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聊S级标准的前台前,先聊聊目前口腔前台的现状。
大部分口腔老板想要的前台:
大部分口腔前台想做的前台工作:
再聊下面试后的入岗流程:
第一天,把新招前台放在前台处,交接给入职久的前台带(当然有些口腔是有前台主管的)无论哪一种,老同事会给一本前台流程或工作手册,让新入职的前台背,(有些单位没有流程和工作手册,靠口口相传)。接下来,带着新人,走一圈门诊,与其他岗位的同事们彼此熟悉下,而后跟着前台某一个人,先学习她的工作内容。
假设你是新人,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有归属感吗?会感觉自己选对了工作的地方吗?
再往下假设,如果没有归属感,人心是漂浮的,学东西不知道为什么学,替代的工作行为是模仿,模仿周边人的行为、态度等。(如果你之前的前台很出色,那么要恭喜你,可如果不是呢?)
其中会表现为当一个工作没有完成,管理者询问,她们会坚决且委屈无奈的告诉你,“没人教过我这部分,现在的是我自己琢磨的。”或是她们会低下头,点头承认下次要做好,回头就跟其他同事哭诉自己的难处。(部分常汮见过的情况)
带新人的前台或前台主管也很委屈,
“新人刚带出来就离职。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当初入职的时候,都没有人带我,还不是我自己学的,现在年轻人怎么这么不爱学习。好高骛远。”
“我都教她们了,她们不学,怎么能怪我呢?”
... ... ... ... ...
于是类似机构的前台流动性大,且前台很难招人。
再深入些,口腔门诊需要前台做什么工作呢?是管理者不重视,还是应聘前台的人能力不足呢?亦或是,我们本身的前台管理就存在问题呢?
找寻病根,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让前台的工作给门诊增益,增效,增值。
由于每家机构有共性也有个性,所以这里我们先聊S前台的定标。
场景重现:假设我是顾客,我第一次进入一家口腔机构,我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
一进门,有人接待我,这个人说话很清晰且柔糯,眼神坚定,眼角带笑,姿态优雅,专业且有礼,身上的味道,是森林的气息,干净且清爽,说话用词及节奏得当,让我愿意与她沟通。甚至我愿意积极配合她的工作。
在登记的时候,虽然只是常规的一问一答,却让我感觉很舒服。我悄悄的跟她说,想找个好医生。她给的答案不是硬推,而是分析给我听,目前我适合什么样的医生,我总觉得她说的真是有道理,愿意相信她。
她告诉我需要等10分钟,当等待8分钟的时候,她走过来,告诉我接下来要做什么。进诊室的路上,她跟我分享了,做这份工作的骄傲。这家门诊的氛围很好,同事间彼此谦逊而客气,有边界有亲切。
当我治疗过后,要离开的时候,前台再次告诉了我,她的名字,并确认了我的治疗内容,还告诉我,明天她会回访我,因为一般麻药过后,每个人都会有些不同的反应,她要确认我的反应是否在范围内的。让我感觉这家服务真不错。虽然有点儿贵。
当我要复诊的前一天,我接到了微信提醒。
当我治疗结束后,经常会接到门诊活动的信息,而这些活动,都是我感兴趣的。
当我朋友问我哪家看牙好,我会跟他说,“有家不错,我推荐你去看看。”并主动帮朋友微信预约。
以上是我作为消费者,想要的服务。
那S级别的前台标准是不是真的更好呢?
S级别的前台标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1、整理:将工作场所中的任何物品区分为必要的与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不必要的物品彻底丢掉。
这里不单单说的是物品,还包括思想。上班时候的心态管理。想要做的好,得先搞清楚,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不必要的,什么是似是而非的。假如碰到似是而非的内容,按什么标准执行。
2、整顿:必要的东西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放置,并摆放整齐,加以标识。
各归各位。有的时候,前台规则的破坏者,并不是前台人员,而是管理者或其他员工,门诊管理者对前台岗位的重视不够,使得前台被其他同事轻怠。还有管理者越级管理,肆意安排,造成了规矩可以被特例化。总是被打断工作安排的前台,从心态上,无法高效执行“整顿”这个S。
3、清扫:清洁工作场所内的脏污,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
前台工作安排过多,人员不够,甚至是清扫面积过大,都会造成清扫工作,做不到位。还有一部分原因,全员只有前台要求清扫干净,其他部门没有这个指标。甚至院长办公室,杂乱不整,无法做表率,都会影响员工的执行。
4、清洁:将上面的3S事实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
口口相传,经过5个人,信息的内容就会变形。所以想要做好清洁工作,不但要有图有真相,还要有人时常明确标准,进行监督检查。能做好清洁的门诊,监控及制度都做的比较到位。同时,培训天天有。
5、素养:人人养成好习惯,依规定行事,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新人到岗第一天流程需要精心设计。团建,高频高效。这都需要管理者的重视,前台才有机会变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
我们见过很多前台人员,从穿着,妆容,姿态、言语上都无法达标。可管理者却希望这样的前台员工,能有出色的沟通能力。这么说吧,沟通不单单是言语,还有肢体,气味,气质等,都是沟通必不可少的部分。您想呀,沟通需要这么多细节和内容,每一步前台都做的刚及格,那么总体能有高分吗?所以有的时候不是前台这个人不行,而是管理者给的资源不够。
再有大家都知道,好的标准相对于执行来说,容易获得。
那么管理者可以思考以下内容:
我的前台需要有什么功能?
我愿意为达到这个功能投入什么资源?
我招聘前台的重点方向是什么?
前台的职业发展计划是否合理?
我是否已经有了执行的标准?
门诊的价值观如何输出给新进人员?
新入职的员工流程是否需要改进?
如何让老员工积极的带新人?
老员工做的不标准,如何帮助他们进行优化?
什么时候上岗才是最合适的?
题外案例:
之前我们到一家预备合作的门诊做陌拜。后来常汮要安排助手进入这家机构,帮忙提高服务质量及业绩。
助手问,“老师,如何才能提业绩呢?这家单位又不打算做广告。”
常汮回答说,“你有没有发现这家机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助手回说,“感觉东西摆放太乱,不太整齐。”
常汮说,“你进驻后,首先要把顾客一进店,能看到面上的物品,进行S级标准整理。给你一周时间,完成。”
结果,经过标准化整理,成交率上来了。当月业绩提高43%。
有时候,提升业绩,只需要合理且干净。
来源:clook 常汮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2-01 12:04:3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1-25 10:02:0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1-24 16:56:2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于斐 时间:2025-01-23 14:03: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1-22 16:40:3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1-21 17:01:19 文章来源:原创