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01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管理者聚在一起时,经常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现在的队伍越来越难带了。
然后开始互相大倒苦水,越说越兴奋,往往被最终全部归于是员工的毛病。
当一个管理者习惯性地将管理问题归于员工时,我们有必考虑还团队成员的一个清白,重新考虑一下自己对员工的“观察”是否存在问题了。
或许,我们认为正确的结论,已经是带着“有色眼镜”观察的结果了。
通过有效的观察,开始学着真正、有效地了解员工,成为带团队能否成功的第一步;
否则第一步就对员工有了错误的推论,将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02
回顾我们现在看员工的种种体验,往往觉得员工距离我们要求的差距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管理者对自己的部属,如此的不太满意呢?
这中间,就是管理者“成长经验”的有色眼镜在发挥隐性作用。怎么理解?
自从成为一名真正的管理者那天起,管理者往往会把自己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
因为这是最直接的体验:要么非常勤奋,要么是好学上进等等。
这种成长的背景,往往就成为管理者在观察员工时的标尺,并可能要求更高。
一位相熟的外科主任,经常埋怨现在的团队成员主动学习力太差了,他时常提到的就是:现在的员工上进心太不强了。
自己在工作时,会想一切方法,尽量争取机会去手术一助,不怕辛苦,别人累了他上;
别人不愿意上,他上,后来看得多了,学习的多了,自己是那一批医生里,最早能够主刀的。
这种成长的过程,就已经成为他的隐形底色,会特别看不惯一些不积极争取参与手术机会的员工。
关键还会以此延伸开来,进行类比:不但不争取上台机会,哪怕时后面做相关案例讨论的时候,还不认真。
这是过去的成长过程、成功经验,所带来的观察障碍。
03
观察员工,是一个真正了解员工的必要步骤,没有了解,后续相应的管理过程就是盲目的。
观察,是先观后察,观可以是看行为、听言谈,察则是觉察能力、心态、动机等。
从观至察,是一个很主观的过程。
观察员工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元素,就是“管理者角色”。
这个角色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我是管理者,你是被管理者,你需要被管理,我必须做出一些管理行为才行,这就是“有罪推论”。
“有罪推论”,先定义了员工肯定是存在不足、需要提升甚至错误,需要管理。
基于这种主观意识,如同没错也得找错,就会忽视员工身上的优点、优势,这是一个扭曲的认知过程。
日常管理中,感觉批评教育失效,主要原因也是源与此。
如:某医生被患者投诉后,按有罪推论,就会反复的确认员工有错,开始批评后就停不下来;
不仅强调他的错误,要处罚,还强调下一次要注意,不能再犯。
一开始,医生还有犯错的羞愧感,批评时间一长,不容分说,就开始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如果管理者不能及时发现,整个批评就将适得其反。
这种“有罪推论、疑罪从有”的管理底色,让观察变得扭曲,失去了观察的本真。
04
观察员工,就是真正的了解我们员工,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知道员工简单基本情况;
如:年龄、爱好、家庭、生日等,更要求对员工有更多的了解。
观察,换句话来说就是“积极的接收”,积极的接收员工的反馈,积极的理解员工的反馈。
这个观察的过程,需要管理者尽量避免带“个人成长经验”、“管理角色”的有色眼镜;
务求更加真实,更能有效的认识员工的特点,进而发挥其价值。
05
从原来的短板理论,至当下时兴的“长板理论”,观察的核心;
要求管理者去了解现有成员真正的“强项”,让每个人的强项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这是管理理念的一个变革。
要带好团队,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观察”的综合能力:
1、观察员工的“1”是什么
这里的1,指实际能力。
只有明确员工的1,才有可能完成从1到N的过程。
明确1后,按“有能力,翘翘脚就得够得着”的原则,在指派任务时才能给予1.2倍的最佳负荷。
如何来观察到员工的“1”呢,最有效的方法是交给他不同类型的“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
可以获得很多员工短时间内、一天内可以完成工作的“1”。
2、观察成员“在什么地方干有劲”
观察这一点,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找到员工的兴趣点。
知道哪些让其干劲满满,哪些又让其痛不欲生,这是因才适用的最好方法。
3、观察成员“如何面对难以逾越的困境”
这里强调的是面对困难、困境时,员工是如何表现的。
日常工作中,可能随时遇到偶发问题,甚至是难以逾越的困境;
如果成员不能有效处理,事事等待管理者出现,可能错过机会。
另外,员工是否具有强大的精神,这在日常工作中是很难看到的。
4、观察“可能的不对劲之处”
这是团队沟通、协作的最大障碍之一,感觉哪里有些不对,不要猜忌。
面对这些观察,最好的方式就是要进行询问。
询问,是解决问题、了解真相、杜绝猜忌的最直接方式。
每个员工都可能有自己的禁忌,如,他人抽烟、某种音乐、身上香水等,都有可能造成不适反应,要及时询问,并及时纠正。
5、观察“交流方式”
用员工喜欢的交流方式,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良好的沟通方式会成为带团队的有力武器。
管理者不如抱着实验的心态,不断调整、了解、确认员工喜欢的交流方式。
06
观察到连员工自己都没有发现的优点,效果会更加的惊人,管理者要刻意修炼这种能力:
1、翻译员工的自我评价:积极自我评价不用多说。
对员工消极的自我评价,管理者更需要从反面解读,往好的方向解读,可能树立员工的信心,发现员工的新才能。
如:自我评价是不擅长挑战新事物,正向的解读可能是对某工作责任感会更强。
2、“观”小行为,“察”大意义:要经常告诉员工,他的某项行为背后的意义,这样能放大员工自信心;
同时也认为管理者更加关注和懂自己,构建更加信赖的关系。
07
马上真正开始观察你的员工吧,这是带好团队的开始。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21 14:19:5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21 08:46:5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20 15:11:4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9 14:09:4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9 11:55:3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8 17:03:48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