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已进入一个颠覆性时代。
未来5年,是中国“三医”最艰难的时期:医疗,10年无序扩张的后果,造成暂时性资源过剩,很多医院或死或饿或难过;医药,集采,降价,利润往死里压;医保,因为医院大量扩张,致使费用暴涨,入不敷出,比医院还穷。
中国医疗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我们不妨妄谈一二:
1、以医保支付改革为龙头的三医联动,已全面颠覆中国医疗行业的运营管理模式。没有一个行业在10年内会遭遇如此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无关技术。这个变革,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毕竟,看病不用钱或基本不用钱,在30年前,哪怕20年前,是绝大部分中国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2、10年多前,在“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扩张,把空间留给社会办医”的政策引导下,社会办医疯狂扩张,到目前,社会办医疗机构(注意是医院,不包括诊所和门诊部)数已达历史巅峰(截止2023年末达2.7万个,而2013年民营医院1.1万个));
3、5年多前在大力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旗帜下,公立医院如猛虎下山,疯狂扩张,谁没有个三院四区,就显得我这个院长无能。就像旧时老板,谁没有个三妻四妾,就不配当老板一样。公立床位数从2013年底的386万张,扩展到2023年底的714万张(实际开放数远远不止于此)。至目前,有限的医疗资源(医技人员、病源等)被公立医院虹吸殆尽,民营医院叫苦连天,大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悔不该;
4、暂时过剩的医疗供方资源,使医疗需求被瞬间人为拔高(毕竟那么多空床位急需病人,近期国家医保局传出的住院率超过20%的信息可能就是证明),医保资金不堪重负(尽管GJ医保局声明资金充裕但纯属此地无银),奶不够,便弃儿,弃那些领养儿、体弱儿;
5、供大于求,医院都饿。公立医院通过各种手段(内压医生,外跨区域获客),进一步掠取患者(富地区挖穷地方的,上级挖下级的,下级挖民营的),以降低空床率,提升“医绩”;民营医院更是各显神通求生存。野蛮生长下,医管出手,严管将持续推进:对公立医院以反腐为抓手,人心惶惶;对民营医院,则以规范为准则,同样惶恐。该抓的抓(人),该关的关(医院)。
6、未来五年,公立医院扩张会收敛,但已扩张后的医院,规模至少是10年前的2倍以上,公立医院在“亲娘”的庇护下,艰难但健康稳步的做强做大;大批民营医院将倒闭或转型,数字将达三分之二以多(不包括那些通过司法重整、涅槃重生的,下同),5年后还能活下来的,基本可以是百年医院。医院倒闭的原因无外乎四:一是公立医院挤压无立足之处;二是医保挤压无生存之本;三是医疗主管部门规范化管理力度空前加大部分机构无以生存;四是自身运营不善或资金链断裂。
7、想到一个建议:很多民营医院,可以转型医养结合机构,或可续命。但医养结合机构应该要有一个模式和规范,无论其机构性质、费用支付等,否则也很难做好,甚至还要承担踩医保红线的风险。
8、未来5年,办医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一定要投,那么通过司法重整投资,接盘一些相对优质的民营医院,还是一个难得的低门槛低风险投资机会。
9、社会办医的出路在于差异化、细分化,细分再细分,专科专病专型。一些事情可以做:专家共享,因为你自己可能引不进也养不起了;血透中心基层化网格化布局(以5万人为辐射范围),将是一条不错的赛道,机会时间5-10年,当然眼下国家的血透机构设置条例中还有实质性障碍需要突破;肿瘤康复、老年康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康复、临终关怀与慢重症、机构护理与居家护理等值得做,这些病只求对症,莫求治愈,这些赛道可以持续上走30年;到缺医少药的地方去办医,一些偏远地区、10-20公里半径范围内能覆盖5万以上人口、区域范围内没有像样的二级医院的地方,短期内政府也无力去办医的地方,还是有前景的;非医保项目,但说说容易,做何其难。
10、医生的使命:为病人看病,为医保省钱,为医院赚钱。光精于医术不懂医保的医生绝对不是一个好医生,不懂医保,可能会让你倾家荡产,甚至遭受牢狱之灾;医生进化的三个层次:八十年代及以前,医生只要懂技术,就是一个好医生;1990——2010年以前,医生不仅要精医术,还有会沟通懂经营;2010年以后,医生不仅要具备前面两方面技能,还要精医保。
11、医保是三医之源,是医疗医药的衣食父母。5年内医保政策将反复多变,医疗(医院和医生)、医药必须要与时俱进,紧跟医保,否则你怎么死都不知道,因为毕竟,给钱的是大爷;
