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2018,医疗投资大航海时代(下)

18年03月07日 阅读:6668 来源: 王杨转载

  从收入构成来看,中医门诊的药品收入占到了70%以上。我们认为,有自己的独特核心优势-例如高品质全产业链的中药饮片、基于“前堂后医”传统坐堂医模式的企业(代表企业:和顺堂),将会迅速在区域性市场占据优势,并在扩张前期快速积累口碑声誉和客户粘性,逐步完成全国布局。


  诊断及基因检测行业


  基因测序行业是华兴医疗团队2017年进行重点布局的另一个细分领域。


  国内目前主要呈现出上游寡头垄断、中游竞争激烈的行业格局。中游主要围绕基因数据的多样化应用,将会在科研测序服务、肿瘤基因检测、生育健康测序、消费级测序等领域诞生出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并将经历由技术驱动向商业模式驱动、最终完成规模化整合的转变过程,行业前景值得期待。


  华兴资本医疗团队对2017年诊断及基因检测行业的交易数据做了整理和统计:


  私募融资交易共58起,同比增长近50%,总融资金额近1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6%,单笔融资金额约1,700万美元,同比略有下降;并购交易共5起,同比下降约74%,交易金额约6,000万美元,同比下降约85%,单笔交易规模约1,200万美元,同比下降约42%;IPO共6起,同比增长500%,IPO融资金额约4.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80%,单笔IPO融资金额约7,400万美元,同比下降约20%。


  国内大量的基因检测中游公司未来3-5年将会进入产品报证和市场开发的生死存亡阶段,因此将依然非常依赖于私募融资带来的资本力量实现技术升级和业务扩张,而那些技术研发实力和商业化能力强悍的公司会大概率存活下来,并逐步进入寡头垄断阶段,类似于十多年前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关于基因检测市场的观点,参见<资本青睐的基因检测行业丨华兴医疗观点>)

 

26.jpg

27.jpg


  肿瘤液态活检


  专注于癌症早筛的液体活检公司Grail于2017年完成了一轮9亿美元融资,是全球肿瘤液体活检领域内规模最大的私募融资。


  我们再看国内市场,由于受患者规模、治疗需求、技术发展、支付意愿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国内的肿瘤液体活检市场将获得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达到900亿人民币(包括癌症早筛和治疗)。


  目前国内从事肿瘤液体活检业务的公司主要采用PCR和NGS两大技术手段,PCR领域的代表企业包括艾德生物、博尔诚、诺辉健康等,而NGS领域的代表企业包括华大基因、泛生子、燃石医学、鹍远基因、安可济等。

 

28.jpg


  第三方医学检验


  国内的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在过去几年内保持了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速在30%以上,但渗透率相对于美国发达市场仍较低,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人民币。基层市场必将扩容,GPO、合作共建实验室、区域检验中心等新商业合作模式将会出现。特检的占比将会显著提升,打开增量蓝海市场。


  行业巨头采用不同模式迅速拓展业务领域,迪安诊断采用的是“产品+服务+运营管理”为核心、用并购横向拓展生态系统的模式,而金域医学采用的是纵向深耕服务与研发、用规模效应打造行业壁垒的模式,商业模式孰优孰劣,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依然是一个非常考验团队商业化作战能力的细分领域。


  待未来基因测序类创业公司逐步发展成型时,成熟的IVD上市公司如何去拥抱这个产业,一方面扩充自己的业务线和产品内容,另一方面也满足A股二级市场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市值预期,值得产业界和资本界去思考。


  伴随诊断


  新药与伴随诊断合作开发与捆绑审批模式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伴随诊断将迎来爆发。


  伴随诊断在临床试验中能有效筛选对靶向药有应答的患者入组,大大提高了临床试验的成功率,创新药企业与伴随诊断企业的合作在不断深化。FDA也对“靶向药+伴随诊断”模式表示了认同并且出台多项政策加以规范化。


  我们认为,未来能够掌握高灵敏度与高特异性的诊断技术、能提供更高的临床服务价值的企业将会在这个赛道中胜出,当然也离不开监管机构对伴随诊断市场的进一步规范。


  2、医疗风险投资热潮下的思考


  资本追逐下的医疗风口


  现代风险投资起源于二战之后的美国。最初硅谷地区每年的风投规模只有几百万美元,但由于回报很高,投资额逐年上升。


  2000年美国的风投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顶峰,这恰恰也是互联网泡沫破灭的一年。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美国每年风险投资的规模只有300-500亿美元,2016年爬升至700亿美元,但再也没有突破2000年的记录。


  据我们统计,2017年中国平均每季度的中早期风险投资基金募资金额就超过了600亿美金,全年超过2,400亿美元。尽管2017年底M2的增幅降至8.2%,但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机会一去不返,A股波动令人生畏,沉淀的可支配资金自然地流向了深浅未知的风险投资领域。


  新华网曾经报道,自1990年以来至2015年,中国经历了55次牛市和熊市的轮回,频率相当于标普500指数的6倍多。频繁的波动意味着高风险,再加上上市公司普遍质量堪忧,部分优质企业流失海外,投资渠道的匮乏一直困扰着国内投资人。


  即便风险投资内部,聪明的资金也在从估值高地流向尚未被充分开发的行业。似乎2016年大家还在讨论“资本寒冬”。但我们理解,那只是资本兴趣发生转移,从相对过热的领域转身寻找新的方向。跨入2017,国内医疗板块中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优秀创业企业不断涌现,成为风险投资追捧的热点也不足为怪了。


