情绪,还是合理的使用情绪,如合理的训斥,合理的退让等。
第三步
调整自己及他人情绪
这一步就是准备解决问题,重新聚焦于实现目标状态了。这种起始的状态与情绪至关重要。
情绪,像地基,像空气,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很多人并没有觉察。觉察自己的情绪,才能让问题在一个稍加公平的角度得到解决。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21 14:19:5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21 08:46:5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20 15:11:4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9 14:09:4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9 11:55:3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8 17:03:48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