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2020年度医疗健康行业十大关键词

21年02月09日 阅读:55496 来源: 晨晓转载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打乱了很多企业的节奏。2020年也是“健康中国2030”新十年的开局之年。在国家政策规范、市场需求拉动、技术创新支撑和资本市场改革推动下,医疗健康行业加速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笔者按照政策、市场、技术、资本四个维度,对2020年的行业事件进行梳理,最后总结出十大关键词,以求对2020年医疗健康行业进行一次全面盘点,找到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个预判。


  关键词一: 新冠疫情


  关键词描述: 疫情下,医疗健康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


  以医药制造业为例,整体上,2020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下降8.6%,利润下降10.9%,二季度逐步复苏,到10月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低于去年的7.4%,利润同比增长8.7%,高于去年的5.9%。细分领域分化严重,增速最高为医疗器械增长68.4%,跌幅最高为中药,下降6.5%,其次为化学制剂下降了5%。


  关键词解读: 新冠疫情影响着各行各业,医疗健康行业也经受住了巨大的考验。整体上在疫情最严重的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下滑明显,之后逐步复苏。细分领域分化严重,疫情直接相关的医疗器械领域如防护用品、IVD等增速较高,而与疫情相关度不高的中药和化药领域受疫情冲击较大,同时叠加医保控费的影响,下滑趋势明显。


  关键词二:医保改革


  关键词描述: 医保改革完成顶层设计。


  2020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1+4+2”的总体改革框架,“1”是力争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4”是健全待遇保障、筹资运行、医保支付、基金监管的四个机制。“2”是完善医药服务供给和医疗保障服务的两个支撑。


  关键词解读:《深化医保改革意见》是医保改革的顶层设计,在1+4+2的总体框架下,通过开源节流、精细化管理等方式,提高基金运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健康保障的基本需求。


  关键词三:DRGs / DIP


  关键词描述: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速推进,DRGs/DIP双管齐下。


  国家医保局于2019年5月在30个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试点,2020年模拟运行,2021年启动正式付费。


  2020年10月在71个统筹地区开展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DIP)。


  关键词解读: DRGs和DIP,本质上都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手段,目的都是通过精细化支付方式改革,降低目前按项目付费的比例,建立管用高效的支付体系,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以支付方式改革作为指挥棒,撬动医疗端和医药端,重构行业游戏规则。


  关键词四:集采与国谈


  关键词描述: 集采与国谈常态化,加速腾笼换鸟


  2020年8月24日,第三批药品集采落地,中标品种数55个,中标价平均下降72.25%, 最高下降98.72%, 最低下降12.64%。2020年11月5日,高值耗材第一次国家集采,冠脉支架从1万元以上,降低到中位价700元左右,价格降幅超过市场预期。


  2020年医保目录谈判,也被称为第五次国谈,本次参与谈判品种数162种,谈判成功数119种,价格平均降幅50.64%。


  关键词解读: 医保局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加速医药产品的腾笼换鸟,推动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在医保控费大背景下,集采范围会逐步扩大,国家药品集采从试点到扩围,经过3批4轮之后,医药行业逐步适应,第四批集采即将完成。高值耗材集采紧随其后,心脏支架集采价格降幅大大超越市场预期,骨科等高值耗材集采也箭在弦上。未来如中成药、生物制剂等也将陆续被纳入集采,集采会呈现常态化、制度化和扩大化的趋势。


  医保目录动态更新逐步常态化,2020年第五次国谈有4大亮点,一是企业自主申报,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有751个品种申报。二是有16个新上市药品进入目录,新药进入医保目录时间大大缩短。三是4个国产PD-1全部成功进入医保目录,进口PD-1全部落选,加速了药品的进口替代。四是本次调整首次设立了目录内药品降价谈判,共涉及14个销售额过10亿的品种。医保局也明确表态10亿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对于医保资金占用大,尚未进行过谈判的“老药”,均存在谈判的风险。而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的“新药”也只有2年有效期,两年后需要重新谈判,面临新一轮的灵魂砍价。