  资本与行业同步分化


  相比于2016年,2017年中国医疗行业私募融资交易数量稳步上升。除医疗器械之外,医药与生物技术、诊断及基因测序以及医疗服务板块的单笔交易额都呈现大幅上升,在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显著,交易总额超过半壁江山。


  风险投资也是一个遵循供求关系的市场。风险投资的钱多了,新的技术并不会随资本的剧增而增加,不该拿到投资的项目拿到了投资,估值1亿美金的项目被估到了2亿美金。但是,风险投资和PE投资最大的不同,也是其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追求的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回报,估值50%-100%的偏差问题不大,但如果看错了人,就血本无归了。


  风险投资的核心能力是准确评估一项技术,并预见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令人鼓舞的是,国内一批领先的VC机构逐步建立了分工明确的专业团队,在他们的努力下也网罗了一批优秀的被投企业。拥有良好过往业绩的创业团队、独居特色的技术壁垒,让生物医药、基因技术领域的企业脱颖而出,成就了一颗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反观医疗器械中较为传统的设备和耗材领域,无论在私募或并购交易方面的单笔交易额度下降明显,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逐渐淡出投资机构的视野,行业整合也已经进入下半场。


  总体而言,人才、资金、资源都越来越向高壁垒的新兴创业公司集中,而大部分优秀企业都在国内大约10家领先VC机构的投资名录上。


  风险与机会并存,冷暖自知


  人们通常的认识是高风险,高回报,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在硅谷48%的风险投资基金亏损,而据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吴军博士估计,在中国赚钱的风险投资只有5%。


  从资金来源上讲,风险投资基金也是私募基金的一种,但因为其通常只投资给创业公司,甚至是还没有组建公司的创业项目,因而需要团队对技术和市场有敏锐的判断。而另一类所谓PE基金,则主要投资相对成熟度的公司,通过改善运营以及资本运作,让公司脱胎换骨并寻机退出。


  在新兴的医疗领域,由于企业远未发展到成熟阶段,其实是不适合PE基金的。然而,越来越多风险承受能力有限、期限较短的资金涌入风险投资阶段,不仅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早期和成长期资产的估值,也因为缺乏判断能力要求被投企业接受了很多限制,比如,若几年内不能达到合格上市的条件,要支付每年8%-12%的利息。这样的风险投资让企业家为了中短期目标,转移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提前消耗了未来的投资回报。


  我们观察发现,对于拿谁的钱、需要进入怎样的资源,企业家们有了越来越多自己的思考,面对机构的投资热情也设置了越来越高的门槛。对于PE投资机构,我们认为耐心等待未来行业整合的机会,发挥自身在资源调配方面的优势,才是制胜之道。


  至此,大家心中一定都在期待关于中国医疗投资存在“泡沫”与否的讨论,对此我们建议拨开迷雾,发现本质:


  风险投资本就是高风险行业,即便是行业专家,成功判断技术与市场走向,并带领被投企业上市退出的几率依然很小。如果大部分企业会遭到淘汰,关注市场平均估值水平的意义就不大。


  在积极宏观环境下,各方面能力优秀的头部公司马太效应明显,成为资本和市场追逐的对象,有机会发展为平台公司,领衔未来的行业整合,过于关注估值将错失投资机会。


  细分赛道中率先完成融资的企业,更有可能在后续的发展中持续领先,强者恒强; 而因为种种迟疑错失融资黄金窗口期的企业,可能陷入发展困境。


  医疗因其高技术、强监管的特性,已经把一部分缺乏专业判断能力的资金挡在门外;错配资金和资产风险,可能对投资人造成致命打击,伤害行业整体发展。


  结语


  有人调侃哥伦布是最早的创业家,那么,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无疑是独具慧眼的投资人,她看到哥伦布商业计划的前景和潜力,资助了他。年轻的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他享有了10%的探险收益,女王则获得了上百倍的回报。这可以说是最早的风险投资。


  面对2018年,大家跃跃欲试去投身医疗风投的大航海时代。大航海需要勇气,更需要专业的洞察和敬畏的态度。何为敬畏?借用华兴资本2017年度盘点中选用的两个字“求实”:中国医疗投资行业刚刚起步,需要企业家和投资人的求实精神来引领行业的全面发展。


  华兴资本医疗团队也会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深度剖析行业、打造并升级产品内核,与创业者、投资人一起努力践行,为中国的医疗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完)

本文由(王杨)转载自:网址http://mp.weixin.qq.com/s/_Y8u2EU4_YUgZwzXb2i_Sg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710阅读

医美的伪创新、假破局,障了谁的眼?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05-04 14:47:41 文章来源:原创

695阅读

保险业自建或不自建医院,都要重视导流原则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5-04 14:45:01 文章来源:原创

561阅读

公立医院公益性导向与三医联动式运营,互为“体”“面”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5-04 14:44:31 文章来源:原创

4019阅读

2024,医美人在“狂飙”!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04-30 17:21:55 文章来源:原创

2485阅读

村医外出,叫妻子“搭把手”,被罚款一万二:罚完后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30 17:09:54 文章来源:原创

3969阅读

章铭老师等,对集采、医改的贡献不可磨灭(上)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30 16:58:46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80后一枚,热爱医院网络营销推广策划,入医疗行业10多年。深度关注医院营销、管理的趋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