12、社会办医,不要再指望资本加持,靠投机赚钱甚至发财。而只能脚踏实实靠服务赚钱,唯如此,方能办百年医院。那些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或靠医保支付的医疗机构,终将被赶出资本市场,时间可能也就5年,最多10年。20年的实践,党和国家已基本看清:医疗和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之本,不能违背其民生公益的基本属性,党国为了面子也不能让人籍此发财。
13、产科业务全面萎缩,无论公私,产科医院将全面入冬,社会办妇产医院唯有立即转型(产康、生殖辅助、妇科等),高端产科或将仍有一定市场。生殖辅助有望得到医保进一步支持。政策与民意不同步,是国家最大的悲哀(计生政策为例:当年国家拼命不让你生,你却拼命要生;现在国家拼命让你生,你却拼命也不生)。公立妇产医院会走回头路:回归当地综合医院,毕竟当年妇产医院分设,也是基于出生量大的前提,本身也不一定是错。
14、民营医院的出路:1)交给专业机构托管运营;2)做好基本业务平台,大面积引进专科合作共建;3)转型专科医院:非医保依赖、精神专科、消化病、肾病、骨科等;4)转做医养结合机构。
15、社会办医可持续发展,将作三种分化:1)竞争生存:有情怀、懂行业、有实力的投资人办院,不以眼前利益为唯一驱动,以办百年医院为目的的大型医院。需要两大实力:资金与技术,核心是资金,但关键是理念,投资人的办院理念;2)互补生存:以非医保项目或公立医院无意做的、相对低技术含量的医疗服务项目,成为公立医院的补充,在当地医疗生态圈里与公立医院和谐共生;3)共建生存:专业医院管理机构托管或专科共建,专业人办专业事。
16、慢重症是个吞金兽。谁也没办法评估肯定一个意识全无、各项生命体证需要各种物理支持且绝无康复可能的病人存续的价值和意义,除了伦理。未来5年,医保部门必有对策,有限的资金,尽可能用到那些有价值的救治上来,放在病床上的照片,倒不如直接挂到墙上更有益于社会和家庭。慢重症(CCI)与安宁疗护的核心区别是:一个是积极一个消极,即慢重症加护病房,医生会动用一切可能医疗措施,包括长期的生命支持措施,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安宁疗护病房,则是医生只管顺其自然,被动对症,减少患者痛苦,让患者尽可能舒适、无痛苦、有尊严的死去。
17、未来5年,医学人才奇缺。医技人才退休返聘和延长退休成常态,医科院校5-10年依然蓬勃发展。多点执业依然是“局长支持,院长反对”,很难落实到位。专家社会化寸步难行。
18、三明医改,绝对不是法宝。也不会是中国医改的最好方向。三明医改的实质是控费,而强制控费、简单控费的结果是,医生没有动力,危重病人推诿。如何设计一个让医生主动、科学控费的制度,这是专家们应该研究的。医改的目标导向必须是有利患者。”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善政行则天下蒙其福。
19、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研发的,想一想,美国为何弃之不用?这套工具最大的弊端应该是,病种名称是死的,而每一种疾病发生在每一个个体身上那是千差万别,简单划一支付,那会害人性命的,这是客观问题。还有主观问题,就是,医生除了要成为医疗专家,还要成为医保专家,研究支付规定并要与所治的每一个病结合起来,就是要研究合法合规的合理多收费,既是医院和医生自身生存需要,同时也是自保需要。否则轻者罚款,重者有刑事责任。所以,建议今后医学院校主课程中,必须要加设一门医保课程。医生们从不曾想到从医这么难:在政府没法给自己工资兜底前提下,我既要挣钱活命,还要避免踩坑受罚。
20、我们很多的政策是互相拆台的:比如推进城市化和乡村振兴(城市化的终极目标是让农村人到城里来,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是让农村人回农村创业、生活)、区域医学中心推广与加大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我们到底选哪个?“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还真的要旧事重提。
21、如果医生和关键医务人员(指有权左右费用的)的合理收入得不到保障和兜底,有关控费引发的矛盾要得到根本性解决,那真是痴人说梦自欺欺人,因为谁都无法左右人性和规律。建议:尽快兜底医务人员的收入,可以分步走,首先保障关键医务人员的收入,这个保障方必须是由非医院方提供。