  关键词五:医疗改革


  关键词描述: 首部卫生健康基本法落地实施,卫生健康有法可依;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更新,好医院评价有了新标准。


  2020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中国卫生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为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提供了法律保障,凸显“保基本、强基层、促健康”理念。


  12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这是在2011年发布的《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的基础上,9年来第一次进行的大规模修订。


  关键词解读: 《卫健法》是卫生健康领域的基本法,也是医疗改革的顶层设计,体现了卫生健康工作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该法出台标志着以“健康中国行动”为推进抓手的国民健康保护体系全面形成,有利于巩固医改成果、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提升公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水平。《卫健法》描绘了卫生健康未来产业的蓝图,也明确了卫生健康领域的游戏规则,是每个卫生健康领域从业者需要重点关注的法规。


  《2020年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发布标志着三级医院的评审标准发生改变,评审作为指挥枪,必将引导医疗机构行为发生改变。在新版标准中DRG成为未来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医保局也在力推CHS-DRG和DIP。由此可见,医疗和医保联动将更加直接和密切,三医联动迎来新的篇章。


  关键词六:医药改革


  关键词描述: 国家多方面推动新版《药品管理法》落地实施。


  新版《药品管理法》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执行。新版《药品管理法》是在1984年《药品管理法》颁布以来,第二次系统性、结构性的重大修改,将近年来我国药品领域改革成果和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法律,为公众健康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为配合新版《药品管理法》落地实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0年3月颁布了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和《药品生产管理办法》两部重磅法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是在2007版基础上修改,历经13年,修改内容涉及优化审评审评流程,分类管理,支持中医药传统与创新等。


  关键词解读: 新版《药品管理法》是医药领域的顶层设计,该法有两大亮点,一是鼓励创新,把近年来对于创新有利的政策落实成法律,如ICH制度,优先审批、关联审评等;同时明确了鼓励创新的方向,重点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对人体疾病具有明确疗效的药物创新;二是从严监管,从严处罚,处罚到人。随着《药品管理法》配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药品政策逐步向发达国家的药品政策看齐。


  关键词七:中医药


  关键词描述: 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因此国家出台了众多政策予以扶持。


  2020年被业内认为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认可和支持。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众多扶植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为中医药创新发展指明方向,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中医药的潜力和活力。


  关键词解读: 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病毒中的突出表现和价值体现,不仅是全球战“疫”中的亮点,更是中国人弥足珍贵的福气,也为世界他国早日战胜疫情提供了“中国方案”。随着国家持续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国中医药产业也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关键词八:互联网医疗


  关键词描述: 疫情的爆发催生了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


  由于疫情关系,线下就医受限,部分患者逐渐转移到线上平台寻医问药。2020年B2C医药电商交易额达到近1800亿元,同比增长81.4%;而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也达到了约521亿元,同比增长62.1%。与此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众多利好政策,如互联网诊疗纳入医保、网售处方药有条件放开、长处方等,进一步助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关键词解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互联网诊疗具有明显优势,在政策支持、需求拉动下,互联网诊疗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并被纳入医保体系。目前线上互联网医疗与互联网医药正在逐步融合,随着互联网诊疗纳入医保逐步落地,线上的医+药+保的闭环正在逐步形成。未来线上的互联网医疗和线下的实体医疗将进一步整合与重构,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充满活力的健康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关键词九:商业健康险


  关键词描述: 健康险与医药、医疗加速融合,推动了该行业的快速发展。


  商业健康险近年来增长迅速,预计2025年将达到2万亿。健康险公司陆续布局医疗医药行业,如中国平安布局平安医保科技和平安好医生,友邦保险投资微医并与之形成战略合作关系等。同时新型商业保险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如去年现象级产品各地惠民保险一经推出,受到极大欢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8个省的20多个城市启动了城市惠民保险,大部分于2020年推出,截至2020年10月,已有超过2000多万人参保。