22、医疗的终极,是办良心医疗,是为德治。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我们的鼻祖都是这么告诫我们的,我们重温一下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很有必要:“医神阿波罗,阿斯克勒庇俄斯及天地诸神为证,鄙人敬谨宣誓,愿以自身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此约。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世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弟兄,如欲受业,当免费并无条件传授之。凡我所知无论口授书传俱传之吾子、吾师之子及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与他。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此项之指导,虽然人请求亦必不与之。尤不为妇人施堕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凡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做诱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倘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祇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共殛之。”再观中医,“医乃仁术”,这个由中国医德规范的鼻祖孙思邈提出来的四字箴言,是中国医德规范的核心,一个仁字,串起中国医疗行业道德规范1500年。真的读懂、用好这个字,何愁医生不以患者利益为至高。正像医者治病要治本,治医也首先在治德。我以为,医学生课程里,要加一门医德课,贯穿全程。
23、几点想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要把民营医院一锅端;重金打造区域医疗中心,不如资源下沉到基层才是共赢;医改要以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就诊体验和利益为最终目的,而不是为医保控费;基层各县公立医疗机构合并,协同发展,县域内不做无序竞争,让有限的基层医疗资源效能最大化;医改,三医归一或许可行,但应该是医疗为大、以医疗为中心,而不是现在的医保为大、以医保为中心。
24、其实“三医联动”是很难的,各自都有各自算盘:医疗,国家财政无法包下医院人员经费,医院人员工资还得靠自己做出来,那么,公立医院的绩效分配方案还得有,只是要换汤了:那就按医保点数结合工作量来核算。医药,你往死里压我价,对不起,新药开发不做了,同时药品质量只能下降。很多医疗医药贸易公司关门大吉,新药新产品研发积极性受挫。医保,我不管,兜里就这么点钱,我要量入为出,排排坐分果果,你医疗医药的死活我不管,老百姓的救命钱我要管好。
25、新的医患矛盾将因新的医保政策而出现:消极医疗。大病小治、难病不治,为求不因医保超支被扣钱。新医保政策引导下的医院医生盈利模式:用最少的成本、花最少的钱,把病医好,研究并吃透医保支付和结算政策,花少钱、治好病、赚到钱。80%的病应该可以做到,但毕竟还有20%的复杂性、疑难性疾病,就让医院和医生从经营风险角度考虑,就必须谨慎或不予收治了。
26、医疗行业野蛮生长的年代已经过去,接下来国家将修剪树枝:通过纪检委、医保局、卫健委等权力部门,对那些贪腐、医保违规违法、医疗执业违规违法的行为,进行执法。一位有一定级别的医保局领导与我说过,真要查,哪一家医院包括公立医院不能被查出上纲上线的问题?一针见血,就像纪检委领导也深知:有多少领导经得起深查?医疗行业的日子都不好过,无论公立民营,都在钢丝上行走,下面是万丈深渊。
27、保护医生。医生不易,学医不易,考证不易,行医不易,可以这么说吧,没有一个行业比做医生难,成为医生难,做好医生难。医生犯错甚至犯法,也最好不要轻易剥夺医生资格,最多给予罚款、限制晋升甚至判刑等惩处,给他保留继续行医的资格,一是社会需要,二是家庭需要。现在医保犯规犯法的概率很大,如果动辄解除医生医保服务协议甚至取消行医资格,这是一种多输的惩罚。
28、医生、医院、医保、病人就如四人麻将,不可能都赢。如果要都赢,必须要有人补。谁补?财政,慈善,商保。
29、公立医院很难:年薪制,政府财政无能为力;自己创收,无法剥离绩效挂钩。财政养不了,又不允许创收,人民公社与大锅饭的苦,不能忘。
30、对引进外国资本办医,与普通百姓基本无关,国家也无意把我国百姓的基本医疗托付给外国资本。只是国内资本社会办医10余年,国家已经失去了信心,所以引进外国资本试试吧,但估计没有什么大的戏,外国人聪明着。
31、有一类办医,是中国的特色,看不好今后的走向:国企或央企办医。这些医院基本上是原来的国企央企的职工医院,社会化改制,转到新的国企或央企手里,变成社会办医,面向社会服务,所以,在体制上,换汤不换药。他们除了老板大,不怕亏以外,在专业管理、人才政策、行业认知等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些医院绝大部分是亏损运营的。对企业来说,无论公私,长期亏损绝对不可持续,所以,这些医院可能也会有这么几条路:二次改制,或改给政府,或改给真正的民营企业;管办分离,把管理权让渡出来,让专业管理机构来负责经营管理,设立明确目标和风险责任,以求止损和可持续。
32、未来几年,医保基金持续吃紧的大前提下,也将出现很大的区域性差异: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地方,医保基金进一步吃紧,外来务工人员多的地方,医保基金相对富余。为此,难保国家医保局不会来个“杀贫济富“、全国统筹。
33、共和国改革开放五十年,除了几个关乎国家命脉的行业没有开放,基本上所有行业都向社会资本开放了。民营企业在很多行业占据半壁江山,甚至起主导地位,他们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尊重。然而,民营医疗行业,却从来没有一个行业会被社会如此不齿和鄙视,似乎整个社会都视民营医院如洪水猛兽、吃人不吐骨头,民营医院成了坑蒙拐骗、谋财害命的代名词。这还不要紧,最要命的是,民营医院从业者现在连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了,他们往往在介绍自己时,羞于介绍自己是民营医院的创业者或从业者。一个行业,或一个人,到了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时候,可能离完蛋已经差不多了。
34、想为“莆田系”说句话。在医疗界,在社会上,莆田系似乎民营医院坏的代表。其实,除了偏见,还有些不公。毋庸置疑,莆田系民营医院从业者,给中国民营医院有开山之功,功不可没,也同样,他们给中国民营医疗界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功不可没”。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一路走来,他们也在努力和坚持,为这个行业、为中国医改、为百姓健康,也做出了肯定的贡献。他们有这么些值得我们肯定的方面:1)经营意识:福建人的经营意识应该是所有商帮里最强的,我曾经与好几位莆田系医院管理者共过事。民营医院当然需要经营,我们没有必要讳疾忌医,好像一谈经营就是做生意,不光彩。医院需要经营、医务人员也需要懂经营,这样才更有利于医生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我从来不相信,我们的公立医院院长们不懂经营、不重经营,试问:那些大型三甲公立医院的院长们,你们不远千里,跨省市去设分院、托管医院,核心思想真的是为当地百姓健康服务吗?!答案显然是这样的:为了设一个转诊点,为总院导客,自然也顺便为当地百姓的高质量就医带来帮助。这就是经营!2)近十年来,与时俱进,莆田系医疗行业从业者,也在不断改进与分化:或全面整改早期一些唯利是图、偏离医疗本质的恶习,转向良心医疗、规范医疗;或转行特需医疗、奢侈医疗或非医保医疗;或关门转行,做不好就不做了,也不失为善举。最近的无锡虹桥医院骗保事件,似乎又是一个铁证,蒲系医院无良!但我还是要说,这次事件,冤,也不冤。冤的是,还是那位医保领导的话,真要查,哪家医院查不出上纲上线的违法问题?不冤的是,你被查到了,是真的有问题,是事实,就不冤。大家也都明白,社会就在这种辩证事件中进步,行业也在这种辩证过程中前进和发展。每个人头顶,都有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失意时不必气馁,得意时不要嘲笑别人。
35、保护民营医院。民营医院的路,越走越窄。这是一个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现象,希望国家、社会能够重视。首先,民营医院从业者要自重自爱自检自改,毕竟内因是关键;其次,国家要继续支持,民营医院也是您的亲儿子,不是领养的,先前也是因为您的一声召唤,他们是当真的响应了,才义无反顾扑了进来;第三,社会舆论请高抬贵手,放他们一条生路,不要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若干年的折腾,业已清晰:在中国,医疗这个关乎民生的大问题,必须要依靠公立医院这个国家的大儿子来承担主责,而民营医院这个小儿子,乖乖的做好大儿子的帮手和补充,共同为我们的父母尽责尽职。
中国医疗体系与格局,应该5年雏形,10年定型。
作者:陈昕禹 时间:2024-12-04 17:35:3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04 17:35:3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04 15:47:1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4-12-04 11:21:0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04 11:07:5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村夫日记 时间:2024-12-04 10:51:41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