  关键词解读: 作为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重要的补充,商业健康险在市场需求,政策,技术,资本等因素的催化下,近年来快速增长,与医药医疗加速融合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商业健康险的崛起,对创新药、消费升级类产品或服务,未来将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并促进医药健康产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十:资本市场


  关键词描述: 资本市场推动了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IPO的热潮。


  港股18A、A股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极大推动了生物医药企业IPO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共计67家公司IPO,值得关注的是,67家IPO企业中,有48家选择在科创板(30家)和港交所上市(19家)。


  关键词解读: 资本市场改革,一方面丰富了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企业的融资渠道,企业不仅可以通过一级市场融资,而且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也可以通过二级市场进行融资;另一方面也为一级市场的资本提供了退出渠道,这将会推动一级市场的投资热情,从而进一步降低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企业的融资难度,助推企业发展,并为创新创业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以上十大关键词,分别从政策、市场、资本和技术四个层面影响着医药产业的发展。政策方面,医保、医药、医疗改革均已完成顶层设计,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速推进,集采和国谈常态化和制度化,三医联动改革的局面初步成型;市场方面,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行业的分化,互联网医疗乘势而起,中医药行业得到较大的关注,商业健康险加速与医药、医疗的融合;技术方面,药品和医疗器械创新成果逐步进入收获期,数字化转型正逐步成为创新的基础设施;资本方面,资本市场改革推动了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的快速发展。


  未来5-10年,在这四种力量的影响下,中国医疗健康行业会加速分化。


  市场逐渐分化为政策性市场和非政策性市场。选择政策性市场要适应政策性市场的变化。在医保控费持续深化的影响下,政策性市场中只有能真正满足临床未满足需求的差异化创新才具备定价权,无差异化的产品不具备定价权。降价是主旋律,企业要么选择差异化创新,通过创新获得竞争优势;要么只能选择规模致胜,通过规模获得成本优势。随着院内部分产品从院内被挤到院外,非政策性市场竞争压力也将加大。在非政策性市场布局的企业需要深入洞察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也需要推出能够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差异化产品才是王道。


  企业的竞争地位也在分化。过往行业高速增长,医保控费力度小,医药企业竞争压力较小,凭借几个不错的品种,多数企业收益可观。但当前时点,在政策影响下,行业淘洗按下加速键,留给企业转型的窗口期正在加速关闭,企业试错的机会也在逐步减少,不具备竞争优势也不能成功转型的企业将被加速淘汰。反观一些企业如恒瑞医药、瀚森制药等企业从20年前开始转型,现已成为行业的领先者;石药集团、科伦药业等一些企业从10年前开始转型,目前也开始进入收获期。而到今天尚未开始转型的传统药企,留给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文 | 和君医药医疗事业部  张子蕾 滕宪存 申艳波 李文明 单鹏安


  来源:和嘉慧康


本文由(晨晓)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KlC3owMJ2bhwkddC396wvg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7711阅读

民营医院估值破局:FFR动态融资模型设计与实操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16 10:46:03 文章来源:首发

10626阅读

社会办医之去从:给行业的十条忠告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15 15:58:08 文章来源:原创

18394阅读

行业危机,正是个人积聚能量的时机:与年轻同行谈职业生涯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07 16:05:43 文章来源:原创

7444阅读

这个世界从不会为任何人网开一面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4988阅读

《西风不相识》征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5 11:08:24 文章来源:原创

54601阅读

新加坡慢病管理的六大创新实践与对中国医改的启示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22 14:11:25 文章来源:首发

晨晓
简介
‍‍从事医疗编辑工作10年多,现任职于某民营医院。对于医疗信息的搜集、总结与汇总颇有心得,‍‍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工作责任心强!‍‍‍‍‍‍‍‍‍‍‍‍‍
职业亮点
10年多医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